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核心是唯实张映吾(延安《解放日报》要闻版主编):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之前,我们的报纸没有脱离一般报纸的编排形式,机械划分版面。一版报道战况;二版边区新闻和其它解放区新闻;三版是国统区新闻;四版是副刊。整风和改版为我们增强了“党报”观念。其核心是唯实。即根据中国国情,根据实  相似文献   

2.
新闻语丝     
4月2日《解放日报》第2版刊有《今日降温》一文。该文开头写到:“来自北方的又一股冷空气昨天傍晚影响本市……”。先要肯定,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颇有新闻价值(因其还预告了此后几天的天气趋势),但由于其忽略了受众的阅读时间这一关键因素,故其难避“迟报”之嫌,效果上恐怕也将大打折扣。这是因为,《解放日报》系日报,多为公费订阅,多数读者到了单位后才看到报纸的,时间已届上午九十点钟甚至更晚。即使如早晨在报摊购买该报者,大多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传真     
解放报业携手联通打造新媒体1月16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激动通信公司共同签署了手机报纸“i-news”《早点新闻》合作协议,宣布从即日起三方联合打造“i-news”业务平台——《早点新闻》。《早点新闻》打破了传统手机报纸的分类模式,每天早晨7点,为定制用户精准呈现5条新闻。这些新闻均由解放日报集团的资深编辑从集团当日出版的近十种报刊中精选。该业务先期推出短信版,平均每天花一角钱,就能够接收5条或以上的新闻信息,定制首月免费。(据《中国记者》)南方报业上线新媒体项目1月11日,南方报业集团新媒体项目奥—…  相似文献   

4.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市邮电管理局从1992年10月1日起,携手开展“报纸出版、发行一条龙”协作竞赛,以实现报纸早印、早发、早卖、早投,最终达到让读者早看到当天报纸的目的。开展协作竞赛以来,上海市区的读者已能在上午8时前看到当天的《解放日报》,下午15时前看到当天的《新民晚报》。读了这条新闻,我不禁为上海报纸的“五早”叫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的节奏将不断加快,上海三报的“五早”,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五早”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几幅新闻照片,与一些其他报纸的新闻照片相比,觉得很有特色。三月三日,解放日报一版有一幅少年读报的照片。这个少年两手张开报纸,目不转睛,大概是刚从报亭出来,看完一版以后,来不及把报纸折叠一下,又如饥似渴地读起三版的下文,因为照片上已看出报上登的是五中全会公报,读者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洋溢于图片之外。这幅照片耐人寻味,有感染力量。四月十六日,解放日报登的一幅“红领巾”扶送“盲人阿姨”横过马路的照片,背景虽有点杂乱,但增添了真实感。另外,解放日报还刊登了一张批评两个口叼香烟、打扮怪相的青年人的照片,并标以《是时髦,还是丑恶》为题,  相似文献   

6.
一图胜千言     
上海解放日报从今年3月7日起在第一版上开辟《春在上海》专栏,刊登大幅新闻照片。这一专栏,用照片来报道上海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摄影抓住了新闻事件发生的一瞬间,既有新闻性、真实感,又富有艺术性,生动活泼,使版面大为生色,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报纸要闻版多登新闻照片,这是解放日报今年新闻改革中,为把新闻报道搞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上海传媒结构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新闻传媒结构的变化可概括为:数量增加———结构调整———电台、电视台从“裂变”到整合———“都市型”报纸崛起———媒体集团诞生———新闻互联网开通。①1978年初,上海仅有5种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  相似文献   

8.
近日来,翻阅报纸,发现7月5日农民日报第三版有一篇稿件的大标题是《生产大队的擎旗人》;6月28日解放日报第三版《老兵新传》一文中也多次出现“2队与6队”、“队长”等。时至今日,这类名词以这种形式在报纸上出现,实在有违《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问题出在省市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信息     
解放日报宣传改革抓信息解放日报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把改革和建设放在宣传首位,最近统一了几点认识:第一,报纸要以新闻为主。为了适应改革的形势,必须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为此,对版面作了调整:第一版要办成真正的要闻版,要闻包括本市、上海经济区以及国内、国际方面;第二版要多发一些深入实际提出问题的报道和社会新闻以及知识性、服务性稿件;第三版是时政版,新辟《上海经济区通讯》《港澳通讯》《体育新闻》和《国际通讯》等四个专栏,轮流刊出;第四版是专刊、副刊,并坚持办好《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第七版刊登过一则预告性新闻:《地球穿过流星雨,夜观流星好时机》,标题颇吸引人,读后却令人沮丧。这则新闻的导语中说:“居住在地球北半球的人在8月中旬每夜都能看到很多流星。天文学家说,这是夜观流星雨的一次最好机会。”这则冠以“本报讯”的预告性新闻,竟发表于8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如果说北京地区人民当天可以看到报纸,那么,也只有三天看“流星雨”的眼福(消息没有说别的时间能否看到)。  相似文献   

11.
解放日报"神六"特刊创意出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六”飞天,世人瞩目。上海新闻界在这一重大宣传报道中,殚精竭虑,全力投入,精兵强将赴前线,运筹帷幄于媒体,竞相运用最新传播手段、最佳彩色版面和声音图像,连续播发新闻报道。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系列报道,在这次新闻大战中,以构思精巧、巧于传播、耐人寻味而独树一帜,受人称道。10月12日,解放日报在预发《“神六”今天上午发射》消息的同时报道,“《解放日报》今搭“神六”入太空,并刊登“特刊”头版版面照片:居中醒目位置刊发《申报》1872年创刊首月发表的《地球说》一文,以“传承文明,见证历史”。还介绍“特刊”二、三版用通版…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1日起,解放日报每天扩为12版。扩版一星期以来,引起了读者普遍的关注。1月7日,解放日报周瑞金、丁锡满两位老总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直播室,与读者、听众直接交谈,诚恳征求对该报扩版意见。《市民与社会》节目主持人白冰听众朋友,最近一段时间,新闻界成了一个出新闻的地方,我们广播事业局从一个电台、一个电视台扩展为两家电台和三家电视台。广播竞争、电视竞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新年伊始,解放日报又扩版为12个版,成为我们上海地区第一家每天出12块大版的报纸。今天,解放日报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2):53-54
刊登在解放日报2007年7月9日一版上的评论《上海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类最高奖一等奖。这篇新闻评论精品,从写作上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5.
2月22日,《解放日报》以一版头条的突出位置刊登了B段上市的新闻。新闻的标题十分醒目: (引)1992年2月21日9点30分——这一时刻应记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史册 (主)上海证券交易与国际市场接轨 (副)电真空B种股票昨天首场交易一派兴旺新闻配发了《喜看B股上市》的“本报评论员”文章。这样的新闻,这样的处理,在当天本市报纸是独此一家的,新闻界同仁对此颇为赞赏。这条新闻是怎么定位在一版头条,为什么作如此突出的处理? B股,指的是我国首次向境外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区别于其他境内发行的又称为A股的股票。发行人为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21日是B股第一次上市,按照国际证券市场惯例,买卖价格上不封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6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在各自的国际新闻版都刊有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心脏手术成功和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被解职的两则重要新闻。由于两报对其处理有所不同,因此,我觉得,似有必要对其中的哪个新闻更有价值、更会为读者所关注作一剖析。在版面处理上,《解放日报》将“叶手术”安排在右上角,而且篇幅较小。与它平行的左边分别刊有“日美举行军事演习”“贝布托被解职”等五六条消息[众所周知,报纸版面位置的重要程度是按从左(上)至右(下)来区分  相似文献   

17.
“读者讨论”是报纸进行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鲜明体现。最近一段时间,报纸上的读者讨论有了新的发展:原来是偶一为之,现在办成了定期专栏,讨论话题也海阔天空,上自国家政策,下到生活小事无所不包。版位也越来越重要:原来一般是放在“读者来信”之类的群工版,如今许多讨论也堂而皇之走上头版。拿上海几家报纸来说:《解放日报》在双休特刊上展开了“大哥大应不应当进入校园”的讨论;《人民日报·华东  相似文献   

18.
常读报纸,常为某些记者写稿之随意、用字之不当而感到羞涩,因为本人也是学新闻、教新闻的,所在以此想指出一、二:比如7月31日《新民晚报》体育新闻版赫然入目的一大标题是:《力足于拼、争取连胜》,这儿的“力足”,显然应是“立足”,否则很难说通。又如7月31日《解放日报》同样是标题:《残疾女工杜学英无故下岗(引题)借助法律重获工作  相似文献   

19.
肖玉清 《新闻窗》2009,(4):108-109
一份报纸从内容构成上,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版面和副刊版面。对于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而言,新闻版首先是他们关注的部分。但是能够带给读者文化享受的却是副刊这部分。所以报界才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名言。凡是严肃的有影响和品位的报纸都很重视副刊的建设,并不惜篇幅,呕心经营而使其成为名版名栏,使得报纸各具特色。远的如《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鲁迅的许多杂文就发表在“自由谈”副刊上。近的有《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东风”、“文化周刊”,《解放日报》的“朝花”,《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  相似文献   

20.
记者张振国写的题为《安徽某些领导干部撕破脸皮要官省委书记不留情面提出严厉批评》的新闻,在12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以头条新闻,在《早间新闻》中向全国播出。合肥晚报一字一句地把广播原话抄下来,在当天的头版头条登出。安徽日报总编辑很激动地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我们全社同志都非常支持省委这样从严治党。”解放日报、文汇报和安徽日报等14家省市报纸都在10日这天转发了这一消息。大众日报和解放日报还在一版配了评论。12月13日著名漫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