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农村弱势儿童的社会救助工作,初步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但是其成长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科学有效地解决救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社会保护理念方面有根本性的转变,进行社会保护策略的优化和改革;坚持"全人"观念,关注农村弱势儿童的全面健康,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以预防为主,把社会公正作为工作的理念基础和奋斗目标;从生态系统层面进行分析和介入,不断扩大社会保护的参与主体,建立跨区域的协同合作,坚持赋权取向,凝聚社区心理意识,培养社区感。  相似文献   

2.
爱心实现与慈善救助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心”一向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石,然而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爱心遭遇到个体化社会的强烈挑战。追求生存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实现,从根本上弱化了爱的根基。如何巩固当代的人道主义情感,培养对不幸者的爱心和责任,将成为慈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慈善救助有利于维护人的尊严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有助于促进社会各领域基本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社会》明确要求,课程需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主体人格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通过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下面就《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一、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参与能力会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层次性。只有建立在他们自己能观察到的、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可以分解为权利主体意识、权利认知意识、权利实现意识、权利救济意识、权利要求意识五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要努力改进法律教育,发挥管理者和教师尊重权利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和讨论,支持建立校内学生权利维护团体。  相似文献   

5.
公民是一个集权利、义务与责任于一体的主体性存在,其内涵的根本指向是公民权利。公民教育是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公民意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市场主体具备公民意识,即"理性意识""平等意识""敬业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寻找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公民意识,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儿童权利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我国不仅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而且一向关注将儿童权利落实在学校教育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样是在确保儿童权利的基础上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其中,品德与社会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皆围绕儿童权利释放课程意义。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儿童权利的地位表现得更为明显,对儿童权利的阐述更为鲜明,使儿童权利在课程中的体现更为整体。  相似文献   

7.
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由早期的临时性紧急生活救助,发展为以农村为主、城乡分野的定期定量救助,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发展为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我国这样一个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仅大大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政治地位,强化了政府责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实现了从人性关爱到维护权利的转变,凸显了政府在维护公民基本生活安全方面的责任.在保障的功能上已经开始从"生存保障"向"生活保障"转变,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孤残儿童的救助与权利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障总体发展势头趋于良好,其保障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条件、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孤残儿童的救助保障工作仍比较滞后,已经影响到孤残儿童整体救助的水平。笔者就重庆市孤残儿童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指出了该市孤残儿童救助与权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冀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兰考袁氏孤儿院突发火灾,夺走了七名弃婴的生命,收养弃婴的"爱心妈妈"袁厉害遂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针对此现象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本研究将从弃婴收养的合法性、社会背景,袁厉害的人性等不同侧面出发,对弃婴收养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多维度分析,探究解决方案。残障弃婴是社会上最为羸弱的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由此,目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现阶段应提倡民间收养;二是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救助力度;三是尽快完善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建立完整的专门保护孤残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四是新闻媒体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给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兰考袁氏孤儿院突发火灾,夺走了七名弃婴的生命,收养弃婴的"爱心妈妈"袁厉害遂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针对此现象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本研究将从弃婴收养的合法性、社会背景,袁厉害的人性等不同侧面出发,对弃婴收养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多维度分析,探究解决方案。残障弃婴是社会上最为羸弱的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才能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由此,目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现阶段应提倡民间收养;二是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救助力度;三是尽快完善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建立完整的专门保护孤残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四是新闻媒体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给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赵宝锋 《家教世界》2013,(7X):21-22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自身、学校及教师培训机构等方面培养其主体意识、国家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等。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公民意识对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成长乃至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所拥有的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态度的一种权利,是个体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其主体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文章从权利角度对幼小衔接进行分析,指出尊重儿童话语权是人本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对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针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尊重儿童主体权利、最大化儿童利益以及还原教育本性等措施来保障儿童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特殊教育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使残疾儿童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利用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注重他们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将有助于智障儿童的缺陷补偿,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义务与责任造成"义务异化",并忽视公民权利意识,这导致公民品质的丧失。权利与义务之间本是矛盾存在,但另一方面,义务却又是权利的衍生体,有权利才有义务;对义务与权利的不同侧重在公民教育中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国公民教育应坚持权利优先性,进行全民"权利启蒙",同时培养公民责任意识,达到权责共生,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以权利为基础,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人权标准,并促进这些标准在社会中得到实施。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确保所有儿童都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儿童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并帮助每个儿童发挥全部潜能。素质教育不仅与学习相关,而且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营养状况、社会福利、安全保障以及免受虐待和暴力,它还关系到儿童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们上学前和毕业后发生的活动。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承认儿童为权利主体(权利持有者),国家及其他监护人(如父母、教师)有义务去履行这些权利。作为权利持有者,儿童、父母、教师有权要求国家履行、尊重、保护及满足全体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和良好情感的发展,并对儿童成长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现实意义。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的功能性特征,有意识地满足当今儿童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强化音乐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1年为嵌入式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以救助为主;1992年至2000年为专门化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救助为主、福利为辅;2001年至今为制度化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开始走向以福利为主。福利取向的儿童权利保护对推进我国儿童保护法治建设、贯彻和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为本、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让每一个社会个体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权利并主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是高等教育必须蕴含的主题。当前,高校对学生权责意识培养重视不够,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存在脱节,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尚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权责意识教育,大学生权责意识较模糊。角色认同理论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行内化、整合,有助于提高权责意识培养的实效性,并使权责意识建构,即权责认知教育、权责价值引导和权责行动实践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版),是对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特别是宪法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但使用发现有几处表述值得商榷。一、"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一目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置于"实现自身价值"之外,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责任、参与、全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下滑、公共自我与私人自我分离、对政治缺乏参与热情等社会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民教育理念发生了相对转型,从传统的强调权利而忽视责任的消极公民教育观向强调个人与社会并重、权利和责任平衡以及强调参与的积极公民教育观转变。同时,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也是时代所必需。为此,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型公民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赋予公民教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