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是ATP,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其他形式的能源物质中所贮存的能量转移到ATP中后才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主要能源:在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等有机物中都含有大量的能量,这  相似文献   

2.
1 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ADP+Pi+能量酶1(≒)酶2ATP ATP作为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是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尽管上述反应式用双向箭头连接,但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以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当反应向右进行时,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能量来源有两个:①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②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吸收的光能.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6,(12):23-24
<正>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通过与ADP的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学生对以上知识都能熟练掌握,但对于ATP的结构却理解不深、掌握不牢,难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例如,腺苷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ATP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还是核糖?一些新背景题目中出现的供能物质GTP是什么?PCR技术中提到的原料dATP与ATP有关系吗?这些都是与ATP结构  相似文献   

4.
李欣 《生物学教学》2012,37(1):63-64
运动过程中机体的物质代谢伴随着能量的转换,由于ATP是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因此能量的释放与利用是以ATP为中心的。但ATP在人体中贮量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所以ATP要边分解边合成。ATP的再合成包括磷酸肌酸(CP)分解、糖酵解和有氧代谢三条途径,又可称为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前两个系统是不需要氧气的代  相似文献   

5.
蒋军 《生物学教学》2011,36(7):44-45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细胞及生物体内进行能量储存、转移、转换、释放和利用的一种关键性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提供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和细胞进行多种代谢所需的能量。在ADP磷酸化形成ATP时,储存、转移和转换能量;在ATP水解生成ADP(或AMP)时,释放、转移、  相似文献   

6.
正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1.区别2.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无机物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储能)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放能)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叶绿体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相似文献   

7.
1中高强度运动中糖的供能代谢 糖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糖原和葡萄糖都可以通过无氧和有氧代谢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且糖氧化具有耗能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是中高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糖又是惟一的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运动中的供能物质还有磷酸原,脂肪和蛋白质,但运动肌肉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一个鲜活生命的各项生命活动总是在永不停息地进行着.维系这些活动的是营养物质和能量:通过一定的过程,如呼吸作用可以将营养物质中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转移到ATP等高能物质中,再通过它们的水解,能量得以被利用,成为推动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但ATP水解释放出来的是化学能;机体是如何把该部分化学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这个问题涉及到分子马达.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们做任何运动都要消耗能量,要维持肌肉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能量供应才行。那么,人体运动时能量是怎样供应的?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我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运动生理学的一些观点,肤浅地分析一下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我们人体的能量来源是食物。营养物质经过消化被吸收入血液后,即分布于各器官组织,进而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这些物质在分解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除一小部分以三磷酸腺耷(ATP)的形式储存起来,供肌体各种生理活动利用外,其余大部分转为热能,以维持体温。三…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拓展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多糖、脂质和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和动物吸收,只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其水解成小分子、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一是都可以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所含有的能量,其中的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  相似文献   

11.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主要包括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其中ATP与ADP相互转化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建立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生物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中能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中学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枚举实例外,还要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能的转化和守恒.我们自制的热电效应演示装置可演示热能与电能的转化.通过该装置的探究性演示,不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还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实验验证)的教育,并进而引导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名合格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不是把问题越讲越复杂。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的知识,怎样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具体,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打比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举三个实例加以说明。例一: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是将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分解后,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储存在ATP中的能量又可以释放出来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对这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或磁场变化导致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能量只能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采,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不同形式能量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何为核能 质能关系——质量即能量; 物质转化——能量释放或吸收; 原子核衰变、裂变和聚变——大量能量的转移。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关系:E=mc^2,其中c为光速,E为能量,m为质量。这个关系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是等价的,或者说,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因此,物质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例如,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太阳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植物秸杆燃烧成为灰烬和二氧化碳,释放出化学能。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细胞能量代谢"共同中间体"的ATP在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ATP也就贯穿了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始终。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和学生对ATP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误解和偏差,现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整理出来,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消除误解,纠正偏差,从而使我们在教学交流和命题评价中的理解和表达更加科学严谨。探讨1为什么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17.
七、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肉用仔鸡的代谢旺盛,生长迅速,饲料利用率高,只有供给全价饲料,才能满足机体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需要,获得预期的生产水平.肉用仔鸡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1、能量 肉用仔鸡的生长发育和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都需要能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多余时也分解产生热能.各种营养物质所含能量进入畜体后,一部分转化为有用能量,一部分排出体外.不同畜禽对不同饲料的能量消化吸收转换不一样.我国规定以代谢能作为评定家禽的有效能量标准.鸡如缺少能  相似文献   

18.
ATP(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真核生物由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使ADP转化为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线粒体被喻为“细胞动力站”.某些不具线粒体的真核细胞通过糖酵解产生ATP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成熟的红细胞).那么线粒体产生的ATP怎样通过线粒体膜到达供能部位呢?  相似文献   

19.
呼吸链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组膜蛋白,它的功能是通过电子传递作用把食物氧化,使固化在食物中的太阳能在体内释放,这种释放的能量再通过ATP酶的催化作用制成ATP,ATP是能量载体分子它给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人们常把线粒体比作是细胞的“发电厂”,而呼吸链和ATP酶的组合就像是“分子发电机组”。一个细胞中有数百到千个线粒体,而一个线粒体中又有数百到数千个“分子发电机组”,如此庞大的能量制造体系是生物体的必备部件。“分子发电机组”受到损伤,其结果就是衰老和老年退行性疾病。如果它有先天的伤残,就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神经内科疑难症。  相似文献   

20.
功和能的关系一直很密切。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物体能量变化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高中物理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部分涉及多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电能、内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