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教案:一、揭题。认识白鹭。了解作者。1.齐读课题;你见过白鹭吗?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关于白鹭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部分,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充满信心,战胜困难。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谁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学生回答)二、感受峰险1.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小作者就准备攀上这座山峰。书上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请你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并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掌握生字新词 ,按课后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 ,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 ?哪些地方写火烧云 ?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 (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师简介文章作者与出处。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布置预习,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2.检查预习情况:(1)提问:这课有几个自然段?(2)指名逐段读课文(随时纠正字音)。(3)检查划生词的情况,出示词卡认读。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明白的问题。 (四)讲读课文,抓住每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2.认字17个。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3.同桌互读。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案一、导入:1.哪位同学见过瀑布?你能描述一下瀑布的样子吗?2.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你们了解黄果树瀑布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3.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瀑布。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齐读。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了作者听到、看到的和作者的感受)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2—4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细细读一读,体会一下这部分的描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2.学生读书、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与学文,了解 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3.学会本课 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引导看图,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介绍泼水节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只要我们仔细看图,认真读课文,都会解决的。   2.引导学生看图,…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思想品格。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了解爱因斯坦,设问:爱因斯坦是谁?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爱因斯坦作为当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小女孩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读后交流:…  相似文献   

9.
问题教案一、导入1.哪位同学见过瀑布?你能描述一下瀑布的样子吗?2.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你们了解黄果树瀑布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3.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瀑布。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齐读。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了作者听到、看到的和作者的感受。)三、学习课文2 ̄4自然段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2 ̄4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细细读一读,体会一下这部分的描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2.学生读书、讨论…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 ,背读课文。2 .理解字词的古今义差别。3.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节课。2 .课型 :背读课。主导教法 :1.诵读法。2 .导读法、讲解法。主体学法 :1.诵读法。2 .参照注释理解句意法。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查阅“讳疾忌医”成语的意思 ,并思考其危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讳疾忌医”导入。(略 )二、指导诵读四步法 :正读、译读、理读、背读。步骤一 :正读——在教课文之前 ,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纠正读音、语调。1.同学们朗读课文。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3.其他同学指出其读音错误 ;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 :1 学习生字 ,理解生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抓住保罗两次误解 ,体会小男孩美好的愿望和他对弟弟的真情。3 充分感知课文 ,获得“给予是快乐的”正确体验 ,激发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体会“快乐”1 在生活中 ,你们体会过“快乐”吗?是什么让你感到快乐?2 什么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3 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 ,看看这位外国朋友是如何感受“快乐”的?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一定会有新的体会。二、合作学习 ,感知“快乐”1 初读课文 ,扫清词语障碍 ,组内质疑问难。2 再读课文 ,读准…  相似文献   

12.
有幸听了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杨屹的一节课 ,受益匪浅 ,至今难忘。她讲的是《秋天》一课。课是这样安排的 :一、激情导入 ,初读课文老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 ?好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秋天的文章。 1 .请大家打开书 ,自己来读课文 ,边读边把生字画下来。 2 .你都画出了哪些生字啊 ?学生读 ,老师用多媒体把字打出来。3.生字就像我们的新朋友 ,来 ,和你的新朋友认识认识。注意多音字“当”的读法。二、细读理解 ,感知课文的“语脉”1 .找四个学生朗读课文 ,每人一段 ,老师 :噢 ,这么棒 ,新朋友的名字都读准了。 2 .请大家再默读课文 ,边…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9课)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是会变的,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化形成的。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2.布置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直观感受,激趣导入教师拿出变形金刚玩具,问:“这个玩具怎么玩?谁愿意来玩给大家看?”点名演示。引导学生说出它可以变。“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也会变的朋友。”板书:“我是什么”。读题。二、自主朗读,认识生字1.出示“我会读”图标,自由读课文,借助…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喜爱春天这个季节。4.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讨论揭题,引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见过春雨吗?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你们猜春雨有颜色吗?(学生讨论)●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导入抓住春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创造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了解春雨的有关特点。二、读文识字,质疑探究1.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拼读讨论。(1)拼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 ,正确地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比喻的贴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的确切。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学会生字新词 ,初步理解部分词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了解学生对瀑布的感性认识。二、自学课文。1 .读课文 ,画出生字…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习“折“”磨”两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旋涡、瓦砾、稀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贝忍受痛苦和石子抗争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一只贝特殊经历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这只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可敬的品质,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只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矫正字音,重点强调“旋涡、瓦砾、稀罕”…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同学们,你们曾和谁赛跑过?你赢过别人了吗?你听说过有人和时间赛跑吗?人可以跑赢时间吗?你想和时间赛跑吗?你能跑赢时间吗?二、读好课文,形成语感1.老师范读课文(可配乐朗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了学生读书的难度,从某个角度讲,老师读得有多好,学生也可能读得有多好,并且老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语气语调,读课文五遍以上,读熟课文,读得琅琅上口,进而形成语感。)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 :1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 ,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4 .领悟文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 ,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1 .揭题、读题。2 .播放录像 ,形象感知。3.小结、过渡。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想一想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场雪的 ?写出了这…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20.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2)划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