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综采工作面安全通过其回采范围内的老巷,在分析切巷通过老巷时的层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过老巷措施.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法成功确保了采面安全通过老巷,有效控制了工作面顶板,保证了工作面过老巷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9)
本文对综采工作面同时过断层、过老巷进行了实践研究,解决了断层三角区及老巷内顶板控制、断层及老巷设备管理、优化过断层及老巷方案等一系列生产问题,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断层打放工作量,降低了材料投入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安全经济开采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对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盘道煤业实际地质条件,分别介绍了过断层、过老巷、工作面对接的施工工艺、生产组织及安全技术措施,有较强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矿井风氧化侵蚀带布置不规则综采充填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实践,落实平面立体交叉老巷安全技术措施,实现工作面随采、随充、随缩开采工艺,从而保证了非正规工作面矿井原生矸石综采充填安全高效开采,减少煤炭丢失,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5.
王延国 《科技风》2014,(3):137-138
研究分析充填工作面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末采,从经济效益和安全施工等多方位考虑,制定施工技术措施,确保设备合理调整、老巷顺利揭露和锚杆实现对接,为类似条件下末采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回到原点     
《科学与文化》2011,(11):34-34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伫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相似文献   

7.
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运用是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标志。要保证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合理选择综掘工作面和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要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采煤,需要作好掘进工作面设备的选型、设计、配套、使用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运用是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标志。根据实际条件合理选择综掘工作面及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是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采煤、掘进工作面设备的选型、设计、配套、使用和科学的管理是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的运用是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标志。根据实际条件合理选择综掘工作面及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是安全生产、高效生产的根本。采煤、掘进工作面设备的选型、设计、配套、使用和科学的管理是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奈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提高工作面采出率,提出减少工作面初采和末采损失,减少放煤工艺的顶煤损失,减少浮煤损失,工作面合理的推进方向,减少工作面端头损失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井机械化采煤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机械化的普及,对矿井地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但煤矿生产机械化的致命弱点是不能适应地质情况的变化。当采(掘)工作面内出现断层、煤层变薄或者存在水文隐患时,传统的地质方法已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如小构造、小断层、未知老巷、异常含水带、陷落柱等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即使是最先进的地面勘探技术,也难于可靠的查明,因此井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俗称井下物探),受到普遍的重视。实践证明井下物探是地面勘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煤矿井下物探的应用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的进步。秉承"技术建矿、技术先进、技术创新"的理念,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处2010年4月份组建"井下物探队",共设立了"坑透、直流电法、瞬变电磁、地质雷达"共4个物探项目。  相似文献   

13.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对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维修次数,避免造成围岩的再次破坏,进而减小维修成本的投入。通过研究巷道的破坏机理,提出对深井老巷的维修支护方案:采用高强度的36U钢支护,利用长注(锚索注浆)与短注(注浆锚杆注浆)相结合,使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前方支撑压力分布规律,以龙固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软件,模拟了工作面在不同推进度下,工作面附近垂直位移场和垂直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最大垂直位移逐渐增大,垂直应力也逐渐增大,在工作面推进至30m时支承压力峰值应力集中系数急剧增加到3.4。由此揭示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是在工作面推进30m左右,此时应合理安排矿井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某矿综采工作面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工作面的概况以及主要机械设备的选型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工作面供电系统的拟定和移动变电站的选择计算过程,对煤炭企业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因工作面的支护地点不同分为一般支护和特殊支护,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观测结果,确定工作面支护强度之后,合理支护密度的确定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起着j}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大倾角煤层开采的特点,针对桃山煤矿42021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顶板矿压规律及支架工况的特点,分析研究该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的原因,采取锚索加固、顶板注胶加固等技术,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理,有效的控制了该工作面的片帮和冒顶现象,从而提高矿井技术经济效果、回采工作面支护可靠性、减少工作面支护工序,降低大倾角工作面的劳动强度,保证工人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回采不等长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的研究和在正阳矿四采2#左二工作面的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为日后回采不等长综采工作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通过应用此技术不仅提高了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又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持续稳定生产,促进了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相似文献   

20.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过断层的速度和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最佳的工作面形态。各矿也在总结综采过断层工作面形态控制原则,但都没有形成经验和理论。在结合杏花煤矿生产实践基础之上,针对综采过断层工作面形态控制原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