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7,(2)
期刊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期刊的无形资本,是潜在的发行量,好的期刊形象对期刊的声誉、效益起着支持作用。因此,设计、塑造和保持一个受广大读者喜爱且富有特色的医学期刊形象,是广大编辑人的共同追求。《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辑部做了一些有意且有效的尝试,受到广...  相似文献   

2.
《撩开误诊的面纱》是长征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部医学科普读物。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披露临床误诊误治现象的通俗文本 ,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流畅的语言、清丽的风格 ,为我们撩开医疗工作的面纱 ,把医生们的失误坦诚地告诉公众 ,无疑为愈来愈受社会关注的医疗纠纷问题注入了一针“清醒剂”。该书作者丁滨 ,是一位常年接触误诊误治文献的医学编辑 ,她站在理性和科学的角度 ,一分为二地剖析误诊现象 ,既没有一味地为医生“遮丑” ,也没有把医生统统推上“被告席” ,而是以大量翔实的资料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造成临床误诊误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引导人…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中国档案》“在线编辑系统”开通试运行,这标志着杂志社编辑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自今年年初中国档案网开通后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8月20日在《中国档案》编辑部观看了系统的演示,他充分肯定了编辑部走信息化道路的方向,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具体工作流程,论述了期刊编辑部建档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临床误诊误治》杂志在线管理系统为例,探讨"以稿件为中心的医学期刊生态圈"。  相似文献   

6.
1996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计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为贯彻执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和决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编辑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在1996年度,致力进行...  相似文献   

7.
沈肇熙,1914年生,湖北天门人,民盟盟员。1955年调人民邮电出版社工作,担任过《无线电》月刊、《电信科学》月刊主编及《通信学报》总编,并在图书编辑部担任过编辑、编审,编过100多种书。沈肇熙同志热爱编辑工作,始终把做个好编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丁滨  陈晓红 《编辑学报》2016,28(5):488-491
介绍误诊疾病数据库研究背景及现况,总结《临床误诊误治杂志》数据库论文策划的体会.通过研制误诊疾病数据库,深入挖掘误诊文献数据价值.已收录2004-2013年2.7万篇标准误诊文献,可生成2 400个疾病误诊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库产出的误诊大数据,2015年以来已组织编发12篇单病种误诊研究的数据库论文.  相似文献   

9.
结合《暖通空调》编辑部自身的管理经验,从稿件质量管理、编辑业务能力管理和日常事务管理3个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期刊编辑工作目前基本上仍处于手工管理阶段,重复劳动多,工作效率低,信息多储集于编采人员的头脑中,既难以共享,也不便进行定量分析。 1985年起我们开始“期刊编辑部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并应用于《中国养兔杂志》的编辑管理。今年3月正式通过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研究的系统结构完整,将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工作组成一个封闭系统;功能齐全,还具有市场信息管理、会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该系统在国内科技期刊编辑部门运用微机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基本适用于全国科技期刊编辑部工作的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11.
医学期刊编辑的绩效评价系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设一套以人为本的编辑绩效评价体系,调动和激发编辑的积极性是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便为国内有相似工作环境的编辑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应当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多维度培养编辑人才专业技能,打造复合型编辑人才,创新发展编辑人才队伍培养,从而推动科技期刊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学报》编辑部通过鼓励编辑深入科研一线,培养编辑信息收集、挖掘能力,提升编辑专业技术和出版传播服务能力,优化完善编辑部工作制度,提高期刊整体办刊能力,保证科学、严谨地完成期刊“科学研究—科学表达—优质出版—高效传播”全生命周期的出版服务工作。本文通过介绍《生态学报》编辑部在多维度期刊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组约高质量的首发文献,这已经成为医学期刊编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2006年以来,《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以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食管反流气道综合征(GELTS)研究为主线,尝试了研究型组稿,即深入研究团队跟踪观察,对研究结果进行策划型报道,并通过网站专题、报纸、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发挥媒体的联动效应。研究型组稿为新型学科的萌芽培植土壤,有助于提高期刊影响力,锻炼编辑的组稿策划能力。在策划过程中,编辑要善思考、肯勤奋、懂融入,以组约到优质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学人风采     
张孔明,男,编审,资深编辑人、知名散文家。1964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同年7月入职陕西人民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常以孔明署名发表文章,遂以孔明为名。2000年,《军工报》被划转陕西人民出版社主管,改名《经济新报》(即今《阳光报》),孔明担任副总编辑。三年后,其调回陕西人民出版社本部,为编辑部主任,主持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15.
孔红梅 《编辑学报》2012,24(4):390-392
编辑团队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编辑团队建设是期刊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以《生态学报》为例,全面、系统分析并总结编辑部在编辑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有效激励机制和完善编辑部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获得的经验。多年来,《生态学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较好地实现了编辑个人发展与期刊发展的结合,充分调动了每名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刊物质量,促使刊物稳定、快速发展。加强编辑团队建设使《生态学报》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6.
我1986年底到《经济管理》编辑部工作,起初以为编辑就是埋头改稿,大刀阔斧,突出主题。殊不知要编发一篇理想的稿件,其间尚需耗费多少心血! 看稿,就是提高看问题的水平编辑的实际工作,首先是看稿子。看稿  相似文献   

17.
公关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河南农业科学》编辑部白献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期刊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市场交换中实现其价值。因而,科技期刊编辑传统的思维模式、思维方法受到了强烈冲击。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编辑人员,当前面临着稿源减少、发行量下降和办刊经费不足...  相似文献   

18.
在编辑部狭仄的办公室里──《在失与得之间》后记杜厚勤在我的编辑生活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和《编辑之友》杂志联系在一起的,而我能够在编余之际零零散散写些探讨编辑学和研究出版理论的文章,也完全得益于我在《编辑之友》杂志工作的那段经历。记得当初进编辑部的时...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建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朱永兴 《编辑学报》2003,15(6):439-440
根据《茶叶科学》编辑部的办刊实践,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其功能可以扩大到稿件的计算机处理、期刊网站建立与管理、专题资料数据库积累与运用、期刊光盘版和网络版的制作(或出版)等。简介无地域限制的组稿和审稿、无纸化的稿件修订和编辑、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编务及发行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陆续读到各地出版的一些有关编辑工作专业的书刊,如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编辑杂谈》(一、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工作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除出版不定期的丛刊《编创之友》外,还于1983年开始编辑出版一套《编创丛书》,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编辑的道德与修养》。据悉,知识出版社即将出版《编辑的修养》。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的《编辑学论丛》(1)。这些为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