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秦时期,客观上,诸侯纷争,天下离崩,出于需求,诸侯们迫切招挽士人;主观上,士人们掌控了文化的生产与销售,处于主动地位,因此他们的人格精神能够得到尽情彰显。两汉以降,天下一统,君主们相继推出三种取士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控制了士人们的出仕之途,士人们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从而他们的人格精神也受到压抑,逐渐走向萎缩。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6-48,54
从先秦、两汉到元代,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始终没有变化,其原因在于封建家长制和夫权制的根深蒂固《诗经》中的卫女、《汉乐府民歌》中的刘兰芝、到元杂剧中莺莺这三个女性的翡剧,我们可以看到她们虽处于不同的时代,却遭遇相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正是地主制经济走向成熟的时期,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认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和完善地主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它促进了土地的商品化及调整了地主制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诗歌从汉代开始明显地分为歌诗与诵诗两大类别。“不歌而诵”的骚体赋是典型的抒情诗,是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代的歌诗与诵诗,会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队伍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汉代诗歌研究当中,不但要兼顾到歌诗与诵诗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要充分关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所承担的不同的艺术功能和不同的艺术生产与消费群体,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汉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汉代诗歌的艺术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汉语诗歌据中国文学史 ,是在歌诗和诵诗的分流与合流、对立与互补的辩证关系中发展的 ,所以 ,现代汉语诗歌的歌诗方向应该得到诗坛的尊重。而歌诗的实际存在 ,也是汉语诗歌通俗化的表征。成功的歌词写作证明 ,歌诗的通俗化 ,是其作为听觉艺术音乐特质的内在规定 ,应在诗歌文学性的帮助下实现其艺术表现力 ,即重视歌诗形象、歌诗语言形式的诗性与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戏曲艺术如浩浩江水,从宋流到元,从元流到清,一直流到现在,源源不断。在清代,戏剧却和名角制产生了交集,名角制的发展使中国的戏剧艺术发展到顶峰,也使中国戏剧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艺术。但我们也发现,名角制的发展却使我们的戏剧艺术陷入了尴尬,人们不再喜欢看戏剧已成事实。笔者通过对中国戏剧艺术历史的研究,分析了名角制这一现象对戏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我国古代选拔政府官员的两种重要制度。一、察举征辟制1.含义察举征辟制是两汉时期朝廷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由察举、征辟两个不同部分组成。所谓察举,就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吏,在他们各自所管辖的地区内,将他们认为有才干、品行好的优秀人才推荐给中央政府委任官职的一种制度。察举制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是两汉时期选拔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察举制不  相似文献   

8.
秦黎 《文教资料》2009,(28):105-106
两汉时期.选拔或委任官吏以“尚贤”为基础,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察举选官制度。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办法,主要是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在经过一定的考试后.授以相应官职。通过察举制度,两汉选出了很多贤良之才,对巩固两汉统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两汉察举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析汉代重三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老 ,古代乡官 ,作为一种制度 ,真正盛行是在汉代。两汉诸帝重视对三老的褒奖赏赐 ,并把它作为国家大事记下来 ,这是汉制的一大特点。应从三老对巩固两汉统治的作用特别是三老在乡村文化中的地位及村民的乡土意识来分析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对早期中国人物图像的研究和阐释是在视觉思维形态的发展逻辑和社会文化的"情景逻辑"的相互交织中展开的,而要把握这一长时段的艺术历史实际上可以从时段与风格两个角度上入手。其中时段是对艺术风格的历时性判断,而不同风格又是艺术创造时段性的外在显现,二者相互交融,一体两面。本文从人物制像艺术的这两个关键词入手,试图分析早期中国人物图像的视觉创造。  相似文献   

11.
焦仲卿别论     
我国现当代多数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对中国古代杰出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这一主要人物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性格特征一个方面,且认为其性格软弱,而很少从艺术审美价值、诗歌史上的地位等角度去认识。实际上,焦仲卿是一个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坚强反抗者、一个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丰满形象、一个改变了古诗中男子受谴责地位的光辉人物。  相似文献   

12.
历来,诗歌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古诗词曲更是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古诗词曲英译不仅是一种语际翻译,还是一种传达关感的艺术。译者用译语再现古诗词曲时,可以借助语言艺术中的形象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激发译语读者的视觉联想,以视觉符号这种国际语言来呈现中国古诗词曲中所蕴含的绘画美,给译语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新诗与古诗有着诸多差异,但二者间的血缘关系仍很明显,中华民族文艺创作的一些根本传统仍贯穿其中,意象艺术就是其一.中国现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的传承,主要表现于四方面:以象表意,以象谋篇,以象造境,以象言理.这些传承体现了本民族某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享受艺术美.而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位题画诗作家,他的题画诗意义深远,所表现的“幽人高卧”的山水意境、咏物咏怀的人生理想和诗画融合的审美追求堪称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兼具了音乐和绘画的艺术,是古人抒情言志的载体,并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初读,把握诗歌韵律节奏;熟读,掌握诗歌内涵意象;深读,切实体会诗歌情感。  相似文献   

16.
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月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其审美意义表现为时空美、情爱美、喻义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审美意义的分析,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诗歌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记载的《燕燕歌》和《候人歌》,它们分别作为“北音之始”和“南音之始”,不但从神话学角度记载了诗歌发生的不同地理位置,同时也在寥寥数字中留下汉语诗歌不同发生状态的若干信息。前者在两两句读组合中有一叠词,使得语音体现出明显的节奏;后者四字之内有两个语气助词,从而初步形成语音曲线,是为旋律的萌芽。节奏更具有公众性而旋律则来自于个体时间体验,《候人歌》具有相对明确的作者,是创作个体在等待过程中对于生命之体验和呈现,此为“止于心上”,《燕燕歌》是对于自然和历史事件的记载,实现了“诗言志”的记忆功能。这些音乐信息同样反映在《诗经》和《楚辞》之中,《诗经》多为民歌且节奏明显,《楚辞》则为文人作品,其整体语音过程具有较强的旋律性,而旋律的内在实质则是对于时间的独特体验和直观呈现。汉语诗歌在作者、节奏模式、诗歌主要表述对象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在汉语诗歌发生神话中已经有所体现,并通过特定音乐信息昭示出歌唱主体的时间体验和流逝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类学”与“传记学”的叙述方法构成了现今中国美术史教材中的两大叙述特色。然而,从一些个案分析显示这两种叙述方式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运用“分类学”的叙述方法去处理中国古代的石窟寺、屏风画艺术时就会出现一些分类模糊的局面,而运用“传记学”的方法去分析中国古代美术家及其作品风格时,则又会使一些讨论过于刻板。应当参考国外汉学界中一些中国美术史、考古学教材中的相关叙述方法,采纳其合理性成分,可作为撰写中国美术史教材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唐宋转型理论是近年中国古代史学与诗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学术话语。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借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史学观,并整合传统诗学理论,经王水照等诸多学者推阐发扬,深化了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唐宋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20.
叶嘉莹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构建起了博大精深的诗词学理论体系。“比兴”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兴”手法历史悠久,涵义丰富,叶先生对这一手法进行了探本性的阐释,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诗歌史上诸多现象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先生指出“兴于诗”是中国诗歌的可贵传统,其基本精神是真诚和自由感发、联想。先生这一理论是其“兴发感动”说的基础,是探讨和研究其古典诗词学理论体系的门径,同时,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也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