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页至67页“一分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2.
洪月玲 《考试周刊》2013,(26):88-88
<正>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第53—54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作业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一、基础性练习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空(kōng kòng)地石榴(liú lǘ)便(biàn pián)宜开(避辟)分(辨辩)(尝偿)试2.用"然"组词并填入括号  相似文献   

4.
吕美荣 《辽宁教育》2006,(7):100-10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能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说明六年制第三册17课《北京》 ,全文分五个自然段 ,紧紧围绕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写。第一段开篇点题 :“……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第二段写天安门美 ;第三段写市容美 ;第四段写风景美 ;第五段用“北京真美啊!”的赞叹句子扣题结尾。本课是一类课文 ,分三课时完成。一课时初读课文。通过指导学生“目视双行”正确地读到“目视汉字”正确、流利地读 ,训练学生独立识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二课时讲读课文 ,通过抓关键词句的理解 ,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 ,使学生体会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激发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第九单元(93页)《统计》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人教版 )第四册第 70~ 71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操作 ,使学生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 1小时 =60分 ,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2 使学生能正确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时、分间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教具、学具准备钟面模型、电脑、调查表等。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 ,揭示课题1 教师讲故事 (电脑出示故事情境 )。森林里要举行文艺晚会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小猪来到了晚会现场 ,可守门的小白兔不…  相似文献   

8.
法兆伟 《云南教育》2001,(23):41-42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139页例4、5。二、教学目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把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认知结构,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紧扣新知,铺垫引入1.口答:①12×13②32×34③25×25④24×56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有45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3.六一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80…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水浒》第3回中非常精采的一篇,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大体都能够把握,如果对其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一条一条地分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2007年第16期的《教学与管理》发表了《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一文,提出了分专业高考的初步构想。该文发表以后,笔者收到了一些读者的反馈,也和一些读者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讨论。在这些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必要从制度设计的逻辑出发,进一步分析现行高考制度的问题及分专业高考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简析《一分能干什么》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如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使学生对一分、一秒具有亲身的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初步体会分的意义。3、知道一分等于六十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三、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初步体会分…  相似文献   

12.
傅余宏 《云南教育》2002,(31):35-36
《一定要争气》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配合课文的一幅图是描绘童第周在路灯下学习的情景。课文共6个自然段,分三部分介绍我国已故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学生时代勤奋学习的两件事,表现了他“一定要争气”的可贵精神,说明了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外国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教学本课,应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和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明白课文中两次写“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思想教育。一、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运用课件或挂图,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1 说教材分析。《养花》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作者通过养花实践 ,体会到养花的乐趣 ,表达了作者喜爱花 ,热爱生活的情感。文章按“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行文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第一段(第1节) ,概述养花的目的———“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第二段(第2~6节)具体写养花的乐趣———从选择花类、增长知识、有益身心、欢乐和伤心五个方面描述养花的乐趣。第三段(第7节) ,总结养花的乐趣———点明全文的中心。2 说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课…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2~64页及练习十七第1~3题. 知识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理解1时=60分.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中的第一节课“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略)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复习引新由于分数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接触过 ,应该抓住这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进入新课学习。具体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让学生说出几个分数 ,然后请一位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 ,看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 ,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苹果的个数能否用整数表示 ,针对结果指出 :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 ,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 ,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分数。分…  相似文献   

16.
谢媛媛 《小学生》2010,(7):63-65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54—56页。(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材编写的主线: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自主操作、解决问题一观察思考、理解算理一巩固应用。教材创设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教学情境,第一次是2只猴子分48个桃子,学生已经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在这里主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布置"分层次"数学作业可根据知识点的个数、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成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和简单运用;第二层次为基本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第三层次为发展题,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以及概念的拓展延伸。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一篇精读课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禤理洁 《广西教育》2011,(19):34-3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20.
"玩:四分休止符"是上海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家乡好"的第五课,授课重点是"认识四分休止符"。针对网络授课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教师采用了两个关键策略:第一是情境性媒体的设计——利用小动物形象和各种四分休止符的形象性类比,主要目的在于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激发联想;第二是游戏性媒体的设计——"西瓜田里采西瓜"的游戏为学生提供了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