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等特点。其形成机制复杂而又深奥,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自然灾害。每年因干旱灾害导致我国粮食减产数百至数千万吨,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干旱一直是地球科学和生态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干旱的精确监测、及时预警和高效防范,  相似文献   

2.
郑同光 《科学中国》2007,(11):16-19
干旱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1949-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2232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60%,每年损失粮食100亿公斤.近半个世纪,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的干旱范围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华北、东北南部和黄淮等地区干旱的加剧,尤其以华北地区干旱程度和范围不断增加趋势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辛元瑜  李博 《青海科技》2021,28(2):81-83,102
利用青海省海南地区下辖五县2015~2019年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农业气象灾害104起,主要有暴雨洪涝、冰雹、干旱、霜冻、连阴雨、雪灾.暴雨洪涝是最多的气象灾害,冰雹是次多的气象灾害;从地区分布分析,贵南县受灾次数最多,其次为兴海、共和和同德县,贵德县最少.根据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特征,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西藏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作物(包括油菜)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防御措施,在辨识对日喀则市青稞、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要素和风险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灾度函数,运用EOF和概率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农作物(青稞、油菜)生产中的3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冰雹的发生规律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定量影响程度与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研究,最后给出日喀则市主要农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洪涝和冰雹,对日喀则市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往往造成大范围、大幅度的歉收减产。  相似文献   

5.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近十多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严重灾害。非洲的连续干旱使许多国家的粮食严重减产,不少地方大范围颗粒不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非洲的沙漠面积年年扩展,已是个严重问题,而干旱更加速了沙漠化的速度。在我国,大范围的旱和涝也是屡见不鲜的。解放前,由于天灾  相似文献   

6.
萧宇 《科学中国人》2012,(21):58-60
您知道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是什么吗?您知道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什么吗?答案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引起了愈来愈频繁的极端气候和极端水文事件。近十年来,中国频繁发生该类事件,如连续几年发生的西南特大干旱灾害等。如何应对这些危难事件,做到防微杜渐?成为当今许多科学家绞尽脑汁向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气象灾害指的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损失,气象灾害时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破坏力最大、发生频率最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也是影响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气象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巨大,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所以,对气象灾害的地理特征充分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对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东部浅山农业区春季干旱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青海省东部浅山农业区10个站1989~2006年的春季干土层厚度,以及互助、贵德2个站土壤相对湿度等定位监测资料,分析干旱发生的概率、地段降水量与土壤水分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浅山地区春季干旱发生概率随时间变化有低~高~低和高~低两种类型;作物播种越早,受干旱威胁越大;大部分地区不同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干土层与旬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可以直接建立降水与土壤相对湿度、降水与干土层厚度的预报模型,进行土壤干旱的预报,根据预报结果,结合青海省干旱灾害的等级标准,确定农业干旱发生的等级。对于无法建立干旱模型的地区,通过分析最小有效降水量,可以确定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贡献。预报方法在2009年的春季农业干旱预报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
本文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网发布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图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以分析我国近十年的气候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对农、林、牧业,交通运输,设施建筑,人类安全,人类健康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2)干旱灾害和强对流天气灾害是所有灾害类型中发生最频繁的灾害,寒露风是发生频率最低的灾害;3)大多数灾害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其中高温,雪灾,沙尘暴,扬沙等灾害的季节性较为明显,低温冻雨灾害的区域性最为突出,而不同区域在特定天气背景下可出现相同的气候灾害,需要引起注意,加强研究。总的来说,我国的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持续性、区域性和气候性等明显特征,各地市气象部门可根据历史灾害进行分析,一是在灾害多发地、时间段进行针对性服务,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对本地罕见气候灾害成因分析,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对本地灾害发生做出预判,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玉溪烟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运用农业气象专家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玉溪烟区的低温(3级)、高温(3级)、旱涝(9级)、寡照(5级)等影响烤烟生长和品质的气象灾害指标。对分布在玉溪烟区海拔范围在1 310~2 240m的气象站的物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检验,发现:烤烟成熟采烤期常出现低温和寡照灾害天气,烤烟移栽到旺长期往往发生高温和干旱灾害天气。因此建议:(1)高海拔烟区要适时尽早移栽,推广膜下小苗移栽;(2)中、低海拔烟区尤其要注意高温天气对膜下小苗的影响,重点防范高温烧苗。(3)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进行人工浇灌,减少干旱造成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宗吉 《西藏科技》2005,(6):41-43
山南地区作物种植区主要分布于沿江一线,占全地区总耕地面积的70~80%。多为干旱、半干旱耕地,干旱是其最主要的灾害。本文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对干旱时空分布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防御和减缓干旱灾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草地面积缩小,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能够监测出大范围草地的旱情。文章在分析内蒙古地区草地干旱现状、致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遥感技术在内蒙古地区草地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广大山区,不少居民房屋依山而建,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在自然风化、暴雨等极端气候以及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山体滑坡灾害频发,常造成居民房屋倒塌甚至人员伤亡。因此,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山体滑坡灾害范围分布较广,隐蔽性较强,且灾害发生地点数量较大,专业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且需要专业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它带给人类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对气候的影响,温度降水的变化直接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2010年开年的雪灾,席卷新疆地区的雪灾和南方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已渐行渐远,但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思考却远未消除。台风卷走的房屋、暴雪掩埋的牲畜、干旱炙烤的大地,气象灾害正在为人类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频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风险评估,有利于农业的防灾减灾。近些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以及方法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一直缺乏系统性的论述。对此,本文基于之前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首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其次,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最后,文章综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三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玉璧  张强  李耀辉  王莺  王劲松 《资源科学》2013,35(9):1884-1897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在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阐述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科学认识,归纳了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评估方法。从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角度,思考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科学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干旱、强对流及其衍生灾害,其特征是危害大、灾情重,时空分布不均、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频发造成国民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更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应对气象灾害防御对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的基础上,以基层气象服务为着眼点,分析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发育现状与未来关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强烈、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敏感多变,是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山洪、雪灾、干旱和冻胀融沉等灾害的多发区。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形条件、水文气象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分布呈现为沿断裂构造带密集分布、沿深切的高山峡谷区成带状分布、地带性分布、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集中分布的特征。灾害活动呈现高强度与高频率、突发性、季节性、准周期性、群发性和链生性的特点。在气候变暖与地壳运动活跃的环境背景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危险性逐渐加剧,灾害风险也会随着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不断增加。进而分析了当前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防治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灾因素变化与灾害发育的区域规律、自然灾害动力学过程与灾变机理、气候变化与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巨灾演化规律、青藏高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适宜高寒区特点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关键技术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需要开展的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以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其中旱涝灾害对人类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58-2012年近55a的29个气象站点5种不同时间尺度上的SP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及季节的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强度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现增加趋势,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总体上呈略微下降趋势。雨涝强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夏季雨涝强度和雨涝影响范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干旱整体上反映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加重的态势。研究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能够在较长时间系列尺度上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年际及季节性旱涝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所谓气象战就是一方运用所掌握的先进气象技术,控制敌国的天气气候,从而使其国内发生大范围洪涝、干旱、暴风雪等灾害,导致其农业收成锐减,或运输粮草、弹药无法正常进行等,最终不战而胜。以往的战争中借助气象条件获胜的事例不少,如19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