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不容置疑的.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绳.它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也是新闻工作者诚信度的试金石.但是,长期以来,违背新闻真实性,凭空捏造,恶意杜撰的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宣部等五部门多次下发通知,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打击虚假新闻的力度,官方媒体的虚假新闻有所遏制,但由于网络大军的加入,微博的兴起,使虚假新闻蔓延之势从整体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危害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虚假新闻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它的出现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是必须铲除的毒瘤。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危害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虚假新闻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它的出现不仅是新闻界之耻,更是整个社会之辱,是必须铲除的毒瘤。  相似文献   

5.
2016年第1期的《新闻记者》杂志第14次推出了年度十大虚假新闻评点,列举了2015年10件各媒体转发较多、影响较大的虚假新闻典型案例。评点说,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造成虚假新闻的首发源头。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更应重申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在愈演愈烈的新闻竞争中,一些媒体不时出现虚假新闻,已经成为影响媒体形象、损害媒体公信力的一大“公害”。中宣部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前不久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制止虚假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一旦离开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其合法性根基,立即坍塌下来。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真实性或客观性问题已经成为新闻行业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也成为折磨一代又一代新闻从业者的心结。但是,现实中新闻生产却难与假新闻绝缘,不论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缘自客观原因,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地追逐着真实的新闻。综观中外新闻史,真/假新闻的较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在中国新闻生产语境中,对假新闻的抵制和阻击一直是十分坚  相似文献   

8.
虚假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本研究对《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99篇年度虚假新闻展开分类分析,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话语实践过程,并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话语分析手段探讨虚假新闻话语和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虚假新闻主要涉及8类主体,且受众对名人和奇闻趣事新闻较为偏爱,虚假新闻正是因为受众的这类心理需求,而偏爱在名人和奇闻趣事上做文章,作为受众,面对"猎奇""趣事""名人"的相关信息,应高度警惕其真实性;虚假新闻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构了受众内心的社会愿景,但这是虚假新闻利用了人们的善良,消费了公众的信任,无论愿景多么美好,离开了真实,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就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生命力首先就在于他的真实性,没有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报道是新闻工作者恪守的铁律。记得刚到报社工作时(1984年),当时的总编辑就告诫我们:新闻必须要真实,不要因为采访不细造成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10.
高阳 《今传媒》2015,(3):43-4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的真实性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真实,超出一定范围的真实就失去了意义。近几年,伴随着与新闻相关的产品的产业化的发展,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即新闻失实这一现象。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削弱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程度,影响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公信力。新闻从业人员作为社会公器的运用者,应该加强自身的新闻自律,更加自觉地在法治范围内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本文将以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为例探讨加强新闻自律,防止新闻侵权,保证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的核心是真实的事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这也是党的实事求是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许多新闻工作者是用汗水甚至鲜血来捍卫真实性原则.但这根本原则却不断受到虚假新闻的挑战.虚假新闻伤害的不仅仅是媒体形象、行业声誉,更对社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伤及党和政府的信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各种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大量传播,误导了受众,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网络新闻市场、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成为网络媒体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着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虚假新闻的涉及面越来越广,不仅在文化娱乐、体育等领域出现,还在向政治、社会等领域延伸,遏制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2016年10月,关于“中国游客偷日本酒店马桶盖”的新闻在网上传播,随后被指失实,最后被证明确有其事,事件真真假假,反反复复,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也促使人们反思,应该如何避免编写和传播虚假新闻呢?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不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新闻素养不高,缺乏新闻采、写、编、评专业技能的训练,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更容易传播一些不真实的新闻.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问题,自媒体人在采编发布新闻时,应该高度重视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虚假新闻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同时,虚假新闻的出现也为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可信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从现在社会现状中可以看出,虚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造成误导,对社会的诚信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对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社会危害的产生。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出发,剥去虚假新闻的伪装,对其为人们造成的危害进行探讨,找出对虚假新闻全面管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唐燕 《今传媒》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唐燕 《报刊之友》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的立身之本,真实性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止,严重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已成为新闻界的一大公害,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还对社会产生极大危害。因此怎样打击杜绝假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在思索和探索的新问题。理解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杜绝假新闻问题。理解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杜绝假新闻判断新闻真与假的标准具有唯一性,即是否符合客观真实。长期领导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陆定一曾意味深长地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  相似文献   

18.
刘朝霞 《青年记者》2016,(25):50-52
当前,随着媒体环境的急剧变化、新媒体的冲击,使得探讨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焦点.以往的研究比较集中关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真实性的方法,或者杜绝虚假新闻的方法.但这些研究有一个隐含的前提设定: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状况更糟糕.比如有研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业既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而新闻真实性的缺失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①但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的表现的确更为糟糕吗?新闻真实性的内涵与外延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鹏  庞雯 《东南传播》2016,(4):130-132
自媒体的兴起为人们使用网络传播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但其中也不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很多"把关人"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经考证便将各类虚假新闻加工成为"真新闻",这种新闻不仅欺骗了受众,还可能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助推器。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出发,首先阐明虚假新闻及媒介把关人的定义,以及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区别,其次分别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入手,分析探讨虚假新闻类型、产生原因及传播现状,由此得出媒介把关人在虚假新闻中起到的主观性作用,以及对其把关不严导致虚假新闻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明确媒介把关人的职责及其应对虚假新闻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找准做假新闻源头 多管齐下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向是新闻的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正确舆论导向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不容避讳的是,在我们新闻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新闻也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些或捕风捉影、凭空编造,或夸大其辞、违反常识的虚假报道,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