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中,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转换、存储并利用过程中的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和态度,认知风格直接影响着一种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有不同的认知风格,而二语习得中最为常见的是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对于外语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掌握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场独立与场依存的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从而得到其对外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外语教学应该与学习者认知风格相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风格作为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回顾认知风格的近期研究进展入手,讨论了场依存-场独立型、审慎-冲动型、聚合-发散型三种认知风格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认知风格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不难看出,只有了解、顺应学生的认知风格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菲 《考试周刊》2009,(13):92-93
本文从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基于认知理论指导下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一些要求并据此提出了一点具体思路。旨在帮助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进行了解,根据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布置相对应的课外作业,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艳丽 《考试周刊》2012,(47):87-88
认知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联系。本文试从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特征,研究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它与外语教学的联系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外语教学策略,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风格是最为受到关注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场独立型的学生更倾向于习得词汇的方式去学习,而场依存的学生们相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二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场独立、场依存两种认知方式与外语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人认知变量,并在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外语教学策略建议:教师应区分两种不同风格的学习者、根据两种不同风格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不同学习风格在外语教学中的折中结合、促进和帮助两种认知风格的转换、促进个别差异与学习心理的迁移、在信息化教学中两种认知风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人们对认知风格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认知风格反映了个体学习者对信息处理的倾向,场依存/场独立作为认知风格的核心,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鉴于两者体现的显著不同认知特点,通过对其比较分析,探讨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邹荣华 《海外英语》2014,(17):279-280
随着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人们对认知风格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认知风格反映了个体学习者对信息处理的倾向,场依存/场独立作为认知风格的核心,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鉴于两者体现的显著不同认知特点,通过对其比较分析,探讨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风格,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然而,对学习风格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少且范围窄。在对艾尔曼(Ehrman)和利物尔(Leaver)的10种认知风格类型中的学习者特征及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应用认知风格,提出了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海量化、学习个性化、语言材料形象化、真实化和学习环境多元化是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主要特征.正是由于多媒体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智力、认知风格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优势便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场独立/场依存作为认知风格的核心,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测试发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确实存在认知风格差异,并且此差异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写作成绩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并采取相应的匹配教学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途径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分类,着重对四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与语言学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采取的学习策略也不同,教师应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选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文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认知方式和英语学习的关系并从中得出一些与英语教学的相关启示,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习者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以此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认知风格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从几个主要的差异分析模型中可以看到,外语教学由于受学习者认知风格、性格特点和情感类型等个性化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方式的普适性相对较低。因此,应该在了解和把握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以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弥补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补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的差异对完善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要缩小二者的差异,教师应先认真了解学生的各种学习风格,再根据这些学习风格来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风格.当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二者相适时,教师就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相似文献   

16.
对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且应用型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学—研"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风格不仅会影响其选择学习策略,也影响教师自身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如果教师能了解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就能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有差异的学习环境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及策略。社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大环境中,对外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的研究就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Higher education has struggled to acknowledge and translate into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that sizeable literature base suggesting a link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learning preferences,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 is reported in which 8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n a primary education degree were studi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cognitive style, their learning preferences, and perceived impact o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ll students completed the CSA measure of cognitive style, the ASSIST, two further questionnaires exploring learning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 of good teaching during the course, and an evaluation at the end of the teaching un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cognitive styles investigated: wholist, intermediate, and analytic. In terms of learning preferences, using ANOV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styles with wholists being most concerned about speed of delivery and least liking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In addition, wholists preferred less structure than analytics in their teaching and claimed to use more images while analytics claimed to use more speech in their teaching. Intermediates demonstrated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tangenti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were least happy with the nature of the teaching they had received while at university. Many of the differenc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were not evident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holists and analytics, respectively, were evident and perceived to impact on planning and delivery in the classroom. While further school‐based research involving greater numbers is required, interest in learning styles remains especially relevant if one intends to offer a truly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ll learners.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的认知交际法确认语言的认知属性和交际属性。而认知语言的学习具有认知风格的差异。本将就认知交际法中学习认知风格的差异性来分析各自的学习风格,并以此来指导和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和促进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成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个案,我们发现成人期输入的学习策略在他们的语言学习中作用不凸现,而成人学习者潜在的个人因素--学习风格,才是促进自发的语言学习的关键要素.因此,建议通过观察、访谈,调查了解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提供能与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环境,继而再进行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风格倾向优势,使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个人因素都能得到有益的彰显.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中,习得者通常会出现中介语、混合语揉融现象.通过对文白异读现象发生的解释,可分析出习得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语音错误以及原因,并揭示出人们在学习或者模仿语言时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此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迁移方式,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帮助汉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