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评教"数据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对高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与决策非常重要.效度定量评价指标和标准缺失是当前教学质量测评数据质量分析的难点.本文基于测量系统分析理论,将"生评教"系统视为一种"软"测量系统,设计了数据分级数作为效度定量评价指标,建立了效度评价标准,实现了"生评教"测评数据质量分析.基于3097个班次、77536人次测评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生评教"总体数据分级数为2.2,最高为4.1,当前"生评教"数据质量不合格,有待改进.研究表明基于测量系统分析理论进行高校教学质量测评数据质量定量分析是可行的,这为高校教学质量测评数据效度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Martin等人的语言评价理论为框架,在对35篇原创英文科技学术论文语料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鉴赏"系统在科技语篇中的语义评价机制及其表意方式.研究阐释了"鉴赏"各子系统在科学语境中的评价内涵,系统分析了它们实现评价的运作特点.结果显示,鉴赏性评价聚焦于科技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两者与其他"鉴赏"资源一样...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改善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绩效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当接受来自于其工作对象--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这种必要性与意义基本已经取得人们共识.但是,由于系统评价误差的存在,使得来自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的评价结果缺乏直接可比性.文章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分析了"组间"与"组内"两类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并尝试提出了应对之策,希望对改善高校教学管理生态、提升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James Martin的评价理论系统发展以来,该理论常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如新闻报刊语和自传话语等.然而,小说话语则很少涉及.本文运用了评价系统项下的态度系统对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傲慢"进行了评价性解读,藉以说明评价在小说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且以期在评价中找寻作者小说话语的文体风格特色.本文发现,小说中情感和判定常以名词化形式出现;过程情感表达不仅涉及到心理过程,还涉及到关系过程以及言语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人机互动"评价系统,像"因材施教"那样"因人施测",对学生化学认知水平和思维进行过程性评价.并有效地控制学生在客观性试题上猜答案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6.
从态度系统理论看英语新闻的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从评价系统理论的角度,基于评价系统的次系统——态度系统,从其下的"感情"、"判断"和"鉴赏"三个子体系着手,对节选的BBC英语新闻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可揭示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性态度,从而求证态度子系统理论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方面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W·泰勒首创教育评价这一术语和进行"八年研究"作为系统的教育评价开端的话,那么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至今,已出现了许多评价模式:L.D.Stufflebeam的CIPP模式、M.Scriven的目标游离模式、R.E.Stake的应答模式以及Owens & Wolf的反对者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开创数学教学新境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对"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功能目标、培养目标、操作程序、评价标准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并进行了实践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发展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阶段.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21世纪以来的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相继进行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讨论,并据此展开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理论对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评价观和一元智力理论及其评价观的比较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当前学生评价的启示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为了保护长江水资源,必须对长江水质进行评价和预测,进而采取措施来治理水质的污染.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长江流域水质综合评判"模型,对长江水质进行了全面的定量的综合评判.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从而科学地预测出长江未来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来源及其主要内容,对"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理论基础从哲学上进行了解释.指出了"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科学性,呼吁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新课程改革中的发展性评价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张轩 《英语广场》2016,(12):7-8
本文在评价系统视域下,以海明威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男主人公话语为语料,分析其性格及形象,藉此对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中所应用的"冰山理论"进行解读。结果表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与评价理论中的显隐性评价具有相似性,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演讲语言大多具有"表情"、"呼吁"和"感染"功能,Martin的评价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通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对骆家辉北外演讲语篇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立场以及与听众的联盟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学习的兴起与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基于Web的评价系统,但是由于理论支撑不足、系统设计不科学等原因,这些评价系统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以"蛋糕"型动态评价与"渐进式提示方法"的思想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基于Web的动态评价系统(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System);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Web-Based DAS组与N-WBT组,对该系统和常规的基于Web的测验(Normal Web-Based Test)进行对比验证研究,以探索这两种基于Web的评价系统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基于Web的测验的学习评价相比,基于Web的动态评价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而且先前知识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立足信息化时代,阐述了"三支柱"理论及e-HR系统的基本含义,梳理了"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了e-HR系统建设的变革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的有机结合是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立足信息化时代,阐述了"三支柱"理论及e-HR系统的基本含义,梳理了"三支柱"理论与e-HR系统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了e-HR系统建设的变革成本.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网络电子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必要性,提出了网络体育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设计方案.从数字信息化和资源成本的角度优化体育课程,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了"网上公共体育选课系统、运动技能数字信息系统、校园网络环境下体育理论评价系统"3大系统软件,使体育技术课堂延伸到网络平台中,以求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探索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育成本取得双向效益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评价理论起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它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元功能的发展.评价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把对语言人际功能的研究扩展到词汇层面.传统的教学法忽视了媒体语言的特征和功能,没能很好地实现英语报刊教学的初衷.通过在评价理论指导下的语料分析试图证明评价理论能够揭示媒体语言的人际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质性学生评价体系解析与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性学生评价是从"质性研究"的视角来关注学生评价,以新课程为背景,以系统科学和当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评价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设计的评价体系,是对量化学生评价的批判、革新和统整的一种评价范式.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质性观,是基于对质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整体认识,包括对质性学生评价要素、结构和功能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