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生活时代的时文指的是为应试而写的文章。虽然朱熹年少时写过时文,并且以时文中举,但他对于时文的态度却是较为复杂的。朱熹经常批评时文,但他并没有以所有的时文为批评对象,也没有完全否定时文。朱熹的时文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批评语言文字上"太细腻,流于委靡""文字多是轻浮"的时文,而肯定豪壮有气魄的时文;批评思想内容"侮圣人之言"的时文和只在题目上合说廉、义,而不关自家身己些子事的人,而肯定说得"天地之性人为贵"义理的时文;批评时文坏了社会风气、士子精神。另外,朱熹也提出了"深资广取""隐括以至理""得义在内"的改良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朱熹在论时文时,也对与之相关的科举制度提出了批评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2.
卢盛江 《寻根》2007,(1):25-31
玄学影响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影响中国文人的处世态度、生活情趣、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到文学。从魏晋士风可以看到,玄学思潮振荡之时,士人性格确实有很多新的特点,主要有任诞率真、以入俗为超俗、淡泊宦情、追求高雅超逸风度几种类型。在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中,竹林七贤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晋书》卷四十九阮籍等传末史臣叙论说:“嵇、阮竹林之会,刘、毕芳樽之友,驰骋庄门,排登李室……至于嵇康遗巨源之书,阮氏创先生之传,军谘散发,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这是说,任情任诞之风的兴起,嵇、阮领其先。嵇康其实不同于后…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时期巴蜀地区重玄之风颇盛,其中最著名的有李荣和杜光庭,他们一个是唐初重玄学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唐末五代重玄学的总结。本文通过对二者的重玄思想的论述,以展示巴蜀地区重玄学的风气与成就。  相似文献   

4.
全真道与重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全真道对重玄学有无双遣、病药双遣、“不知而知”、“得无所得”的方法论作了继承与发挥。其次,全真道对重玄学在整合传统的老庄道家、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道性论为标志的心性哲理,也进行了继承与发挥。它不仅从静态的层面运用重玄思维规定形上性体与心体,并且在动态的修炼过程中仍然表现出重玄之姿态。再次,全真道并非只是对重玄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创新、拓展。全真道对重玄学的超越表现在神仙意涵的精致化、修炼工夫的落实、“真行”的突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界对梁启超文化立场的研究较侧重其对西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引介倡导方面,而梁氏在西学冲击中学背景下所持的整体文化立场,尚待进一步剖析。从"格致"到"科学"再到"科学方法",其对西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他以西学为参照,时时批评中学科学精神的匮乏,又时刻注意挖掘、浚发传统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全盘西化的过激思潮下,与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单一批判态度不同,他以更为理智的态度辨析中学之良莠,显示了必要的文化自信,对全盘西化思潮作了重要的反思和纠正。其学术研究的文化立场在西学与中学之间,此立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一论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玄英是唐初杰出的道教学,其道教思想以远肇玄学、近揉佛理之重玄学见长。在中国道教史上影响十分深远。道教重玄学自东晋孙登肇始,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初唐而大盛。唐末五代杜光庭总结历代注老之家,其云:“梁朝道士盂智周、臧玄静,陈朝道  相似文献   

7.
荀子、扬雄、王坦之从儒家,而葛洪从道教神仙学立场,分别对<庄子>提出了批评,于是形成一种"非<庄>"思想.但他们在这种"非<庄>"思想中对庄学又有所肯定和吸纳,这可看作<庄子>在其流传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层面,接受社会检验的结果,是其哲学正、负双重社会效果的真实反映.这种"非<庄>"思想既彰显了儒道互济、互补的历程和早期道教取舍、改造原始道家,进行理论创造的历程,又是庄学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并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清初文学批评家叶燮具有激进的仁政思想,他认识到封建社会官民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主张"伐暴救民";认识到妇女具有男子的美德才干,其名节包含着"人伦之不幸",并为下层妇女才德不彰鸣不平。他放弃功名仕进,推崇诗文的地位和作用,潜心于诗文创作与批评,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审美教育家。其思想在某些方面具有反理学意义和民主色彩。但他仍恪守"君臣之义"的封建纲常和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其文体观念相当狭隘,其戏剧批评封建正统思想明显。总体上他还没有突破封建思想的樊篱,是一位传统的封建文人,但在他身上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约翰·多恩,157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631年3月31日卒于伦敦。自小信仰罗马天主教,但在1615年其42岁的时候改信英国国教,并于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启迪了包括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等一大批杰出诗人在内的所谓“玄学诗派”。作品包括爱情诗、讽刺诗、格言诗、  相似文献   

10.
李洱 《东方文化》2000,(5):114-116
1996年初,一个朋友问我对一个张姓作家作品的看法。朋友是个批评家,对张的作品耳熟能详。张当时的一部歌颂穷人心灵美的作品正畅销全国。当然,他在歌颂穷人心灵美的同时,也歌颂了自己的心灵美。朋友的态度很诚恳,我的态度也不由得诚恳了起来。我说,对张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道德优势,我感到很奇怪。他非要让你感到,他是对的,你是错的,如果你想改邪归正,你一定得按照他说的办法来做,否则,你就等着下地狱吧。朋友通过厚厚的镜片望着我,我也就继续说了下去。我说,张提出的为穷人写作的观点,也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1.
解读太阳     
1906年秋,年仅13岁的毛泽东在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敢于批评老师及其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封闭式"的教学极为不满.他的一首五言诗就表达了他急欲走出狭小的围墙,放眼广阔天地的心声,其激愤之情可触可摸--  相似文献   

12.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四十岁后才成为短篇和长篇小说作家。他象在他之前的西奥多·德莱塞一样,也与美国文学的典雅传统决裂而转向自然主义。他是第一个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探讨他小说中人物的动机和挫折的作家,因而一直被称为美国“心理作家”的鼻祖。安德森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许多作家影响极大,特别是海明威和福克纳。舍伍德·安德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一个乡村。他弟兄七人,父亲是一个穷苦的工人。后来他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当安德森还是个孩子时,他父亲把家搬到一个阴沉的工业小镇。在那里,年轻的安德森觉得无论在感情上还是文化上都是与世隔绝的;这种感受为他后来对人类在工业文明中的“机械化”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为著名的高道,葛洪思想丰富,著述颇众,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系统而详尽地分析了葛洪的神仙思想,认为其思想有着完整的体系和深刻的哲学根基,不赞成认为其神仙思想肤浅的立论。  相似文献   

14.
创造社是中国最早的注重版本问题的翻译文学批评群体,加强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批评的版本意识,但是他们的翻译实践却在后创造社时代遭受了版本错位的批评,王实味和罗牧等对郭沫若译本的批评便是典型案例。错位的版本批评,源于批评者对译者据以翻译的版本不熟或不知晓,径直以自己掌握的原语或转译版本进行批评,使得批评走向歧途。罗牧依据英文节译本,批评郭沫若从德语直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错位的版本造成了误评。误评说明翻译批评者水平有限。罗牧声明参照日译本而无参照之实遂为假批评。假批评通常是为了博出位或意气之争。在误评与假批评之外,罗牧翻译批评提出的"是"与"像"的问题在翻译学上自有其价值和意义,即不同译者的翻译往往也呈现了对原语文本的不同理解,这也引出了翻译文学批评需要面对的另一层面的版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熹论兵家     
朱熹是南宋"主战派"中坚定的成员,并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钻研兵法,以期扭转国家政治和军事积弱的局面。在熟悉兵法的基础上,朱熹结合他自己的理学思想,对兵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一方面他肯定兵家攻守相互为用的辩证法思想,对兵家强调胜负取决于能否得天下之心的思想表示赞赏;另一方面他又站在儒家的立场,对兵家有所批评和贬低,认为其学说不能与儒学相提并论,且易引起"穷兵黩武"的消极影响。他还对兵家以诈取胜、玩弄机心的思想提出批评,以维护儒学所倡导的诚信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充满冲突和苦难的年代里,E·M·福斯特(1879-1970)对理智、慷慨和个人的善良施加了强烈的影响。他的前半生以小说家而著称,他的小说在说英语的国家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到了晚年,他转而写散文、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并因此出名。他的文学评论表达了自己对英国的社会态度、政治态度以及道德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加入布卢姆斯伯里团体①,并成为该团体的  相似文献   

17.
一、食玉之风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有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又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风。"(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当时的食玉之风,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晋的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仙药》中,他认为服食"玉"能"令人身飞轻举,不但地仙而已",即服  相似文献   

18.
许衡治经,重在求理以行道。由此他重视《小学》和“四书”,并通过《大学》、《中庸》来阐发义理。进而他重实理,批评宋儒近理而乱真的流弊;并重躬行践履以行道,强调圣人之道不在训诂章句,而在真知践履。这体现了许衡经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道"是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儒家、道家、玄学分别从社会、人生、自然等几个方面对"道"做过详尽的阐释。但宗炳另辟蹊径,以佛释道,认为山水之形是受佛的精感所托而形成的,是佛的"神明"之"道"的体现,开创了中国山水画重道、重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是晚唐时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的《二十四诗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等文,宣传诗歌要有“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主张,也为人们所注意。他文集中另有《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二文,对卢献卿的《愍征赋》发表看法,也颇值得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