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的“为政以德”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但主要是指治国的政治措施,核心是利民。“德”作为一种范畴和概念产生于殷代,到西周有了重大发展,标志是提出了“敬德保民”。孔子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以来德治思想的继承,又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为政以德”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但主要是指治国的政治措施,核心是利民。“德”作为一种范畴和概念产生于殷代,到西周有了重大发展,标志是提出了“敬德保民”。孔子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以来德治思想的继承,又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徐大同 《政治思想史》2013,(1):1-12,197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讨论了治国之道。具体包括三个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要点:“天下归仁”、“为政以德”、“齐之以礼”。“天下归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在天下建立仁政统治,实现社会的有序、稳定、和谐;“为政以德”即认为德治是治理天下国家的具体方案和方法;“齐之以礼”即以礼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孔子的这一套仁政德治礼范的治国之道在汉代被确定为官学,之后又受到历代王朝统治者的推崇。对于这一份思想文化遗产,应该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和筛选,吸收其有益的成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7,(1):71-74
"为政以德"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体现中国古代最高政治文明。"为政以德"主张为政者要"修己"、"以民为本",并通过"以刑辅德"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把孔子"为政以德"治国理念转换成现代性治国理念,为中国反腐倡廉提供极大的价值意义,促进中国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政以德"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主张为政者要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以刑辅德。这一思想深刻影响到后世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继承和发扬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对我国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近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口号 ,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策划布局的又一重大治国方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延续 ,为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前进的征途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特别是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德治思想的历史考察以德治国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儒家先贤很早就注意到“德治”的重要性 ,先秦儒家站在治国安民的立场上 ,把“为政以德”作为以德治国的中心思想。“为政以德”这一命题 ,首先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 :…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孔子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孔子的“为政在人”、“为政以德”、“为政爱民”、“为政用人”“为政艺术与为政气质”等论述和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当然,文章也指出,孔夫子必竟是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今日研究是为了抛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树立“为政以德”思想,不仅是贯彻江泽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好合格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9.
朱熹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治国思想的继承.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理论,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借鉴和继承.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朱熹思想,联击实际,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针.  相似文献   

10.
《说苑》是由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的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而成。历来对于《说苑》的研究甚少,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治国理民的理念直到当今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将从为政以德、清静无为、贤人治国、修身治国、赏罚治国等几个方面来浅探一下《说苑》里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中国自西周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治国之道以后,就逐渐形成了重德重教的传统。把道德视为国家的根本,从而主张“为政以德”,这虽然夸大了道德的作用,但国家的长治久安确实离不开道德,因而必须重视道德在为政治国中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我们留下  相似文献   

12.
孔子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整个思想理论定库中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和谐,遵循“仁爱”的原则;安顾治国,“为政以德”,坚持德教为先的原则;“有教无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进行道德修养,坚持螳,思,行统一的原则。搞清,学懂,借鉴并坚持实践这些原则,对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政治家,孔子显然是失败的.他的“为政以德”、“治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在日渐衰微的社会里。在纷争日益的各诸侯间,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没落.无法挽救一个清明的社会.致使他“累累若丧家之狗”.疲惫地奔走于各诸侯国间而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抱负。但是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无疑是成功的,门人三千,贤能者七十二人,他们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却无怨无悔。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弟子的呢?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语云:“开卷有益。”但只有读真正的好书才能开卷有益。本期我们一起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阅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它讲述了治国理政的方法,如“为政以德”“使民以时”;它蕴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还有朴素的文艺评论观点,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是儒家经典,更是流传千年仍值得一读再读、给人智慧和启迪的传世经典。  相似文献   

15.
在儒家的圣人榜中列为圣人的,除了孔子、孟子之外,都是治国平天下、擅长文治武功、德行高尚的统治者。儒家思想家们给历代统治者开列了一个需要效法的“为政以德”的榜样谱系。儒家所谓的“人治”,与其说是不要“法治”,不如说是强调“圣人之治”,即强调只有具备像儒家“圣人榜”中的统治者那样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具有治理国家的资格。正是由于儒家的德治思想直接将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与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因而后来之人尤其是今人,才意欲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相提并论。这是德治思想被人们认同为人治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德治思想的诸多误解,问题的源头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儒学的理想社会是天下大治、国泰民安,为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礼治国的管理原则;修己安人的管理模式;为政以德的管理方法。章最后对儒学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第一,理想和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魂。其主要内容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前提,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保证。在国有企业中,理论素质的欠缺是党员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对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首要意义。首先要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道理很简单,“官位”在上,上行下效。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政以德,才能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8.
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从而重视执政者的表率作用,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儒家学者的优良传统之一.这个传统的奠基者是孔子,并为先秦以来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他鲜明地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的观点,主张治国执政要依靠德教礼义.之后,孟子强调“善教”的作用.荀子强调“隆礼”.乃至认定“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都是这一传统的发展.对于这个传统,我以为应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索中国传统的“以德治国”的源流及其基本内容 ,认为“为政以德”是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民为邦本”是德治思想的精华 ,惠民利民是实现德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孝”是传统儒家仁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顺乎人情的自然性特点使得孝道成为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的普遍性要求,仍然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从思想、情感、目标三个层面对儒家孝道进行现代转化,通过坚守为政以德的道德底线、胸怀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立场,彰显着君子孝亲的主体底蕴,积极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制度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