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我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能”是指“会不会”,即智力因素;而“为”则是指“肯不肯”,即非智力因素.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平均智商高达150)的儿童进行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其中一部分人卓有成就,而另一部分人却平平。究其原因,成就高的那部分人,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心、进取心、…  相似文献   

2.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除认知因素、学习方法之外,同时受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其中“能”是指“会不会”即认知因素,而“为”则是指“肯不肯”即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心理因素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它们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而是对活动起启动、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如果将认知因素看作是一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是与智力因素相对而言的,《论语》中有一句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能”是“会做”,指的是智力因素;“为”则是“肯做”,属于非智力因素。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学生本人的疏忽大意或由于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在某些方面没能做或没有做好导致失分。如果指导学生在考试中采取适当的对策,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即可提高整卷的分数、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相似文献   

4.
曲世礼 《现代教育》2003,(14):48-48
所谓非智力因素,即人们常说的“情商”。它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非智力因素是发展人才的重要条件。 智力因素是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又称人格因素,即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人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结合是学习的一条根本规律。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影响是巨大的。人的能力发展都是以其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的。一个人即使智商很高,如果没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他的才智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智力的发展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凡属于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它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自制力、顽强性、需要、兴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一般说来,学生的智商差别并不太大,但学习成绩却可能相差甚远,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需要,不少教育家相继引进和提出了“素质教育”理论。理论工作者把教育分成“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科学的阐述。“成才教育”即传统的知识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人教育”主要指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范畴包括情感,动机,需要,兴趣,信心,道德等;侧重于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外化到社会中去的能力及协调自身适应社会不同要求的能力。 从两者关系看,非智力因素是知识学习的起因和动力,也是知识外化到社会中去的重要条件。而知识的积累又反过来促使兴趣成为志趣,需要升华为追求。两者是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不问侧面。目前,关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不断系统深入,实践领域却本能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仍表现为支离破碎,毫无系统,近于空白的状态。因此,针对学生需要着手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育实验,势在必行。 多年中小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生心理,情感,人格,自我意识,创造性思维等诸多非智力因素,都存在着一个线性非匀速发展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从家庭走入到学校中来,这些学生间彼此平等的人际关系,潜在地促其对自己做一些初步朦胧的认识。自我意识和情感稍显,批判思维和人格相对高年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主要含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在20年代初期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并且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价值。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学习也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两个协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它是同“智力”因素相对立提出的概念。“智力”、“非智力”都是青少年学习心理范畴。“智力”因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双基”知识,发展能力的认识心理活动。主要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语言、思维等基本心思过程。因此,“智力”因素是促使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起直接作用的心理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呢?则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双基”知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在每年的高考中,考生在各科考试中,因出现非智力因素错误而失分的在10分左右。因而克服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错误,对每位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现将常见非智力因素错误列举如下: 1.题目要求选“不正确”或“不能”、”不会”,学生在答题时将“不”字看漏,选错答案。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 ,即动力系统 ,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所以 ,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下面就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谈几点体会和作法。一、明确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 ,其主体是学生本人 ;教师施加的教学影响 ,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 ;学生的认识活动要由学生自身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的完成,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固然与学生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也不无关系。我运用“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做了一些调查及实践,发现“兴趣”是“非智力因素”诸多因素中起杠杆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关键的一个环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丰富教育经验时指出:“学生的智力兴趣越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我们面对的学生智力相差并不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学习动机不端正,或兴趣中心没在学习上,或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所致。科学家们认为,在智慧活动中,要想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潜能开发最佳时期,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良好的时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 地理学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必修课程,是…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即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一是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基本因素组成。可见,非智力因素既是一个较复杂的综合性概念,又是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下面拟谈谈非智力因素培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才成长的因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生理基因;二是后天努力和社会影响。后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同等智能条件下学生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即指: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性格、气质、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刻苦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等等,以及形成这一切的社会环境。实践证明,培养和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中后进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海健 《考试周刊》2009,(42):204-204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学习上的落后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后进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后进生。智力型后进生是指学习能力缺失、理解力低、功能性障碍的学习滞后生。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成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所谓“技能差生”是指那些身体动作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基本标准也难以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拉大学生学习差距的主要原因不在智力本身,而是学生的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操作技能的好坏,除与智力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较差的学生,如果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其成就不比智力较好的差。所以,在技能训练中注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技能差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