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听了五年级不同班级的两堂课,上的都是《凡卡》第一课时,教师的授课方法截然不同。一位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按老师的提示划分段落,并回答思考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给课文分3段,也逐一回答了思考题。另一位教师则不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自学生字词,不懂的查字典,思考分段,然后学生自学课文。通过自学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很多,有的联系句子解释字词,有的根据一段话体会句子含义;有的分析一个自然段的层次;还有的质疑问难……课堂气氛很  相似文献   

2.
闲读课文具有半独立阅读的性质,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用于读书实践,鼓励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1.独立自学,适当引导阅读课教学不同于讲读课,没有识字任务,词、句、段的训练低于讲读课。教学中可以凭借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也可设计少量思考题,布置学生阅读、思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集中就几个重点问题进行检查、讨论,作适当引导。如:在闭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要正确理解放事的寓意这个难…  相似文献   

3.
(一)预习课文要求在三年级时曾经训练过“预习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四年级的时候训练过“带着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三项要求:首先要学会读通课文,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最后还要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预习的过程中,还要把实在弄不懂的词语、句子和内容做上记号,一般方法是横线加问号。帮你提升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养成自学本领起辅助性作用。在做这一类型的阅读题时,首先要好好地去读课文,最起码读三遍以上,对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在文章中做上…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事先阅读相关课文。教师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阅读提纲要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要求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  相似文献   

5.
《彩色的翅膀》是小语六年制第12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呢?我们试用了独立阅读课文“三步自学法”。第一步:学生自学自答自学提纲自学提纲是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体现。我们引导学生编写的自学提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常规题,即读懂一篇课文的常规要求。它由自学字、词,句,给课文分段,慨括段落大意,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几个题组成。第二部分叫诊断题,旨在诊断学生是否学懂了本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促使学生将从本单元学到的读写知识向能力方面转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总结、表达等能力呢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把握学生的课前自学“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为语文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要想逐步达到“不教”这个总目标 ,必须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课前自学的良好习惯。在课前 ,要求学生先看“预习提示” ,并按“预习提示”的要求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消化生字词。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总结概括出来 ,把不易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 ,如何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新形势 ,如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学习的效率 ,笔者认为 ,有必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预习环节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 把握预习的年级差异笔者首先把“读、画、查、标、思”五字作为各年级预习的基本要求。读 ,即读课文 ;画 ,指画出生字、词 ;查 ,指查字典晓字义(一年级除外) ;标 ,指标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思 ,指思考课文后有关内容 ,主要指思考题。教师还应当根据年级段的不同 ,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如一年级侧重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  相似文献   

8.
朱贺 《安徽教育》2010,(4):44-4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谈一下我在进行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设计教学问题阅读教学中的设计教学问题是指每上一篇课文,教师在吃透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后,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要求而紧扣课文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去阅读、熟悉课文和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9.
1.结合教材思考题阅读教材中的思考题意在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些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在教师讲述课文(大字)内容基础上,再由教师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较为具体的、有助于学生作答的小问题,指导  相似文献   

10.
《挑山工》课后的三道作业思考题既是阅读提示,也是学习目标的检测。围绕课后题组织本课的教学,对吃透编者意图,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具有现实意义。《挑山工》课后第一题要求我们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懂得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题是紧扣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清文章的条理”而设计的,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莉 《黑河教育》2009,(4):22-2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随后的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相似文献   

12.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对这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自学——观察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传授给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等。对“蚯蚓”这节课,我尽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自学。 我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编写了自学提纲及思考题,并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以此为重点进行自学。思考题如:①蚯蚓的习性如何?②蚯蚓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点?③蚯蚓的循环系统有什么特点?④蚯蚓的身体分哪几个胶?⑤蚯蚓的身体为何总是保持湿润?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教师在指导的基础上并进行检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回答问题,对回答得不够全面的,我也给予肯定及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学悟出了读书方法,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及难点,能力也随之提高。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经过自学阶段后,我按照大纲的基  相似文献   

13.
阅读课文属于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是讲读课后学阅读的运用。因此,阅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要求相对于讲读课文来说应加大比重,教师要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三年级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以《我和企鹅》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目标,看书读图——识记新课开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思考题”进行阅读教材和地图,初步了解要求“识记”的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一堂课中很重要的过程,因为各个教学目标能否完成,都与“识记”这个教学目标完成好坏有关。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预先根据这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一套具有提纲性的“自学思考题”供学生自学。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学生的盲目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从而保证“识记”这个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课里,我设计了以下“自学思考题”:…  相似文献   

15.
1. 设计自学目标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我除了要求学生对课文做一般预习外,还选择一些重点篇目,为同学们设计自学目标,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自学,力求自我思考和消化一部分知识内容。自学目标的设定没有固定模式,基本上是因课而定,但一般包括本课学习总目标、自我思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主要从以下方面作了初步尝试。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让学生学习课文,遇到不会的字词借助学习工具书自学,并要求做到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和默(自己默写出所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难度大、分值高,学生失误多,已是公认的事实。如何训练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以为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内自读课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比重约占各册教材的50%左右。在单元教学中,如果说讲读课是教给  相似文献   

18.
习作例文负有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我在教学中是怎祥处理这双重任务的呢?一、一手抓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手抓写作能力的培养。习作例文作为阅读课文,我在教学中落实如下三个方面要求:1.字词教学。在老师启发、指点下让学生凭借三套工具(汉语拼音、字形结构、字典)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一般课文的生字新词分成三类处理。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估计他们可以理解的,只作检查不指导,学生虽不掌握,但在课文中不是重点词语,作一般的障碍扫除。重点词语,让学生查字典自学,还要求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这样  相似文献   

19.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  相似文献   

20.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下面笔者以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例,说说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阅读。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自然地引出学生初步的自学探究。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个人由于自己的审美感受不同,会特别的喜爱一种花草。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花?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