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搞也需要艺术,网络世界中流行的恶搞作品,我们也会禁不住去一看究竟,也没觉出对自己有多大的损害,相反会有种说不出的轻松。这就是艺术。当戏说与恶搞影响到课堂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前面加"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恶搞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正确看待恶搞,首先是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在恶搞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些草根艺术家的艺术潜质,谁也无法否认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其次就是要正确看待它的存在.恶搞作品是典型的草根艺术,草根和精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精英的高雅艺术文化,草根的平民艺术文化.我们不要同化草根艺术,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妨考虑草根文化与精英艺术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来信摘登     
莫把“恶搞”当时尚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网上“恶  相似文献   

4.
盛传已久的哈佛大学校训.最终被证伪。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哈佛大学的膜拜。假的就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实,不过.无论是哈佛假校训恶搞了我们.还是我们恶搞了哈佛校训.我们都不必耿耿于怀,也不用深究哈佛真校训是什么,权当一次娱乐事件。哈哈一笑。  相似文献   

5.
恶搞相对论     
何树青  依米 《当代电大》2006,(11):53-53
有三种事物,我们越想它越感到敬畏,这就是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和互联网上的恶搞。  相似文献   

6.
恶搞相对论     
何树青 《成长》2007,(7):21-23
有三种事物,我们越想它越感到敬畏,这就是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和互联网上的恶搞。  相似文献   

7.
着装是一门艺术其实也是一种技术,需要有简单的原理与知识做基础,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可以说占着装技巧的第一位。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带着特定的色彩,那就是自己的肤色。如果肤色和服装的颜色搭配恰当,就会令自身形象锦上添花。所以本期我们要给大家上一堂"各色美女的基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7,(4)
见到蟑螂喊“小强”,见到班长叫“帮主”。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恶搞之风越演越烈,就连经典名著、英雄人物也未能幸免。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教育工作者,他们对恶搞现象均抱坚决抵制的态度,认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未成年人来说,校园恶搞会影响他们对是非和美丑的判断,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有专家提出,培养未成年人崇尚“真善美”,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是杜绝恶搞在校园继续蔓延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9.
王若懿 《教育》2007,(2S):36-37
见到蟑螂喊“小强”,见到班长叫“帮主”。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恶搞之风越演越烈,就连经典名著、英雄人物也未能幸免。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教育工作者,他们对恶搞现象均抱坚决抵制的态度,认为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未成年人来说,校园恶搞会影响他们对是非和美丑的判断,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有专家提出,培养未成年人崇尚“真善美”,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是杜绝恶搞在校园继续蔓延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本性的回归     
每做一件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会怎样看,人生中几乎有一半的麻烦与困扰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行动结果的焦虑上。这种焦虑来源于自尊心,人们对它也因日久麻痹而没有了感觉。我们的弄虚作假以及装模作样都是源于担心别人会怎么说的焦虑上。如果没有了这种焦虑,奢求也就无从谈及了。  相似文献   

11.
<正>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交流的艺术活动。我们教育的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呆板地传授知识的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我们在实施这项艺术活动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做解读学生心灵密码的钥匙,用这把钥匙打开他们的心门,迅速捕捉孩子们求新求异的目  相似文献   

12.
<正>说话是一种学问,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为了适应社交、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做一个会说话的人。1.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会说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笔人生财富。会说话能反映一个人的智慧,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能获得别人认可,能征服人心,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会说话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广  相似文献   

13.
多亏大伙儿的捧场,偶们的"恶搞课本剧"生意兴隆,一共刊登了14辑!噢耶~~现在开始评选"恶搞之王"了!!看谁的恶搞最有feel~~,一切由你作主哦!!阿喳为大家精选了1-14辑的经典镜头,挑你喜欢的投票吧!票数最高的将是我们的"最佳恶搞课本剧"!编剧者即"恶搞之王"(有特大惊喜哦)我们将从投票者中抽取50名幸运读者(有神秘礼品哦),快快参加吧!参与方法:将投票号数寄到南宁市建政路37号《创新作文》初中版喳喳收,邮编530023。(欢迎邮购,3元一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自网络媒体兴起的"恶搞"风潮,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并迅速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针对人们褒贬不一的评论,应从"恶搞"现象的源头以及艺术的多义性等角度阐释"恶搞"文化存在的意义,从而对这一全新的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艺术课教学在国际上早已开始实行,而苏州进入这项课题的实验工作也有四个年头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所思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一、艺术课程的目标定位一般来说,艺术能力意味着能综合运用美术、音乐、戏剧和舞蹈等艺术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艺术反思与评价能力,通过艺术学习形成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非艺术学科的连通能力,以及多种艺术综合发展能力等。我们艺术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对艺术形式的感性直观和初级的感官体…  相似文献   

16.
继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后,一个新的词汇——恶搞迅速走入公众视野。现在恶搞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恶搞也是多面出击,名人、大片等首当其冲,但恶搞者似乎意犹未尽,又把目标扩大到红色经典、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pian)故事,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不但在同学中间见到过这样的事,就是我们自己也会做这样的事。所以,读起来会感到十分有趣(qu),有一种亲近感。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个女儿,小时候很顽皮。她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比如她喜欢抓虫子,尤其是会飞的虫子。我们一再告诫她虫子会咬人,她就是不信。直到有一天,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教育工作,有时在没有亲自体验的情况下,也会有认知障碍。当认知形成障碍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做一做学生的全部作业,听一听无味的课程,糟糕的现实也许会让我们不再争辩什么;如果我们看见那多如牛毛但不得不用的复习资料,去问一问孩子们的学习痛苦,清楚的事实也许会让我们明白许多;如果我们抛弃自我感觉,去听一听最不满意者的心声,也许会发现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我们最不注意的地方,自己感觉做的不错的地方可能就是与学生相距甚远的地方。看待教育,有时需要我们跳出来思考,身在此山中,难识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茶会凉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要有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最少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要能舍得,你曾得到的也必然会失去。取舍进退,生活的艺术就这四个字。不讲进取,人生没有动力,也不会有所建树。不讲舍退,人生就最终失去方寸,也难以享受生活的多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