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注意,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受到人们重视。从其生态维度来看,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生态优先原则、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自然价值存在及多维性。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极大的失误,就是无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这种片面理解在理论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上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在指导思想上抽掉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亟须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概念。"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社会扬弃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关系,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马克思"人化的自然"思想为我们指明了通向生态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生产力作为当前一种新的生产力表述,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从马克思经典生产力理论中汲取养料,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与生态生产力的契合处。这种契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以“需要理论”对生产力发展进行了生态限制;二是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概念本质上就是生态生产力的一种形式;三是马克思科学技术生态化思想隐含着生态生产力的特征;四是马克思的物质循环理论展现着生态生产力的运行机制。总体来说,进行这种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生态生产力的内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马克思生产力学说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认识误区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社会生产力,而没有包括自然生产力.这种片面理解在理论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上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马克思的生产力把概念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生态生产力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生产力思想丰富而深刻,但这一思想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生态生产力概念全面完整的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辨证关系,克服了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缺陷。具有环保意识的劳动者和自然是生态生产力的两大基本要素;生产工具和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树立生态生产力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缺乏生态意蕴,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蕴含着大量的生态元素,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库”中不断汲取营养,并不断地去发掘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生态因子,同时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出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让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生态因子”在现时代发扬光大,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丰富的含义,他既指出了自然之中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又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受到破坏的制度根源。正是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向我们展现了他在丰富的生态思想体系。马克思对自然的认识对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有关自然问题认知的演变历程与语义本态进行正本清源式的梳理,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性作业。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本语境与思想内涵相融合的原则,指认马克思有关自然问题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的理论断制,而是不断生成着的历史过程;并非单一地就自然本身来谈论自然本体,而是基于自然与社会(人)、自然与实践(工业)、自然与资本(制度)三重实有关系域加以审觉的。由马克思自然理念所生发的生态思维、生态价值和生态制度等三重哲学意义,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迪性指导。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家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与自然对立的,进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内在的生态维度。柏克特认为上述看法的问题在于:不了解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位置,也没有抓住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这些核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刻根源则是,生态批评家们没有领会历史唯物主义对待自然的方法之根本特点。柏克特由此出发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批判意蕴之揭示,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内含的"生态批判"思想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手稿》最深刻、最重要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再生产自然”思想是《手稿》的一个重要思想,挖掘其深刻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5,(7):31-38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本来含有丰富的生态学观点。但是,个别西方学者却视而不见,歪曲、指责甚至虚无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合法性遭到严重质疑。为此,拟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挖掘、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生态思想,既是对质疑者的回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所需。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与生态紧密相关,其本质在于整体性、关系的和谐性。马克思的自由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认为自由主体自身及其与周围环境应该和谐、统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遵循美的规律;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自由;自由王国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两种和解等观点。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代人以整体性思维理解自由、自然、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生态思想在劳动幸福的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揭示了自然界是劳动幸福的自然基础、物质变换理论是劳动幸福的存在论根据;深入分析了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与消费主义的盛行阻碍劳动幸福的实现.马克思生态思想视域下的劳动幸福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幸福国家提供经验启示:有助于全面理解劳动...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在理论研究中,误读马克思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把生产力要素泛化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论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生产力由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投入要素,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产出或表现要素.这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克思一贯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有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归于人类中心主义流派,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生态问题归咎于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误导.甚至有些学者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忽视了自然”为由认为马克思没有生态文明思想,“绿色”不在马克思的视野之内,这是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轨道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来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给我们的实践带来不必要的混乱.马克思虽然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直接的阐述,但他的自然观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尤其是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入和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下统一分析的思想,对于反思当代中国生态问题,对于走出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