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让学生真正走向"悦读",开拓更为广阔的"悦读"天地.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阅读教学中虽然能听到学生书声琅琅,但许多却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教师有读无导,学生有读无效。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悟结合、读导结合。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品悟、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掌握技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感悟力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中的引导,就是让学生带着一颗心去读文章,把阅读教学引向佳境,使学生走向理解的新高度,进入理解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吕锋 《语文天地》2014,(32):47-48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讲授来取代学生的阅读,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体会和感受。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倡生本化阅读教学,就是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读中认知和感悟,在读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一、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阅读兴趣是影响学生阅读过程的关键要素。但在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读的  相似文献   

8.
<正>"以读为本"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等。但是,"以读为本"并不是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读,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读出层次,真正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既悟情又得法,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主要就以读为本,语文精彩阅读课堂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阅读教学中,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要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就离不开初读环节的整体感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因此,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各项训练活动为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培养情操。的确,对于语文读是根本,只有认真仔细地读,才能较好的披文入情。如何落实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呢?我在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扣住重点阅读,自由品评语言、感悟语言,并注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仔细听听,真正有效的朗读不多。有效的课堂该怎样读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朗读又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也曾说过:"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由此可见,阅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读书状况不容乐观.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环境,加上阅读对象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对阅读难以提起兴趣.更多时候教师为了"读"而让学生读.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提倡有效阅读.有效阅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现实农村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悟”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读课文,因为读书是理解和学好课文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没有读,凭什么交流;没有读,哪能提出有水平、让人思考的问题;没有  相似文献   

19.
邱旻 《教育艺术》2016,(4):26-2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中我采用"四读"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尝试读,感知内容  相似文献   

20.
胡彩霞 《教学随笔》2013,(18):12+169
新课标里,关于学生的阅读,是这样说的:"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是在哪个年段都需要重视且应在课堂中努力去凸显的教学环节。只有"读",才能让读者与作者真正的融合、沟通;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文字表面走入文字背后,从而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体会文章的内涵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