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在那里,我享受到了专业的语文教育和来自老师无微不至的爱,在心底立下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志愿。后来,从师范毕业后,我如愿扎根乡村学校,时刻牢记“让乡村孩子也能够享受优质的小学教育”的使命,一教就是二十年。这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经历了三次“追求”,每一次“追求”都将我的专业发展引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董柯 《今日教育》2007,(5S):54-56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那不仅仅是教师的良心.而是因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让人增长智慧。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实际就是一种生命、智慧碰撞的历程。十多年来,我日夜兼程行走在智慧的路上.生活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氛围之中.享受着生命的激情.播撒着生命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的班主任的生活,我享受到了学生成长的喜悦,享受到了师生合作的愉快,更享受到了追求教师生命价值的幸福.我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使我对班主任工作乐此不疲?每一次答案都是相同的:我的学生.正是一个个和我朝夕相处、快乐成长的孩子,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让我体会到做教师最大的快乐--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2011,(11):45-45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所有目标中,幸福是至高无上的。虽然以前并不知道这一理论,幸运的是,从教伊始,我便把"追逐教育的幸福,创造教育的幸福,享受教育的幸福"作为目标,自己追求工作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也追求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正是在这样的不懈追求中,实现着我作为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陈伏兰,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现任重庆市朝阳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学习和研究是她教育教学时空里的蓝天白云,让她开阔了视野,寻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她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育教学之余,找寻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那就不仅仅是乐趣了,而是一种福分。学习是福,研究是福!她认为,教师应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立意识,有幸福追求的人。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谋求幸福人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发展,不断获得成功的幸福体验。她的教育追求是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育"成为生命的享受",立足于和谐教育,快乐实践,引导自己和学生共进步,与课改同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成长座右铭是: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只为坚定教育追求,铸就生命辉煌,用真的品格、善的心灵、美的情怀去搭建人格的大厦,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师"。  相似文献   

6.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境界是什么?或许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识。可在我看来.教育的境界就是:大爱无言,智慧无边,幸福无限。这“三重”境界也是我从教22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孙向红 《考试周刊》2013,(2):140-141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享受幸福是教师的最大追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幸福课堂谈了三方面的认识:以学定教,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以学活教,锤炼课堂教学机智,让学生享受幸福;以学思教,发展个性品质,让学生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9.
肖川 《教师博览》2008,(5):46-47
美好的人生是需要追求一点生命的境界的。我把对生命境界的追求概括为如下六个“讲一点”。 第一,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人们的享受也是有层次的。享受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我们完全可以享受内心的充实与平安,享受创造的快慰,享受生命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0.
优质学校体现的是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在学校有内在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学习的能力.教师得到专业的发展.黑河市第二小学在努力创办优质学校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努力实践. 一、树立优质学校发展观念 优质学校发展,在于遵循教育的规律、转变发展的方式,真正关注到人的发展,以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为本.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我们追求的是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我们树立生命化课堂观,改变教师包办、学生依赖的课堂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1.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享受的境界。现在,享受教育对教师来说却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许多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但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充其量是在尽心尽职地凭良心工作。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感受,仅有学生享受教育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享受体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生乐教,难以让课堂焕…  相似文献   

12.
享受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理应成为阅读者的一种精神享受,享受阅读理应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至上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是一种享受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集中体现在传世文学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它们对学生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渐染作用。然而,这些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如果让阅读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享受,必将有助于这一转化的实现。我们知…  相似文献   

13.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享受的境界。现在,享受教育对教师来说却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许多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但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充其量是在尽心尽职地凭良心工作。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感受,仅有学生享受教育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享受体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生乐教,难以让课堂焕…  相似文献   

14.
“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正在接受教育”。这是我非常欣赏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也是我的教育追求。这样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途径。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怀抱中该是多么舒服,真的是在教育中享受着学习。我们人崇尚自然美,课亦有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5.
“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其中渗透着于漪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也正是这种职业理想,形成了于漪老师一生奉献的内在驱动力、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尚的师德与师魂。深入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中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享受的境界。现在,享受教育对教师来说却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许多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但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充其量是在尽心尽职地凭良心工作。享受——教育的最高境界,理应成为师生共同的感受,仅有学生享受教育是不完美的,因为没有享受体验的教师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生乐教,难以让课堂焕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0,(10):21-23
近年来,我校基于"人"发展的根本需求——成长;也基于现代教育的追求——尊重"人"的差异,依靠和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更基于大教育观的要求——家长、学生和教师一起成长,共同享受教育,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探究直接抵及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将积极探究"为每个师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推进教育校本化。  相似文献   

18.
超级市场是现代城市人喜爱的购物场所,它提供了充足的货物,让顾客可以充分地选择。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其追求的境界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换言之,即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力,提供各层次的、高质量的和有足够数量的教育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并且要提供一个更加人文化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身在其中,去听、去看、去试、去体验、去发掘自身生命的潜能。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现今的教育也应建立一个学生和学校相互选择的“教育超市”,实行开放式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和儿童是消…  相似文献   

19.
于洪青 《成才之路》2012,(14):70-70
正从教十余年来,我一直不懈地探索,追求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但每次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总觉得课堂活力不足,呆板有余,师生之间缺乏一种真正的互动和交流,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我在迷惘中不断反复思考:如何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能,让课堂"活"起来呢?为此,我在讲授初一新课改教材《能追上小明吗》一课时,大胆地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享受语文课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与以往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截然不同,新课标还强调“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基于此,我认为让师生“享受语课”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如能达到这种境界,新课标的要求自然会实现。既然是“享受”,其主体应是自觉主动的参与,师生皆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了以下种“享受”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