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综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金属及高纯稀土氧化物样品、环境与地质样品、食品和动植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分析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ICP—MS技术在稀土分析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PH为6.5的Hac-Na Ac介质中,CPB存在且经60~70℃加热,Al3+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4min就完成显色反应,然后形成了1:2紫红色络合物,吸光度至少能够稳定在24h以上,最大的吸收峰则位于568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8x105,Al量在0~0.2ug/ml范围内非常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已应用于岩矿中微量元素Al的直接测定,并且其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非常吻合,RSD(n=5)均﹤3%。  相似文献   

3.
徐光宪院士是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市。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回国后从事量子化学、原子簇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和稀土萃取化学,以及稀土生物化学与稀土材料化学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他提出了萃取机理分类法,络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以及原子价的新定义。尤其是在稀土科学方面,他探讨了稀土化合物的化学键与电子结构,发展了镧系理论,合成并表征了大量稀土络合物;建立并发展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优化设计,为中国稀土工业获取高纯度的单一稀土元素做出巨大贡献,实现了中国稀土产量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材料中的味精—稀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稀土 1.定义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副族钪、铱及镧系(包括从镧至镥的15个元素)等十七个元素被人们称为“稀土元素”或者简称“稀土”。稀土元素共占周期表全部元素的1/6,从发现至今仅有207年的历史(1794-2001)。2.稀土元素的特性功能稀土镧系元素具有独特的4f亚层电子结构,4f电子被外层完全充满的5S2和5P6电子所屏蔽。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4f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距,很强的自旋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对全血中的铅、镉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Pb在0~5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0μg/L,加标回收率在92%~105%之内;Cd在0~5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1μg/L,加标回收率在94%~106%之内。结论:该方法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较传统原子吸收光谱法提升了分析效率,且仪器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精度好。  相似文献   

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化探样品中的Ag时,由于受到Zr、Nb氧化物离子~(91)Zr~(16) O和~(93)Nb~(16)O的严重干扰,直接测定时低含量Ag的分析结果误差较大,需要减小元素的干扰才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由于美国PE公司300Q型MS没有池技术,不能排除干扰,结果很难满足要求。本方法通过对样品溶解的优化,及仪器参数的改变等手段,可以将干扰大大降低。对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检出限为Ag0.0045μg/g,低于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250 000)样品分析的检出限0.02μg/g。适合大批量化探样品Ag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代伦  彭斌  杨治 《内江科技》2012,(8):123+129
内蒙古商都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温家村花岗岩体为海西期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A/CNK=(0.93~0.97),里特曼指数s=2.62~2.77,碱度率A.R=3.06~3.76,属中等太平洋型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SREE=116.63~211.88ppm,显较强的负Eu异常,dEu=0.22~0.23;微量元素分析成果显示Rb、Th等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且不相容元素未见明显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稍向右倾的平坦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弱富集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特别是中、重稀土,更是与高新技术材料和尖端科技产品密切相关.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品质中重稀土矿,含有各种高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急需的中、重稀土元素,其含量高出国外类似工业矿物含量的4~20倍,是我国特有的、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稀土资源.但是,现行萃取工艺和装备一直无法克服极低浓度稀土经济、高效回收富集的瓶颈难题.研究开发从低浓度稀土矿浸出液中高效提取富集、经济回收极低浓度稀土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过程污染和减排,对于高效开发利用我国南方中重稀土资源,促进稀土工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巢湖沉积物及水体中四溴双酚A浓度分布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BBPA检测方法的优选,对湖泊水体、底泥样品TBBPA及其代谢物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揭示其在湖泊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巢湖中TBBPA的水平,在已监测的环境沉积物、水体样品中TBBPA含量分别为21.96-481.80μg/kg和0-4.77μg/L,其含量随着水华爆发而增大,主要为人为污染。由于在巢湖各位置中都能测出溴代阻燃剂TBBPA的存在,且较国外有关文献报道值高,有必要引起有关部门对巢湖溴代阻燃剂的污染高度重视与关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了骨炭吸附除氟的最佳工艺条件:当投药量为6g/L,在pH=7,反应时间为60min,T=15℃的条件下,未改性骨炭对氟离子初始浓度为10mg/L的模拟废水的处理率达到81.2%;采用硫酸铝对骨炭进行改性,当投药量为6g/L,在pH=6,反应时间为60min,T=15℃的条件下,能使氟离子初始浓度小于10mg/L的废水出水小于1mg/L,处理氟离子初始浓度为10mg/L的废水去除率达到92.2%。  相似文献   

11.
稀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从长时间尺度分析其进口竞争格局并预测未来潜在的贸易联系可为稀土进出口国制定和调整稀土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以稀土(HS:280530)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1990-2018年全球稀土进口竞争网络,分析全球稀土进口竞争格局、演变特征,大洲、国家间竞争特点以及对中国稀...  相似文献   

12.
合成的11种单一稀土和1种混合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的配合物,经多种手段确证其配合物的组成为Ln(CCL_3COO)(oxine)_2,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12种配合物对皮革抑制霉菌试验表明,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配合物可应用于较高加工温度材料的防霉,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董娟  郑明贵  钟昌标 《资源科学》2020,42(8):1551-1565
研究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财政支持效应对于完善稀土产业政策理论、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和实现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中国稀土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基于SBM-DEA四阶段分析方法的财政支持效率评价模型和基于面板FGLS估计方法的影响因素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区分稀土产业链前后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稀土产业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为1.313,财政支持对65%的稀土上市公司具有“激励效应”,整体达到了财政支持政策设计目标,但仍对35%的稀土上市公司存在“挤出效应”;②稀土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财政支持效率年平均值分别为1.145和1.377,后端的财政支持“激励效应”显著大于前端,财政支持有利于推动稀土产业链向后端延伸;③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激励效应”逐渐转为“挤出效应”,专项政策的出台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财政支持效率,但长期效果有限;④财政支持强度与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稀土产业财政支持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本文深化了财政支持对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效应问题的认识,可为中国稀土产业的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稀土政策演进逻辑与优化调整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稀土政策的演进历程,剖析政策演进动因及机制,并据此指出未来政策的优化调整方向。基于标志性政策,本文首先得出中国稀土政策可划分为4个演进阶段,分别为鼓励稀土出口和规范开采程序(1985—2004年)、实行出口数量管理和提升出口定价权(2005—2010年)、行业秩序治理和组织结构调整(2011—2014年),以及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至今)。接着,文章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剖析了政策演进动因,运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图描绘了政策演进机制,探索得出中国稀土政策演进动因主要包括产业供给侧问题的倒逼、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约束,以及全球发展形势的推动。总体而言,中国稀土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被动性和盲目性,其驱动机制主要表现为倒逼机制和约束机制。最后,本文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稀土政策的PSR模型,指出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稀土产业处于供需不匹配、下游应用水平不足、环境税费制度不完善、全球竞争地位受威胁等不利状态,未来应当形成问题与目标双向导向机制,从优化资源开发战略、激发企业研发热情、完善环境税费制度、分轻重稀土进行全球资源战略布局和产业治理4个方面进行响应政策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朱岩  李刚 《科技通报》1994,10(5):297-300
采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对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其铵类进行分析,该方法采用CG3分离柱,0.3mmol/LHCl为淋洗剂,4min后改用3.0mmol/L盐酸间苯二胺和5.0mmo1/LHCl作淋洗剂(流速2.0ml/min)采用微膜抑制柱,再生液为50mmol/LKOH(流速2.0ml/min),用电导检测法分别检测Li ̄+、Na ̄+、NH、K ̄+和Mg ̄(2+)、Ca ̄(2+)、Sr ̄(2+)、Ba ̄(2+).对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综合对比几种水体中微量Co、Ni的萃取和分析方法,选取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进行初步尝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Co、Ni;使用原子吸收参照海洋标准GB17378.4-2007中连续测定Co、Pb、Cd的萃取方法对海水中的微量Co、Ni进行萃取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线性在0.05μg/L~10.0μg/L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测试结果,精密度RSD(Co)=4.9﹪,RSD(Ni)=4.9﹪。该萃取方法能够快速、有效、且稳定的测定海水中的微量Co和Ni。  相似文献   

18.
灌溉水矿化度对玛纳斯流域棉花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利用咸水资源对缓解干旱区绿洲农业用水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0年和2011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研究了矿化度为0.87、2、3、4、6、8g/L的咸水对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灌溉导致土壤剖面持续积盐,棉花叶面积指数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下降;灌溉水矿化度每提高1g/L,产量降低约391kg/hm2;土壤根系层(0~60cm)可溶性盐浓度每升高1g/L,产量降低约861kg/hm2。在灌溉水矿化度2g/L情况下,100cm土层盐分最大累积率2010年为113%,2011年为26%,呈下降趋势,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受影响较小,可作为该区咸水利用调控参考阈值,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稀土上游企业是规范稀土上游市场的两个重要主体,二者的利益博弈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本文建立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稀土上游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降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加大对稀土上游企业不合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贴、提高稀土上游企业良好外部关系收益,有助于规范稀土上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稀土萃取分离过程元素组分含量在线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软测量方法,并开展所提软测量方法在某公司组分含量监测的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软测量方法是可行、有效的,能较好地解决稀土萃取过程中组分含量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