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赖志毅 《大众科技》2012,(6):116-117,72
受下游西枝江水利枢纽蓄水发电影响,平山水文站水流运动场变得复杂,流量测验与整编工作遇到挑战。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水电站发电功率及实际水头计算流量,通过编制多个VBA程序进行计算,生成广东省水文系统水文资料整编程序的专用原始运算文件(Z0G文件),运行"水文资料整编程序"即可输出整编成果表。  相似文献   

2.
李惠鹏 《大众科技》2011,(7):127-128
在水利工程影响测流的今天,平山水文站利用水电站发电功率推流,对推流方法和精度及整编方式进行分析,发现电站功率推流能满足测验精度要求,可以在受下游水电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河网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流速仪采用精测法测流工作量较大,且测流历时较长,不适于作为日常尤其洪水期使用的测流方法。本文通过对屯溪水文站测站情况的介绍,及近些年流速仪常测流量资料的精简分析,得出精度满足水文规范要求,采用简测法测流切实可行,可为今后测站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希望对流量测验技术手段的改革创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邱山水文站桥测断面和上游览道测流断面流量资料的相关分析,推算出了两断面的流量改正系数,并对桥墩阻水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该站桥上流量测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戴善进 《大众科技》2013,(5):55-57,17
博罗站受潮水影响常规方法难于测流定线,采用H-ADCP在线测流,应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和"三线检验"率定分析H-ADCP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建立凤凰山水文站流量简测(即测洪)方案,为该站在应对水洪水时采用简测流量测验,在保证大洪水流量测验精度的情况下,以减轻测验工作量及保证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建立凤凰山水文站流量简测(即测洪)方案,为该站在应对水洪水时采用简测流量测验,在保证大洪水流量测验精度的情况下,以减轻测验工作量及保证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流速仪是水利基层水文站流量测验的主要水文仪器,熟知仪器结构、性能和维修常识,正确掌握检修技能对完成测流任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梅州市梅县梅西镇龙虎水文站2003年5月17日和2012年5月28日期间龙虎圩水龙虎水文站发生的局部性大暴雨所产生的重大的山洪灾害和影响,对其降雨特性和洪水发展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该流域的暴雨洪水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流量测验及整编分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Argonaut-SL流量计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马口水文站进行流量监测,通过与走航式ADCP同步测流进行比测,率定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结果表明能满足测验精度的要求,可以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邹悦  张勃  戴声佩  杨明金 《资源科学》2011,33(7):1264-1271
水文过程变异点的识别与分析是近十几年来比较热点的问题之一,为准确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本文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1947年-2006年年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并结合Brown-Forsythe法、有序聚类法、滑动F检验法来验证变异点的准确性,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水文变异点前后数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水文过程变异点为1959年和1979年,水文序列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值分别相差1.25亿m3、1.89亿m3。标准差值、变差系数值和偏差系数值变化显著,河流水文序列的趋势性和突变性特征反映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天然状态的水文序列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56年~2005年挠力河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允龙  吕宪国  王蕾 《资源科学》2009,31(4):648-655
挠力河作为三江平原一条典型的沼泽性河流,其径流过程的演变受到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挠力河2个水文站(宝清站、菜嘴子站)1956年~2005年50年来年均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个水文站年均径流量减少趋势都非常明显,其中宝清站的夏汛期和菜嘴子站的春汛期减少趋势更明显;宝清站年平均径流量的演变存在着15a和45a的年际周期变化,菜嘴子站的年径流演变存在25a和40a的年际周期变化;目前挠力河流域正处于30a和40a以上尺度的枯水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径流演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降水的减少和温度的升高,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流域大面积沼泽湿地的垦殖和水利工程的修建。  相似文献   

13.
苏腾  黄河清  周园园 《资源科学》2016,38(5):948-955
黄河宁蒙河段的水文和水温过程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迫切需要评估这一变化对河道形态、凌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致灾效应。利用同水位河道过水断面形态参数分析方法,选取宁蒙河段稳定封冻区域(石嘴山-头道拐)的石嘴山、磴口、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5个主要水文站,根据2008-2013年凌汛前实测断面资料,计算相应年份5个水文站同水位下的河道断面面积、平均水深和深泓点高程。结果表明,宁蒙河段近年来凌汛期的径流量和水温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下泄流量过程有助于减少凌灾发生的几率;各水文站凌汛前的断面面积和平均水深等断面形态参数呈逐年增大的趋势,深泓点高程不断降低。河道过水断面形态的这种变化增大了凌汛期河道的过流能力,有助于缓解开河期可能出现的凌汛灾情。  相似文献   

14.
走航式ADCP在感潮河段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卫文 《大众科技》2012,(8):95-96,85
在感潮河段受上游径流、潮汐的影响,水位、流速变化较快,水文现象极为复杂。采用传统的常规测验方法验证代表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下。而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除可以快速测量断面流量外,也可以定点(固定垂线位置)通过WinRiver软件中的命令控制ADCP定时按时长获取垂线(代表线)流速、流向,应用上述方法在北江石角站完成感潮河段的流量连续测验,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为感潮河段流量连续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60 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广举  穆兴民  田鹏  王飞  高鹏 《资源科学》2012,34(6):1070-1078
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双累积曲线及小波变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汾河和无定河的6个主要水文站(头道拐、龙门、花园口、华县、河津、白家川)1950s-2009年的水沙序列。在系统搜集流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流域水沙变化的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表明:黄河中游流量和输沙量呈现急剧减少趋势,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减少更加显著,其中,汾河的水沙减少幅度最为显著,2000年-2009年的年均流量与输沙量相当于1950年-1959年约20%。干流龙门站流量和输沙量的小波变换在1980年代前表现出0.5~1.0a显著周期,且达到95%的置信度水平,之后周期特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变化、降雨、水土保持措施(如退耕还林、草,梯田建设,水库淤地坝等工程)等人类活动是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干流的头道拐和花园口水沙变化受干流水库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上游地区基流分割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素珍  王中根  刘昌明 《资源科学》2011,33(12):2232-2237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径流组成部分,对于干旱内流河流域水文模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79年-2008年莺落峡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数字滤波法中的单参数数字滤波法和递归数字滤波法对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的流量过程进行了基流分割研究。探讨了黑河上游年基流量和基流指数BFI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水平年基流指数BFI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黑河上游基流量年内变化为先增后减,峰值出现在8月份,基流指数则是先减后增,6月份最小。受气温升高和融雪径流影响,黑河上游基流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而基流指数呈减少趋势。在不同水平年,枯水年份的平均基流指数BFI为O.577,平水年为0.551,丰水年为0.521。  相似文献   

17.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年-2005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主要集中在夏季(6月-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②突变点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恰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年、1972年、1973年和1972年,阿拉尔、新渠满和英巴扎3个水文站突变年份遵从自上而下的推移规律。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长江上游地区60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0年-2009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和干流区屏山、寸滩和宜昌3个水文控制站同期径流资料,分区域对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径流量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年降水量呈上升和下降趋势的气象站点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分别分布在屏山站以上流域和屏山站以下流域;屏山站以下流域和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年降水量近50年呈现下降趋势,屏山站以下流域秋季降水量的显著减少是长江上游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②整个长江上游月降水量趋势从1月-7月以上升趋势为主逐渐转变到8月-12月以下降趋势为主,且月降水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有从3月份至9份月由屏山站以下流域开始逐渐向长江源头过渡的趋势,到9月份整个长江上游基本呈减少趋势;③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屏山站以下流域寸滩和宜昌站年径流下降趋势显著的主要原因是5月-11月径流的减少,且秋季下降显著,而屏山站春、夏、冬和年径流呈上升趋势,且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很显著;④整个上游地区面雨量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期面雨量与径流量在月、季和年尺度上相关性都较显著.屏山以上流域隔月相关比同期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川江段气温、降水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王顺久 《资源科学》2009,31(7):1142-1149
本文运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长江上游川江段气象水文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川江段气温、径流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降水则呈小幅度增加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气温-0.0017℃、降水0.3023mm、宜昌径流-6.6668m3/s、寸滩径流-9.5840m3/s,其中寸滩径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显著,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信度检验;②川江段气温、降水、径流序列具有不同的周期成分,如年平均气温具有4年、8年和23年主周期,年降水具有3年、6年和16年主周期,寸滩站径流具有3年、8年和16年主周期,宜昌站径流具有3年、16年和45年主周期,且在时域分布上也是不均匀的;③另一方面,在气温略有降低、降水略有增加的气候组合下,川江段径流却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同时川江段寸滩站和宜昌站的年径流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变化特征上也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这是因为人类活动所致还是气候变化影响所致,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