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上海股票市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和金  李湛 《预测》2000,19(5):75-77,68
本文对上海股市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意境必横截面数据检验,研究了股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并对上海股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海股市系统性风险与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CAPM所预料的线性关系,说明还有其它风险因素在股票定价中起着不名忽视的作用;投资者的投机需求大于投资需求,相当多的投资者关注的不是资本的时间价值,而是追求高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介绍股指期货交易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市、活跃股市、扩大市场交易量、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可行性;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当前状况下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国社保基金自2003年6月入市以来,截至2007年底,资产规模按市值计算突破5 000亿元大关,达到5 161.82亿元.同比增长近60%,经营收益率超过40%,股票投资超过30%.全国社保基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中国股市呈现牛熊市交替出现的暴涨暴跌的局面,股票作为社保基金投资工具之一,因此社保基金在股市中的保值增值尤为引人关注.分析了社保基金入市的动因以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社保基金入市投资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贾晓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75-176,178
本文从介绍股指期贷交易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股指期贷交易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市、活跃股市、扩大市场交易量、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可行性;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当前状况下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金融市场典型事实约束下,运用ARFIMA和FIAPARCH模型分别对金融收益率与波动率进行建模,以排除金融市场典型事实对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进而运用极值理论( EVT)对标准收益的极端尾部建模,并运用由Clayton、Frank和Gumbel组成的混合Copula模型对金融风险传染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股市的长记忆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次贷危机后,中国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日本股市以及新加坡股市发生了显著的极端风险传染,而香港股市与日本股市、新加坡股市以及日本股市与新加坡股市之间未发生显著的极端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AR模型和GARCH族模型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中国股市股票收益率波动较大,具有聚集性与持续性,存在杠杆效应,收益率呈非正态分布,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严重。最后给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学者分别从公司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动机和市场时机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司现金持有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的、或者负的关联.本文基于中国股市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公司现金持有量并不影响股票横截面收益率.我们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使得公司面临的总量风险较大,公司出于预防性动机普遍持有大量现金,现金持有量因此不能反映出单个公司面临的风险大小差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做市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但面临极大风险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做市商的做市成本,为国内股市规范引入做市商制度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贾秀妍 《知识窗》2014,(12):15-15
本文简要说明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类型,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行中小企业融资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证指数ARCH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GARCH族模型,并以能够代表股市波动形态的上证指数日收益率为样本数据,考察我国股市的ARCH现象、风险补偿效应和对信息的反应速度等情况。结果表明,该类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股市收益率的ARCH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股市日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波动聚集性和杠杆效应等典型事实特征,首先运用AR(1)-GJR(1,1)模型捕获各股指收益率的标准残差序列;在此基础上,应用极值理论构建边缘分布模型,并运用时变Symmetrized Joe-Clayton Copula函数估计股市间的尾部极值动态相依系数;最后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对比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股市间极值风险传导强度以及风险传导方向的变化,从而得到次贷危机对亚洲股市尾部极值风险传导效应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风险投资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之间签约之前的“逆向选择”和签约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探讨了这种委托—代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且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此类措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操作风险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机制的相关措施。希望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操作风险防范成本,解决内控管理软约束的问题,使风险防范与激励约束机制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股市交易群体变动的模型与混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小原  庄新田 《预测》2001,20(5):48-50
金融系统复杂性的研究结果指出,股市交易存在两种类型交易者,即基本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股市行为基本动因是基本交易者的动态变化所致,而股市波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噪声交易者动态行为。本文则研究股市交易群体变动条件下的模型及其混沌问题,分析建立了股市波动模型以至产生混沌的系统条件,并给出金融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检验了股市波动产生混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应尽早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因其可以有效的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在对我国股市交易制度和市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规避股市风险的有效性展开探讨,得出其避险功能目前难以实现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市频繁出现各行业股票同涨同跌和轮动异象,社交媒体中活跃的投资者行为可能加速、加剧行业间的风险传染。因此,厘清社交媒体中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行业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性是防控股市行业风险传染的基本前提。本文以2019—2020年我国A股19个行业下的1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社交媒体中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关注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影响,探究了行业情绪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传播路径,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冠疫情后的溢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高涨和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扩大化均会显著加剧行业波动;而投资者情绪及关注的大幅变动,则会抑制行业波动。整体来看,市场中存在经由投资者行为的行业间风险传染现象,投资者情绪溢出效应的理论假说被证实,具体表现为7对显著的情绪溢出关系,且溢出方向单一明确。后疫情时代,存在情绪溢出关系的行业降为5对,并表现出溢出强度变大、影响范围缩小且存在连续路径的新特征。本文揭示了相对隐蔽的跨行业情绪溢出路径,扩展了投资者行为溢出的研究内容,对后疫情时代下市场高度不确定情境中的金融实践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的上证综指、道琼斯指数、日经225指数和富时100指数的日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族模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股市及美国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的波动性统计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我国股市波动性的特点及与国际股市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危机确实对中国以及其他三个世界重要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的金融制度、开放水平和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等差异都对本国股市的风险抵御和恢复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揭示我国证券市场波动的特点和趋势,能够为我国尚未健全的市场监管体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有效控制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雷彦璋 《内江科技》2009,30(10):126-127
投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让人总感遗憾的艺术。面对人性的挑战,人总会错过很多应当把握好的机会。本文通过一桩民事纠纷案件悟出的"泛塘效应"原理,以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学会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如何有效化解投资风险,努力做到少失误,或者不失误。指出贪欲是股市风险的根源所在,并从五个方面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诚实性检验方法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曼  屠梅曾 《预测》2001,20(1):71-74
本文介绍了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诚实性检验方法,通过检验上市公司新发布的公告是否能引起股市交易量的增加和收益率的波动量增加来检验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及是否存在内部交易的问题。如果在公告发布期间股市没有任何异常变动,市场可能是效率低下的或是存在内部交易。如果进一步分析能够证实在同一公司发布的针对不同持有群体的股票之间,如A股和B股或H股之间,存在滞后的引导关系,则可以基本判定股市存在内部交易。Utpa Bhattacharya已经对墨西哥的Bolsa Mexicana de Valores市场做过类似的研究并且发现该股票市场存在内部交易。本文对中国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不存在明显的内部交易,但同时也发现中国股市的A股和B股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较弱,中国股市有效性较差,尤其是B股市场对市场信息公告的反映很不明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股市作为成长中的股市发展还不成熟,B股市场的发展尤其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以开放式基金为样本检验股市表现、输赢家业绩差距、基金经理个人偏好和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等因素在股市完整牛熊周期时间跨度内对锦标赛的影响.研究表明:输赢家业绩差距影响竞赛中输赢家的风险调整行为,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和基金内部治理依赖于股市周期而影响风险调整.在熊市阶段,基金内部治理与业绩排名对风险调整的交互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