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唐老鸭信箱     
《小学生导读》2011,(6):16-16
和县历阳一小 张晓成同学:我性格内向,不喜欢和老师接触.这样好吗? 唐老鸭叔叔:当然不好。多和老师接触,多接受老师的教育,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好想 好想     
好想好想我能够忘掉忘掉那学习带来的烦恼体会快乐的味道好想好想我能够找到找到可解忧愁的仙草让我从此过得逍遥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老师多点笑别再板着面孔别再要求太多让每一次相遇都变成我们最快乐最快乐的回忆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青春不会老沐浴青春阳光享受青春味道让每一个日子都串联成我们最美丽最美丽的回忆乐好想 好想@刘阳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在新课改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老师,每一次成长,我都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每一次挣扎,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在痛苦中收获,在痛苦中成长,在痛苦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4.
谢嘉幸老师的《师生关系——音乐教育的现代观念之一》一文中说道: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而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体验与学生的知识体验进行交流的过程。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交流,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如何设计好提问,使之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在新课改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老师,每一次成长,我都经历了痛苦的挣扎:每一次挣扎,都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我在痛苦中收获,在痛苦中成长,在痛苦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师道》2013,(7):28-30
在台中教育大学听容理诚老师的“《卖油翁》——对译”一课,是又一次的享受。在此之前,我已在珠海、澳门听过容老师执教的《卖油翁》与《劝学》。而他的每一次教学,都令人感动,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镜头:(课前五分钟,我欣然步入教室)生1:老师,这是我们抄来的《隐形的翅膀》的歌谱。生2:老师,这节音乐课就教这首歌吧。生3:老师,我们都想学唱这首歌。这时,不知道是哪个学生开了个头:“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卑……”。  相似文献   

8.
刘洁 《学前教育》2009,(10):39-40
每一次活动总是有老师迟到几分钟,每次迟到的老师们都会说出自己的理由,每一个理由都是那么充分,有情可原。起初,我想幼儿园事情比较多,可能老师们有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吧,所以我总是耐心地等几分钟。久而久之,我发现提前来的少了,准点来的多了,迟到的脸上的歉意消失了。有时候,我也半开玩笑地说几句,可是效果不明显,迟到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结果每一次活动都要往后延时。  相似文献   

9.
夏飞文 《山东教育》2005,(17):61-62
某老师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准备“教育”一番;岂料学生出语惊人:“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吗?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我学得好。”老师当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连连感叹当今的孩子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10.
我始终忘不了和吴正宪老师的第一次见面.那是2002年的冬天,在珠海.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凭着在文章中所"认识"的吴老师,凭着从他人那里听到的吴老师,我已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出了吴老师的形象.于是在一种期待中,在见面的那一刻,没有介绍,四目相对,我说:"您就是……"从那时起,我们便携手在我们共同热爱的小学数学教育道路上前行着,围绕我们都在思考的小学数学热点问题讨论着.而每一次的同行,每一次的讨论,吴老师都带给我对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又一次的热情和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因为要在一次口语交际教学新思维研讨活动中上一节研讨课———学会待客(苏教版),我对该课进行了三次试教,每一次都有遭遇,每一次都有挑战。遭遇1:王阿姨李奶奶的尴尬师:现在谁愿意来当小红?哦,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当小红来招待王阿姨、李奶奶。老师一  相似文献   

12.
镜头一:(课前五分钟,我欣然步入音乐室)生1:老师,这是我们在《读者》上抄来的《隐形的翅膀》的谱子!生2:老师,这节音乐课就教这首歌吧!生3:老师,我们都想学唱这首歌!你就教我们吧。这时,不知道是哪个学生开了个头:"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伴随着悠扬的  相似文献   

13.
<正>女儿的话曾经我是天之骄女、老师的宠儿,可自从遇到了大罗,我才认识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初一上学期我还曾经领先大罗,后来的每一次考试,我跟他相比,总是差那么几分,眼看着有成为“千年老二”的趋势,我真沉不住气了。如果说,以前我在学习上只用了90%的功的话,那么现在就达到了100%!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感觉跟他还差好大一截。尤其是在课堂上,我们大都不喜欢被老师提问,即使是我这样成绩好的也不例外。可他不但不惧老师提问,还反向输出,常常举手主动发问!  相似文献   

14.
我这个人呐,最尊敬的就是老师,老师说的话我是百听不厌。时间一久,我想过过当老师的瘾,心里总想着:要是我去当一回老师多好啊!轻轻松松的上节课,多好啊!可自从我当了一次老师后,才感到其中的千辛万苦。这不,为了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涂老师举行了一次“手巧心灵”的剪纸活动。看着同学们都在认真  相似文献   

15.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识字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崔峦老师对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有这样一段话:“写字姿势正确就是健康教育;写字不乱涂乱抹、作业整洁这是审美教育;按笔直、笔顺书写。一笔一画都到位,这是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学习负责的态度。”那么,教师如何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时融入情感教育,让低年级学生以美好的情感、良好的态度去写好每一个汉字.体验每一次书写过程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从事教育事业有很多个年头了,有人曾经问我:你是一名好老师吗?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说真的,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多老师都梦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名师。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我与名师有多远?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一个真诚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1月2日至11月7日,我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小学数学骨干、教研组长培训班",在此期间,我听了多场专家报告并进行了2天的实践考查。通过培训,过去一些教研教学过程中遇到而未能解决的疑案大部分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方法也给了我新的启示。一、老师喜欢与不喜欢教研活动的原因通过这次学习,我亲身感受到上海教研活动的浓厚、扎实氛围。上海的老师都乐于参加教研活动,因为老师们都一致认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观看《死亡诗社》这部电影,都让我感动不已。《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又名春风化雨)是一部经典的校园青春励志片。影片讲述了新老师基丁(John Keating)来到有着传统教育荣誉,以严谨、凝重的风格而著称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任教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异步教学研究》2007,(2):48-48,F0003
在我接受传统教育的7年学习生涯中,每节课的主宰都是老师,每节课的知识都要靠老师“灌”,每堂课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我国的传统教育用于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确实已暴露了不少弊端。当今社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更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也不是以往那些“两脚书柜”的人。只有那些能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懂得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创新合作精神,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好的教育却源于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自从“异步教学”的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学就发生了彻底的改…  相似文献   

20.
上班快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适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需要别人教育的学生变成了要去教育别人的老师。这种身份与角色的改变是巨大的,这使我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特别是我的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因为我觉得自己都还是一个学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渐渐适应了当老师的角色,也深深体会到当一名好老师的不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