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部位、类型和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及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寻求一些特点和规律,为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及群体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4名广西体工队男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运动损伤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比较高,多见于慢性损伤,损伤的常见部位多见于膝部54.7%、腰部41.7%、肩部33.3%,腕部25%.损伤后80%的运动员受到部分影响,但仍能坚持训练与治疗相结合.建议运动员要提高预防意思,科学合理训练,降低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山滑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常见部位为胫骨前肌、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运动包扎是为了加强这些部位的力量或通过固定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训练和比赛的运动损伤。运动包扎并不起治疗损伤的作用,只在损伤程度较轻时或还未受伤时采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法、文献法、统计法对河南省安阳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研究发现,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多发于掌指、踝、膝、大腿、小腿等部位,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擦伤、挫伤为多发伤;训练时的损伤率高于比赛时;造成损伤的原因除训练比赛时被侵、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运用不合理等因素外,队员缺乏运动损伤知识也是另一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就怎样避免或减少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60名篮球运动员一年内的损伤次数、导致损伤的因素、发生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结论:①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前锋、中锋比后卫损伤发生率高,其中前锋最容易发生损伤。②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易损伤部位集中在腰背部、踝部、膝部、肩部,而女性易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部、肩部、膝部、腰背部。③导致篮球运动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旧伤病未痊愈、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应用不熟练等。④比赛后疲劳的消除、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专项耐力训练、科学组织体育教学等应成为今后篮球教学和训练中预防措施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连市足球运动学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探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类型、分布、病因及足球创伤发生的规律,并据此为教学和训练中的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红河学院体育院系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足踝部损伤率最高.损伤的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扭伤、擦伤、劳损、挫伤,偶有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脑、胸腹部挫伤.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是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对抗冲撞、犯规;局部负担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不良、技术动作错误等.建议重视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教育及运动后全身或局部的放松恢复;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和比赛;加强体育道德风尚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文臣 《天中学刊》2007,22(5):101-102
通过对篮球专选班学生进行的运动损伤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脚踝、膝关节、手指等三个部位运动损伤较普遍;课外活动、课余正式比赛中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但专选后运动损伤相对一年级和二年级较少.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增强学生篮球运动预防伤病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娄底师专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中国足球队和中国女子蓝球队某些比赛的实况分析得出:情绪周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有影响。本文探讨了如何运行情绪周期理论指导运动训练和竞赛。以提高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运用跟踪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后康复治疗研究,综合分析混合泳运动员容易损伤部位特征。从游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损伤常见部位及其损伤机制,对专业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综述,应用三个阶段的不同评定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处理后,利用中医传统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提高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同时为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预防和减少训练中的损伤,最终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是很难避免的,学校田径训练也是如此。运动损伤不仅影响运动员正常的生活、学习、训练和比赛,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造成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局部的,也有整体性的.想要解决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提高思想认识,改进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训练、比赛的各个周期,利用消除疲劳的手段,正确地实施训练作业.  相似文献   

13.
羽毛球是一项全身的运动!随着羽毛球比赛规则不断改变,使比赛节奏越来越快,运动员致伤率升高.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羽毛球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探讨其易受伤部位.为羽毛球训练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常坤 《华章》2012,(12)
篮球运动是世界范围的一项开展普遍的体育项目.由于比赛的特殊性,比赛中双方需要通过互相争夺、奔跑来实现比赛的胜利,而互相冲撞、技术动作不当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同样,在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假如教学方法不正确、动作不到位、不合理冲撞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慢性的小损伤不会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但严重影响学生训练、运动成绩提高和运动寿命.本文就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机制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各种损伤都可能发生,为了总结、研究和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有必要把运动损伤加以认真研究。研究运动损伤问题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治疗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也是为了改进教学、训练的条件和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凯  尹燕菲 《考试周刊》2013,(25):99-100
学龄期儿童足球训练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擦伤、挫伤、肌肉与韧带拉伤、扭伤、关节脱位、骨折等。本文主要研究7-12岁学龄期儿童在足球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发生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旨在为教练员在足球训练比赛中预防和处理儿童受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易受损的部位,分析原因并找出预防措施.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对抗性强、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损伤部位以踝部、膝部多见.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发生部位等与运动项目、准备活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学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由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水平、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运动环境和运动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残疾。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地重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参加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110名运动员和部分教练进行调查和访谈,从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总体情况、损伤性质、损伤时机、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的训练内容以及致伤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体能、准备活动、负荷安排和拉伸练习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调查河南省理工类高校不同群体(专业、性别、年纪)运动损伤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得出:不同群体学生在运动损伤的项目、部位、程度上大致相同,项目主要以大球、田径为主.部位主要集中在手、踝及腕关节.程度以轻、中为主.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在运动后期,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运动中期.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在训练阶段,非体育男生的运动损伤以课外活动为主,女生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上.不同年级在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上有所不同.由此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