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十年来,基础教育师资水平低下、高素质教师匮乏的突出问题得以缓解,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免费师范生违约容易、解约受阻和免费教育实践中相关方矛盾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分析违约事件,厘清违约、解约和矛盾问题并究其成因,进而对免费教育政策进行法理分析,为免费师范生退出机制的建立提供法理依据,对免费师范生退出机制的建立给予实施建议,以便于改进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解决贫困师范生的就学问题、保障基础教育师资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非部属师范院校会产生新的不公平;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师范生不一定能享受政策优惠;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职后保障成本太高;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等.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我国教师的待遇;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注重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师范教育免费制度的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6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2011年第一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师范教育和免费政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这一政策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凸显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达到促使整个社会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举措随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一些地方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西南地区某地方师范大学在校师范本科生为样本,以问卷方式就师范生对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态度以及影响政策态度的有关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地方师范大学如何推行免费师范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行动指南,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所在,本文就我国(试行)的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进行探讨,旨在针对政策中一些影响发展的客观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拓宽免费师范生的成长空间,不断推动我国免费师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在2007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试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由此,免费师范教育的帷幕又徐徐拉开。然而,中央只是明确了师范教育免费这一政策方向,关于实现这一政策所需要的相应的制度还尚未完备。我们需要在充分理解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基础上明确免费师范教育所包含的政策目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首批录取新生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将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积极影响以及策略建议四个方面着手,探讨师范生免费政策。  相似文献   

8.
免费师范生政策推出以来,考生、学生家长、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政策的看法,总体上是支持和肯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免费师范教育政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重视。但现行免费师范教育政策是在缺乏深入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师范教育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封闭式师范体制向开放式师范体制过渡,既而重归封闭式师范体制再向开放式师范体制过渡"这四个阶段.每当实行封闭式师范体制时,必有师范生免费政策与之配套;每当向开放式师范体制过渡时,则师范生免费政策也随之取销.2007年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出台,是否表征了中国将重归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呢?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师范教育体制和师范生待遇的介绍和研讨,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否定性回答.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优质师范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人力资源置于"公共领域",导致基础教育教师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外部化,从而弱化了对免费师范生的成本约束和收益激励,助长了免费师范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完善退出机制,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待遇,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和扩大政策惠及范围,有利于增强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免费师范生从教热情,并能避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伦理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