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天华是近代专业二胡学派的创始人,是他把二胡搬上了专业音乐表演的舞台。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刘天华为二胡的发展争取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刘天华所处的时代,正值“五四”爱国运动之时。在音乐思想上,刘天华受到当时“美育”及“平民文学”的思想影响,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愿意终生贡献于“改进国乐”事业。在改进国乐的观点上,刘天华与蔡元培的主张是一致的,那就是“采西乐之长,补中乐之短”。关于中西音乐的关系问题,当时的复古主义者和全盘西化者都认为中西音乐根本无法合作。在刘天华之前任北大音乐…  相似文献   

2.
刘天华是近代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国乐大师,他的一生为改革国乐而奋斗不息,开拓了二胡演奏音乐之新天地,并使之成为极富表现力的音乐。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重要的业绩,对民族器乐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刘天华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近代及其后的中国器乐,有着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天华是我国国乐一代宗师,是集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于一身的优秀民族音乐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将毕生精力用在了对二胡制作的研究、二胡演奏法的改革和二胡作品的创作上,开辟了二胡艺术的崭新天地,为我们指出了二胡艺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革新家、音乐教育家。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功绩卓著。先生一生都在为改进国乐事业而奋斗,他的国乐思想就体现在其改进国乐的实践中。而他的将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的思想更是难能可贵,对当代社会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鹏程 《成才之路》2011,(29):62-62
在经济和信息都充分发达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引起业内人士的充分关注。然而,在中国的大学和中学里,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刘德华而不知刘天华何许人也!刘天华可以被称为国乐大师级的音乐家,他的二胡作品对整个中国乐器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一涵 《文教资料》2012,(29):76-77
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他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2首。除此之外,刘天华为国乐的改进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介绍二胡音乐家刘天华20岁之前的人生境遇,具体论述分析刘天华20岁时写的二胡处女作《病中吟》,意在抒发对刘天华先生的崇拜之情。  相似文献   

7.
刘天华是我国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二胡艺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针对刘天华的演奏技法改革、作品创作以及历史贡献等几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天华是我国杰出的二胡艺术家,独特的灵感气息和演奏手法使其作品中蕴含深厚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对二胡乐器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我国二胡艺术发展演变历程及刘天华先生与二胡艺术深厚渊源为主线,从音乐美学和哲学理论方面对刘天华二胡作品中的艺术涵养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作者的艺术理念、艺术作品和人文精神内在的紧密联系,揭示其在二胡发展史上的划时代地位和意义及给现代二胡事业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陈绚 《文教资料》2010,(2):87-88
刘半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新诗、散文及杂文,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并不为人所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国音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支持刘天华的音乐事业,使其取得巨大成就;积极引导刘北茂继承和发扬刘天华遗志.并最终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大师,等等,这些都是刘半农对中国音乐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刘半农的音乐研究方面入手,共同追忆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罗婷 《文教资料》2007,(20):116-117
刘天华先生是江苏江阴人,1895年出生在一个主张新学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对新音乐有着多方面的了解与实践,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器乐有着广泛的知识和出色的掌握,是我国20—30年代有着重大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改进国乐而奋斗不息,刘天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其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也是宝贵的。  相似文献   

11.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在三十七年的生涯中,他从事音乐工作达二十年之久,对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二胡的演奏技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一一年,刘天华先生初登乐坛。那时,他是学习西洋乐器的。凡管弦乐器、钢琴等,他都刻苦学习,尤以铜管乐器,多有深造。后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刘天华先生眼见国弱民穷、民族音乐被歧视,决心要兴建起“那唤醒一个民族灵魂  相似文献   

12.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民族器乐改革家。他的二胡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同时吸收西洋音乐的优长,他的艺术贡献在于汇通中西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相似文献   

14.
二胡的历史悠久,从唐代已出现的"奚琴"到"胡琴"的转变,由合奏乐器再变成现代社会具有魅力的独奏乐器,这样的过程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更具时代特色。二胡演变为独奏乐器,要归功于现代二胡学派的创始者刘天华先生和丰富二胡音乐情感的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先生,而二胡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刘天华先生和华彦钧先生对二胡音乐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指出当今二胡音乐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分析了小提琴对二胡演奏技法的影响。首先,本文对比了小提琴与二胡这两种乐器的异同,从而深入对两种乐器演奏技法进行对比。而后,介绍了小提琴对二胡演奏技法改革的影响,主要以刘天华的国乐改革为背景,来深入阐述二胡对小提琴演奏技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天华、阿炳不同艺术道路的殊途同归,使二胡艺术乃至整个民乐领域发展走向正道,以当代视角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进,“文人二胡”、“民间二胡”显现了移变重构。二胡不同艺术风格的发展,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知识结构多元的优化组合,立足传统,兼容中西,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拉弦乐器中,二胡是其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二胡的音色不仅柔美细腻,而且明亮纯净,表现力较强,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先生将二胡带入高等音乐学府,从此二胡变得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了。在二胡的演奏过程中,音色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对二胡演奏音色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天华和宋飞虽然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二胡演奏 家、教育家,但是他们对二胡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贡 献,值得我们比较和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前两 个部分主要论述二人所处时期整体音乐教学发展的概况。第 三部分比较刘天华与宋飞二胡教学之异。第四部分比较刘天 华与宋飞二胡教学之同。第五部分主要从二胡教学的理论意 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阐述两位大师二胡教学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民乐演奏会上,刘天华(1895- 1932)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是经常上 演的曲目,它那种追求光明的主题,对每一 位听众都是激励与鼓舞。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和 音乐教育家。他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一个清 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在常州读中学时,他已 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因为学习吹小号  相似文献   

20.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道路的奠基人。他用他既不复古守旧也不全盘西化的思想,提出了新的主张,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当代高校国乐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示。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这要求我们应该继承与传播我国民族音乐的伟大魅力,同时发扬刘天华先生不畏困难发展民族音乐的理念与精神。但现在,当传统音乐遭遇了现代音乐的冲击,我们该对其如何保护与传承?这成了现如今非常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