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中国的历史上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与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价值上相互融合,教育形式与内容上相互贯通等共通点,为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将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为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类精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代家训是中国历代先哲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训诫后辈儿孙的家庭教育实录,是后辈为人处世和齐家守业的准则与规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阐述着不同家庭的治家育子之道,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家训作为普通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为人处世之圭臬,其"再生产"的需求孕育了"仪式"这一特殊的家训传承载体。福建永泰三洋鲍氏家训传承仪式是民间家训传承仪式中的鲜活一例。仪式要成为家训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文化、教育功能,需要挖掘其在个体道德社会化、复原中国传统"礼"文化及培养个体精神信仰和责任担当方面的社会价值,需要结合家庭文化构建、新时代生活方式、新媒体演示平台及视觉文艺要素探讨其现代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祠堂作为客家人的情感载体是客家文化求善精神的本质体现,是客家民性与民俗意识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伦理观念、祖宗崇拜、血缘文化、聚族文化、堪舆风水、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重要的文化形式与教育功能。祠堂文化的建构形式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体现在物质性上,隐性文化则体现在围绕祠堂所进行的各种民俗活动及其意识形态的非物质性上。祠堂文化所建构的审美语境所包容的历史内涵,凝聚的乡情亲情以及连结的多元文化门类艺术,对当代区域文化和美术的重构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且延续千年,其对中华民族文化以及历史的发展均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在塑造国民性格、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古代中国,"天朝上国"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对周边蛮夷之地产生影响。古代日本在汲取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进程中,家训这一形式也随之传入日本。从表象上看,日本家训与中国家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实质上二者的发展路向是不同的。尽管日本家训同中国家训一样,均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信奉仁、义、礼、智、信、忠、勇、和等思想,然而在此基础上,日本家训却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异化,走上与中国家训截然不同的道路,衍生出特殊的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精华的即为"家文化"家文化在中国的治国、治家、教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训文化更是家文化的精华,本文从家训鼻祖颜氏家训出发,论述了传统家风意识的核心思想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中国红是色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中国红被称为"国色",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它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内标志性物体的设计中,从过去的五星红旗到北京奥运的火炬都采用了"中国红",可见"中国红"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传统家训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家训,作为一个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家族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内容丰富,有与儒家思想一致性、血缘性、等级性、和谐性、封闭性的特点,既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文化体系。对传统家训文化,应予批判地继承,其精华部分可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祠堂既蕴涵着深邃的历史内涵,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祠堂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活态传承与抢救性保护,但仍有部分祠堂因保护不善而走向荒凉没落.通过对祠堂祭祀用语、文言词汇以及近义词组的考释,发现祠堂特色用语精邃富赡,彰显出祠堂文化的深邃魅力.考释祠堂特色用语不仅对了解祠堂文化有所裨益,还可以补辞书收词、释义之罅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家训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家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无疑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就必须改造和扬弃传统家训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精华相承接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训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不仅卷帙浩繁,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从传统家训文化的德育思想内容着手,主要分析了励志修身教育、睦亲齐家教育以及为人处世教育三方面的家训内容。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归纳,分别是严爱殷责、知行结合、榜样示范、环境濡染。最后,揭示了传统家训文化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教学的借鉴,并倡导始终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德育过程的日常化与生活化,增强德育方法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93):54-5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语文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祠堂》围绕一个祠堂的浮浮沉沉,在不动声色的徽文化影像呈现中述说着徽商家族的风云变幻及徽商妇的历史命运,不自觉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对徽商家族中人物生存状态及观念的影响,其影像述说中散发着浓浓的古徽州韵味,是一个集自然、文化、历史与政治烙印于一体的地域文化场。  相似文献   

14.
家训,是传统宗法社会父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是父权与族权的重要表达形式。中国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以父权制宗法大家庭为基础,适合于阶级国家政治需要、家族成员社会化需要及家族求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从理论与史实结合上揭示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时期与原因及特征,以期推动对中国家训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灵魂。  相似文献   

16.
丁波 《中国德育》2009,(11):75-76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族群特有的丰富的活动,华丽而隆重地延续着族群的文化记忆,自觉地承系着民族的文化认同。随着传统节日礼俗的日臻完美,它所承载的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的汇集与浓缩。中国传统节日的这种特质,在重阳节中得到了淋漓展现。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家和万事兴",古人历来讲求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传统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家庭和谐思想。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关系的主干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其他家庭关系是在这三者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因此,中国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的和谐、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兄弟关系的和谐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客家家规家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它将客家精神融汇在每一条训言中,是传承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客家人的家规家训形式多样,涵括的内容丰富,有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勤俭持家的治家智慧,还有严以修身的为人处世之道等,无一不彰显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和品质,这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时代局限,客家家规家训也有封建礼教的烙印,如推崇男尊女卑思想、灌输愚忠愚孝的封建纲常及推行奴化教育、宣扬封建迷信等。我们要传扬客家家规家训传统美德,为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传承以勤俭持家、孝亲忠诚、勤学亲贤、和待乡曲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家训家风,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促使其传播内容落细落小落实,提升化人育人功效,延展传播场域。通过紧跟时代步伐,推进现代转化;挖掘家训家风,树立先进典型,强化舆论指导,创新载体建设;注重育人功能,形成社会合力等路径促使优秀传统家训家风作为当代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应予以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家训中汲取文化养料,切实实现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领域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包括汉阴沈氏家训在内的传统家训重视在家族内部倡导和推行进德修身、睦亲齐家、治家兴业、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别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和教化方式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对我们今天治家教子、立身处世及创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家训文化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