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常春兰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11-1615
库恩之后,相对主义成为科学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表面看来,主张地方性知识的实践科学观也具有相对主义色彩,但实质上,实践科学观真正超越了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强调知识的多样性,实践科学观同样承认并不存在唯一的真理。但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都属于表象科学观,都主张知识是一种理论表象,而实践科学观则认为知识是一种实践。  相似文献   

2.
科恩的科学观是一种语境论科学观。科学本体来源子历史语境,科学发展是历史和科学语境中科学观、传统与进步的更替,科学价值体现历史、科学和社会语境中科学对相关科学、社会和民众的多元功能性。科恩的语境论科学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性、语境广义性、证据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科学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形式。它提出了有别于现代科学观念的变革,提倡一种有机论,科学的非中立性及意识形态化以及科学的文本解构主义的科学观并以这种新科学精神为起点,建构新的世界。后现代科学观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1949年以来中国的主流科学技术观是以"科学是生产力"观点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本质上属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范畴。其主要缺陷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普遍;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功能未受重视;科学自主性的意识淡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广泛等。塑造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适当吸收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优长之处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统一,以及科学的生产力属性和科学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属性的统一等,努力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走向一种新的、更高级的主流科学技术观。当前,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至少应强化以下基本观念:(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技术源于并支撑科学;(3)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4)科学的自主性不容漠视;(5)科学并非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是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然而功利主义科学观是一柄双刃剑,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科学本身和可持续发展也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甚至成为产生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科技异化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既要充分重视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积极作用,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规避功利主义科学观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有的关于实践科学观的研究仅停留在认识论层面,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更根本的是挖掘实践科学观的存在论意蕴。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向度为这一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实践的科学观看来,科学是在一个由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动态网络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处于生成和流变之中的开放的体系。对科学的认识一直“在途中”。实践科学观具有与境性、主体间性、历史性和反思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郭鹏 《今日科苑》2009,(14):9-10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的观点或看法。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由当代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目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状况决定的。向"老祖宗"请教,高校辅导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向实践学习,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在破中立等是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本质理论:基本观点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维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6):809-815
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新的科学本质观两类。科学本质的现代观是多层面的,主要涉及"科学知识本质观"与"科学探究本质观"。科学本质的范畴是由科学本质的特征或要素决定的,主要涉及:(1)科学知识的本质;(2)科学探究的本质;(3)科学事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划界标准问题一直是科学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心理学的科学划界问题也是心理学史上见仁见智的问题。心理学如何进行科学划界事关心理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事关心理学能否获得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至今学界中流行着心理学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边缘科学观、文化观、超科学观、另类科学观等各个观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不同理解和对心理学划界标准理解,反映了心理学家不同的哲学观、科学观和理智背景,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提供了理解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和侧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科学观。科学哲学各个流派 (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等 )围绕着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从根本上说 ,它们所提出的科学观都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 ,因而从它们观点所交织的网状结构中很难看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观。这种状况是由科学哲学狭隘的认识论视野造成的。本文拟从科学哲学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归纳的表证问题和科学的划界问题 (也即通常所说的休谟问题和康德问题 )出发来展现这一理论困境 ,并为此困境的可能出路作一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约翰·齐曼在对科学的本质和真实面目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他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观——自然主义科学观,他的自然主义科学观对传统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且注重对“真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和实践的方面进行探究。齐曼对科学的这种解读方法也被称作元科学多元论。  相似文献   

13.
以历史的角度看待地球科学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地球科学技术的五大体系特征、高新技术带来的地球科学技术进展论述地球科学的科学观与技术观。科学的发展除了要有正确的科学观之外,还必须有先进的、合适的技术观与之相互配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地球科学在前进和发展的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于金龙 《科学学研究》2010,28(7):961-967
科学合理性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讨论的核心论题;基于实践规范观的科学合理性探析有助于把握科学合理性的新内涵。不同的规范观,决定了对科学合理性的不同理解;从哲学史的视角概述了两种规范观及其与之对应的科学合理性理解要旨。与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所秉持的抽象理性规范观不同,科学实践哲学主张一种实践境况规范观,从而使重新理解科学合理性的本质及其评价问题成为可能。进一步阐明了实践境况规范的历史性和地方性在存在论意义上所决定的科学合理性评价的实践性理解;揭示了由规范适用范围、适用时间和规范力量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科学合理性评价体系,并基于此探究了科学合理性规范评价的若干尺度。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实践与升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在马克思的观点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但是马克思科技观具有两重性,所以面对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科技观引领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刘大椿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一书整合了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以“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然后通过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个章节从辩护到审度对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孙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6):808-813
 基于已出版的有关文献研究探析西方社会对科学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可分为从古希腊时期把科学视为个人纯粹理性认识的真理,到文艺复兴时期起强调观察实验并追求实效的科学知识,到19世纪后半期起逻辑思维和经验验证并重的科学认识,20世纪后半期起重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理解解释活动,再到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和情境深刻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科学活动,直到目前将科学视为高度体现人类能动性的科学实践活动。这些不同阶段的科学观根据其特点被分别概括为真理科学观、经验科学观、表象科学观、文化历史主义科学观、社会科学观和实践科学观。最后简要讨论西方科学观演变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即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科学的精神、理念、理想和价值观属于科学文化的形而上层面,是科学文化之"魂";而技术的、实证的、数学的或逻辑的东西属于科学文化的形而下层面,是科学文化之"体".正是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才构成活生生的科学文化.当代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最大局限和偏颇在于,对科学仅仅做了形而下的解读,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科学的文化意蕴.站在文化论的高度来研究科学,有助于从根本上超越狭隘的科学观,树立一种全新的科学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科学观是在《资本论》创作过程中完成的,他的科学观的全部精髓在他留下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得到了最充分体现。毫无疑问,马克思的科学观是我们建立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时间观问题是自然观变革中极为重要的问题。19世纪的自然观领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时间观牛顿力学的时间观、热力学的时间观和生物进化的时间观,其实质反映了学科之间的内在矛盾。20世纪科学的发展克服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冲突,新热力学理论不仅适合解释无机世界,而且也适合解释有机世界和社会历史的文化世界,它为各门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原则,并引起自然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