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晶 《青年记者》2007,(22):141-142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近代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时隔一个多世纪,《申报》早期经营中的许多创举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申报》的早期经营时期主要是指从《申报》创刊到1912年《申报》产权被授予史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在经历了蓬勃发展、硝烟弥漫的报业竞争并渐渐归于平静后,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和飞速普及,发展逐渐放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零售逐年下降,报纸征订比例明显增大。报纸零售现状放眼国内外,都市类报纸的零售皆呈现萎缩态势,如美国《纽约时报》零售占总发行量的40%,家庭投递占60%。而在20年前,其零售占90%,家庭投递仅占10%。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本《读卖新闻》,发行量的99%由投递员投送到订户,零售所占甚微。山东省都市类报纸零售近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济南地区《齐鲁晚报》发行为例,零售状况如下。(一)报纸零售结构  相似文献   

3.
《申报》是旧中国影响力最大、经营得最成功的报纸之一。《申报》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现代报业经营管理的某些理念,对现今的新闻改革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徐虹 《传媒》2003,(1):34-35
在报纸市场化进程中,文化类新闻越来越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相当关键的部分。随着报纸的普遍的扩版,有关文化和时尚的版面获得了大规模的扩充。一些报纸以都市时尚或文化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特色。如《北京娱乐信报》是一张都市类的日报,但其标榜娱乐新闻特色的企图,无疑是它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5.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史量才对《申报》的各种改革,时至今日,依旧值得认真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都市类报纸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困在追求发行量,以广告弥补发行亏损的套子里跳不出来,不仅背负着日益沉重的印刷发行成本,还要面对多种形态媒介的冲击和影响。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摆脱负担,面对挑战?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大量都市报发展分析的文献后认为,都市类报纸可尝试适当提价、一报两出、发行渠道多元化经营、限制性的网络传播、广告二次销售等模式,来提升都市类报纸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冷莹莹 《新闻世界》2010,(10):62-65
本文主要以《合肥晚报》为例,反映新时期我国城市报纸的发展现状。通过回顾《合肥晚报》从都市类报纸产生及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以来,所采取的编辑、经营策略,通过分析其成功因素,来探索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江 《新闻导刊》2007,(3):24-24,38
当今,都市类报纸在报道内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要解决这一问题,都市类报纸必须要办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詹佳如 《新闻大学》2023,(10):76-89+122
1905年的《申报》改版使报纸从脱胎于书册式、具有书籍向报刊过渡特征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转型为现代报纸所共有的断裂的、条块化的、马赛克式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申报》的改版不是孤立现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日报业一系列显著变化的缩影。改版所透露出的是城市报纸从报人、组织机构到信息搜集、组织和呈现模式全方面的变化,背后则是报纸所生长的城市环境的变化。《申报》从面对相对同质化的士绅读者群,转向差异化的城市识字阶层。1905年的改版,使《申报》转型成为近代商业报纸的另一种典型形态,因而成为77年《申报》史的关键断裂点。这也是透视中国近代商业报纸在类型上的复杂性和历史演进规律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5,(9):89-89
据《传媒经济参考》报道: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表示,都市类报纸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以广告为利润核心的经营模式虽然促成了都市类报纸的繁荣,却也出现了广告商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媒体的现实。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新闻出版署尽快调研,提出对策。该总署领导指出,广告主影响报纸内容现象包括:广告主通常通过“选择性地提供新闻、购买版面发表软性广告文章、控制负面消息和与报社领导保持经常性沟通”等。  相似文献   

11.
张亚敏  程蕾 《新闻世界》2014,(7):262-263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本文以中国知网历年来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研究的论文为对象,梳理关于《申报》经营的大致研究图景,以期为今后《申报》研究乃至当今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晓华 《新闻界》2004,(6):28-29
在近年来经济进步的同时,云南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有一家报业集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及几家影响较大的都市类报纸《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等。  相似文献   

13.
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鑫 《新闻记者》2005,(11):60-62
在短短几年中,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为代表的财经类报纸在上海街头的报摊上占据了醒目位置。同时,上海报业市场上的都市类报纸的代表如《新闻晨报》、《青年报》等,也纷纷开出了各自的财经专版。  相似文献   

14.
都市类报纸是一种面向城市市民的大众性报纸,也是我国报业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报纸种类。都市类报纸趋同化倾向从都市类报纸诞生不久,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出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趋同化倾向已经成为了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过程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文斯 《新闻窗》2009,(2):81-82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在版面中起着主导作用。《燕赵都市报》作为一份都市类报纸能跻身于大报的行列,其成功之处取决于它时评的鲜明特色。面对诸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人们想要听到权威的观点,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造就了中国报纸时评的繁荣和发展。在报纸张扬个性,争夺读者眼球的时代,《燕赵都市报》时评版的成功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宁 《新闻世界》2013,(12):74-75
自都市类报纸产生以来,以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主导,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遍地开花的态势。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其发展至一定阶段后所凸显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同时,新兴传播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对整个报纸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都市类报纸的受众基础和信息价值均受到一定影响。只有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保证受众基础,同时提升信息可信度和价值,都市类报纸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5,(10):44-44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为了整治化生活类报纸的价格秩序,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督促下,云南省《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和《生活新报》4张强势报纸形成共识,于8月31日签订了《报纸发行自律协议》,自9月1日起,全省报纸价格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协议规定,年征订底价为120元,统一印制报刊征订收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市场属性也日渐凸现出来。从市场和经营的角度看,读者是报纸的终端消费客户。那么如何经营好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南方某省会城市的两家都市类报纸在报道国产大片《英雄》未获75届奥斯卡大奖的消息时,一说“中国导演张艺谋的武侠大片《英雄》最终惜败于德国影片《何处是我家》”,一说“《英雄》被德国的故事片《无处为家》击败,痛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同一城市的报纸上德国影片却出现了  相似文献   

20.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