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时尚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商品,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期刊市场崭露头角,90年代中期以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我国女性时尚期刊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品牌营销已经成为该领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利用品牌的优势,保证期刊获得稳定的广告收益的同时,也帮助广告主锁定城市女性中的高端消费人群,用品牌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女性时尚期刊的品牌营销应该如何开展?本文从品牌定位、品牌延伸、活动营销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静 《新闻界》2013,(11):60-63
相关调查机构认为,由于全球市场复苏趋缓,市场采购重心正在从"数量消费"向"品牌消费"转移,中国企业未来可能面对更大的品牌建设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中所存在的理念及执行误区的介绍,并借鉴引入国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成功案例,集中探讨中国本土企业品牌建设的可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消费视域下,作为文化品牌的图书馆具有鲜明的符号价值与象征意义,图书馆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对特定符号价值与象征意义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图书馆品牌承载的形象、故事、情感、价值观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以及图书馆从工具性到文化性定位转型的关键要素。文旅融合背景下,以"悠·图书馆"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图书馆通过赋予图书馆的象征价值和体验价值,并通过品牌个性、传承文化资产、开发美学价值、讲述品牌故事等品牌意义重构的实践破解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困境。"悠·图书馆"作为重构的城市社区图书馆品牌,通过品牌象征意义、价值观、形象、故事4个层面的符号重构策略,实现城市社区图书馆品牌创新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葛阳 《中国广播》2011,(8):77-79
城市广播面临各方的竞争,争夺市场需要品牌的支撑。本文对如何树立城市广播的品牌,在品牌主持人、品牌栏目、品牌频率之间进行协调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塑造广播品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频道品牌,即由观众或(和)广告主主导、由电视台创建与维护、通过节目及其传播来表达的一种复杂而独特的商业关系与符号.频道品牌并非在所有的市场阶段皆有神效,当市场中的产品(节目)稀缺,供小于求时,观众会选择共性消费以满足其匮乏的精神生活;而当节目丰沛,供大于求,观众进入个性消费阶段时,电视频道就必须依靠品牌为其自身赋值.  相似文献   

6.
高娟 《出版科学》2002,(3):55-55
品牌不只是一个名称或符号,其中包含着出版社的经营理念和良好服务,包含着品牌与众不同的个性。只有被市场和读者认可,品牌才具有意义。由此可见,品牌的产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出版社在策划品牌之前,一定要事先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首先要明了这类书是否有它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如果有,读者的消费动机是什么,他们的阅读趣味又怎样,对这样一类  相似文献   

7.
打造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指企业对其提供的货物或劳务所定的名称、标志、设计或其组合。它主要是提供消费识别之用。品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商品品牌(如长虹电视)、组织品牌(如外研社)、个人品牌(如吴天祥)、区域品牌(如深圳、大连),还有商标(如健民牌)和商号(如新华书店)。广泛意义上品牌的概念包括三层内涵:它是一种商标,也是一种金字招牌,更是一种口碑、品位和格调。品牌具有多重特征:它是消费一种心理认同和偏爱,是同业市场上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心理享受。品牌的诞生一般要经历产品、名牌产品到品牌的过程。一种品牌的树立,再转化为品牌资产,需要时间和努力去打造。  相似文献   

8.
许敏  李子文 《新闻世界》2009,(12):72-73
随着数字电视整体转制不断推进,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市场的不断蚕食和国外传媒巨头的逼近,西部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笔者基于目前西部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品牌传播理论的最新发展,结合对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品牌构建的实例分析,探讨了西部城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品牌定位及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9.
把握三、四级市场机遇的根本在于了解多元的消费文化和量身定制的品牌建立及推广策略。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发展中,市场战略的重心集中在结合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和本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七匹狼品牌创立的第二十一年,多年来七匹狼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身也针对市场消费新趋势的变化,在产品创新、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媒市场的逐步成熟,品牌已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走过二十年历程,有过曾经辉煌的城市广电报,无疑是城市报业中的一个品牌。然而由于过多过久地依赖于广播电视节目,这个品牌又是一个不完整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12,(31):65-66
城市品牌从提出到发展,到提升,包括整体的品牌传播推广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品牌的价值化过程,目标指向就是将城市品牌价值化、对象化。在城市品牌的价值化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关于城市、关于品牌、关于价值的一个"三位一体"的组合。这其中包括着城市价值本质、城市价值目标和城市价值运动的规律性;也包括着更为具体一些的城市产品、城市顾客、城市价值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逐渐成熟、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以及“双循环”格局的深层推进,传统消费领域进入了新消费时代,推动了消费模式的新变化,这些正颠覆着传统的品牌营销生态环境。其中,品牌接触点是品牌营销中用户与品牌接触的关键时刻,是消费者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者体验以及转化购买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品牌接触点视角提出新消费时代品牌营销的创新路径,提出在品牌接触的前中后期分别要打造品类第一的用户心智、提供个性化服务及与消费者品牌价值共创,并得出启示供品牌营销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依然是聚焦在三农市场,中国成长性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和市场饱和状况,二三线市场及乡镇农村市场便成为中国二三线品牌的必争之地。对于品牌传播来说,不论是一线品牌还是二三线品牌,想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王再承 《新闻三昧》2005,(10):51-53
品牌营销乃控制市场的战略手段。拥有良好的品牌更容易拉近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有甚于一般产品的是,媒介产品在运营过程中,推销产品远不如推销产品品牌。倡导品牌意识,是提升传媒整体质量,壮大实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6,(4):106-107
一、背景分析随着国家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百姓对食用油的消费需求在总量上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市场上食用油的品牌总数超过600多个,市场主导品牌大概存在20个左右。食用油带给消费者的理性利益和感性利益正被多个品牌瓜分殆尽,作为行业后起之秀的龙大花生油如何在品类繁多,竞争激烈的食用油市场异军突起、占尽先机,从而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导向明确了县域市场的重大发展潜力,众多企业县城品牌战悄然开展.但县域品牌营销传播却由于迥异于一、二线市场而充满挑战.因此,本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依据县域市场消费者生活形态及品牌消费特征,提出了县域市场品牌传播3A模型——即在品牌定位上Acceptable,迎合县域消费者需求,定位为亲民的、可接受的品牌;品牌传播渠道上Adjacent——选择距离县域居民较近的如本地终端店面、本地电视台、户外媒体等;品牌传播策略上Acquaintance——注意通过熟人口碑、终端促销员的话术推荐等激发消费者的希望获得认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链”,即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终端反过来又可作用于始点,以良性循环不断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 报业以办报为中心、以媒体为主业,最大的资源是报纸新闻传播所积累的品牌。关于品牌的概念莫衷一是,但从市场角度看,品牌的对应物是受众的忠诚度,它是由关注度→认知度→忠诚度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没有品牌就无法保持持久的市场。换言之,受众的消费倾向即他的品牌倾向  相似文献   

19.
代欣怡 《今传媒》2020,(2):50-5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营销传播逐步向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传播过渡,消费者进入品牌传播的营销闭环。作为人们身份地位象征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对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式奢侈品消费的背后暗藏的是盲目的狂欢和虚假的幸福。本文旨在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传播现状,并以此来探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本质,揭示奢侈品消费背后,中国人浮躁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和附加价值构成的消费交流的符号。通过品牌可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品牌还具有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品牌意义的获得源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与内涵,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和营销活动的认可中逐步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