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一、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爱恩斯坦也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例如,一…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讲解 ,去操作 ,去质疑 ,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一、新知 ,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 ,创设条件 ,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智力的开发、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想、去说。现以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为了让学生自已去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新知识,教学中我设计了“换说  相似文献   

4.
一、给孩子一种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动手、去小结。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却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可让学生由商不变性质去发现。教学时,我先让学…  相似文献   

6.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善于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南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或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事物表象,让学生抽象概括新知,或是提供一组相互关联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推理、归纳出新知,或是通过实践、操作发现新知,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常常是“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而学生则参与教学活动少 ,学习兴趣低下 ,学习积极性不高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实践表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要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素质 ,必须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动创造 ,让学生去探索问题 ,发现知识 ,掌握知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是自觉的 ,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我们常对学生说 :“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引…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极积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一、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  相似文献   

10.
一、给孩子一种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以《葡萄沟》为例:教师一开始留给学生5分钟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提供自学实践的机会———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动笔做个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最…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育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通过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教学中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发现新问题 ,探求新知识。例如 ,在分数加法的教学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分子都是 1,分母是互质数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 ,如( 1) 13 15;( 2 …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最近有幸全程听完了“贵阳市第三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参评。本次活动展示了我市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充分体现了教师新的教学观念 ,体现了新大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精神 ,具体表现为 :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主动掌握知识 ,远比教师提问 ,学生找答案效果要好。在《小狐狸卖空气》的教学中 ,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的问题是 :“你们有什…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讨论启发、质疑释疑、多种感官参与是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教师的及时调控与评价是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只有抓好这五个环节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一、探索发现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就是说,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及智能水平,将教材划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论认为,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5.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以及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找出规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的重要一环。波利哑说过:“学习任伺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存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教会学生自己小结,通过生生间多向、多次、多种形式的交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己小结的过程中找出其规律,解决疑难.提高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波亚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就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授之以渔”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依据课堂教学的目标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观察、操作、猜测、活动、类比”中一次次地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从而理解一个数学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归纳整理的 ,一个数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 ,受到新的启迪 ,尝到探索成功的甜头。观察发现式。指教师引导学生有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郭小淼 《广西教育》2013,(33):22-22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这样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环节,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尽情地发挥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勇敢地阐述观点,真诚地表露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质疑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学习态度和执著追求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