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CLEC和FLOB两个语料库为数据来源,对比分析了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强化词very,quite,greatly,highly的使用情况,探讨了不同群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些强化词存在的现象以及原因。数据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不仅过度使用very一词,同时在这四个强化词搭配方面表达略显单一。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为数据来源,通过语料库软件检索idea一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重点分析idea一词的搭配及类联接,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词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英语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语料库研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常用语篇词though的类联接及句法结构作对比分析。客观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对这一词项的使用呈现显著差异。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基于语料库方法对英语词汇语法教学的重要启示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数据基于中国英语语料库China Daily(CHD)和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NC),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考察open一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对动词open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为英语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英语本族语语料库(LOB)与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在使用neither一词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在使用neither一词时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本文可以为英语教学及学习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董丽丽 《海外英语》2014,(8):246-248
该研究以"中介语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语料为基础,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程度副词使用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明显少用最高程度副词和减弱程度副词。但超用提高程度副词。但除去very这一超用的提高程度副词以后,其它提高程度副词有明显少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考察和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according to, due to,in front of,in consequence of,on behalf of等多词介词的习得特征,涉及它们的总体习得特征、多词介词的广度(量)和深度(个案研究)、习得顺序。本文主要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为研究语料库,以LOCNESS为参考语料库。从St2,St3,St4,St5和St6五个不同学习者群体检索多词介词使用频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工作。研究过程中,还涉及不同学习群体的学习差异,从而更加全面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多词介词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中国学生的英语介词习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提高,多词介词的使用频率也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8.
强化词的使用表达了话语的语义强度,影响交际信息的传达,研究通过将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语料库对比,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度使用少数属于高频词的强化词,大部分强化词存在过少使用的倾向,同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存在口语化倾向,并从词汇,语义和语体意识方面分析了可能性原因,最后提出了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参照Altenberg和卫乃兴的框架体系,描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中的4词词块特征,并分别讨论了多种分句成分和不完全词组的功能特征.通过对本族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词块使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语学习者过度使用某些表达主题意义的词块,词块空缺处运用的词汇范围比较狭窄;而本族语者更多使用功能性词块,词块空缺处所使用的词汇不但丰富,而且比例分布均衡.文中还探讨了词块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CLEC语料库的统计,英语冠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中国学习者因其母语没有冠词系统,在使用冠词时频频出错。通过对CLEC语料库中代表中国大学生英语最高水平的大学英语专业3~4年级(St6)的冠词使用错误情况进行分析,从母语迁移的角度解释中国学生冠词使用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语料库研究,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常用词result的搭配行为作对比分析.客观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对于这一词项的使用呈现出显著差异;result在ADJ N和V N的搭配中,及result用作动词时,学习者在搭配上的误用、滥用和少用是问题的集中所在.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近义词辨析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近义词cause和generate为例,通过检索它们在本族语料库BROWN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使用情况,从标准频率、类连接、词义、搭配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实际用法,进而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误用的原因,并以此说明语料库检索工具对于近义词辨析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对...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小品词的情况,以及小品词在其英语口语交际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所涉及的语料库包括:英国本族语者子语库,高中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中国高校学习者语料库。基于对这三个同类语料库的分析比较,此研究主要专注于两个层面:小品词在上述语料库中的分布频率及语篇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英语国际地位的增强和中国高校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对于小品词的使用频率和类型逐步增加;对于有限的几个小品词的依赖性逐渐下降;对于小品词每个特定交际功能的使用有所缓解;但对于小品词的使用类型及丰富的使用方法仍具有局限性。研究进一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对于小品词使用频率和类型的掌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口语交际能力,小品词可以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口语流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为高职高专老师带来积极的启示: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小品词是增强其英语口语沟通能力的有效策略。为了确保英语课堂的活跃以及学生能够快速实现英语口语交流,增强他们对小品词语篇和交际功能的理解以确保正确使用小品词的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选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对动词happen进行了检索,通过提取检索行中有关搭配词,观察其呈现的不同搭配关系,并参照一定的类连接,分析该词的语义韵。同时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对该词的使用情况,来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词用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7.
基于英语母语语料库FLOB和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调查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在一定类联接下使用同义词effect与influence以及反义词different与the same时的搭配特征,一方面揭示了这两组词的真实用法,另一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常用词汇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文章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John Rupert Firth提出他的著名论断"由词之结伴可知其词"以来,对词语的使用特征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与之搭配的词语的特性。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本族语语料库BNC中quite和rather的搭配词使用数据,总结中国英语学习者对quite和rather的使用特征,并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quite和rather搭配词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点以及难点,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上和本族语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通过对比随机抽取的非英语专业中国英语大学生英语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英语语料库,探究中国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can和will的使用上有过度使用情况,而在would的使用上存在过少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BNC语料库和CLEC语料库中连接词but的研究,探讨在英语写作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于连接词but在使用上是否有区别,以及不同程度的中国学习者之间对该词的使用是否有区别。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该词的使用上无明显差别;对于but一词,中国学习者存在超用和误用现象。这些现象归因于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发生的语言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