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6年6月法国国际田联十项全能比赛前3名运动员比赛成绩主因素的分析,探讨我国十项全能优秀选手齐海峰运动成绩增长的规律及其训练策略。研究得出:1.齐海峰的积分主要是依靠100m、跳远、400m,而铅球、铁饼与标枪等投掷类项目较差,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2.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齐海峰应以速度训练为主,将投掷项目作为十项全能成绩增长的突破口,重点发展专项能力与速度-力量素质。3.通过灰色预测程序GM(1,1)模型,预测2008年齐海峰的最好成绩将达到8478分,是2008北京奥运夺牌争金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齐海峰1999-2002年十项全能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运用GM(1,N)动态协调模型对其在总成绩不断提高的各个阶段诸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发展关系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研究。结果表明:100米跑、铅球和跳远是影响齐海峰专项成绩的关键因素,其关联度分别为0.8928、0.7443和0.7571,研究还发现,齐海峰在成绩提高的每一个阶段中,系统处于不稳定和非协调发展,其中速度和速度——力量性项目落后是导致系统不稳定和非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笔者以中外优秀运动员整体水平及中外顶尖运动员分别在九运会和第24届奥运会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十项全能运动水平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除1500m项目外的9个单项上,尤其是投掷项目,同时应加强各项目协调发展,不可片面地强调和发展某个项目和某专项素质.中国优秀顶尖运动员齐海峰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以铅球和铁饼成绩的提高为目标,使他得分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落后的原因。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与世界水平相比,整体还比较落后,各单项的发展不平衡,跳跃、耐力和轻器械的投掷项目差距明显;中外优秀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得分率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反映了七项全能单项组合的一般规律;国外优秀运动员各项目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大强度比赛的能力优于我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灰色理论与方法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多层次关联分析,揭示了总成绩与速度类、跳跃类、投掷类、耐力类之间、各分类之间以及总成绩与各构成单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对此进行讨论与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以求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最优化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高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子体操是我国传统的奥运优势体育项目,多年来,在国际大赛上成绩卓著.然而,中国男子体操六个单项的发展并不均衡,与鞍马、吊环、双杠等优势项目相比,当前,单杠项目的发展明显滞后.单杠的弱势已经直接影响到团体和全能的成绩.为此,研究从与我国优秀运动员体操单杠项目训练水平相关的诸多因素入手,探讨单杠的科学化训练,旨在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足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单项评分量表和评价等级标准、综合评价等级标准。结果表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为YO-YO测试为0.4,Illinois测试为0.32,跳跃测试为0.28。根据百分位数法建立了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并利用鉴标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主客观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6,说明此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效度,基本能够反映女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女子跳远健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调访专家的基础上,经过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其身体训练评价指标,建立其成绩预测及身体训练评价模型。并制定出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综合发展水平,身体训练发展均衡程度以及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综合评价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比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比赛的团体、全能及单项决赛前8名的比赛成绩、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与第35届、36届世锦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是团体决赛制胜的首要因素;突出强项,保证各单项均衡发展是争夺全能奖牌的基础;单项的个性化和特长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落地的稳定性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在对国内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相比,水平较低;各单项成绩发展不平衡;七个单项中100m栏和800m两个项目下滑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美国春田学院运动队运动员的招生遴选制度、训练培养形式、运动员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为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跳远属于斜抛运动,根据斜抛运动远度公式S=V2sin2a/g可知,跳远的成绩与腾起初速度(V)和腾起角度有关于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提高成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绝对速度,同时适当降低助跑速度利用率,改进助跑最后几步的节奏,二是增大着板面和离地角,减少扇角,提高腾起角。  相似文献   

13.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2003年、2005年世界锦标赛及2004年奥运会世界女子跳跃类项目冠军的比赛安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我国女子跳跃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以使她们在世界大赛中获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GM(1,N)动态模型,对关英楠的跳远成绩与各项素质进行了动态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关英楠跳远成绩与各项素质发展不协调,9项素质中的6项对跳远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100m跑、助跑五级跳远和全蹲则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大100m跑、助跑五级跳远的训练力度,使其系统能够协调发展,从而不断地提高关英楠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全国运动会部份优秀女选手在最佳一跳的成绩和技术参数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伸展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关联量化,各分成两个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中国和世界女子跳远成绩差距的原因。采用灰色动态Verhulst模型对各届奥运会成绩进行模拟,得到此项运动的极限。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的年龄特征是比赛制胜规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分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变化,有助于各项目的梯队建设和队员调配与补充,对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有积极作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奥运会639名高水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并结合各自的运动项目和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4.4岁,不过多数运动员处于各自项目最佳成绩的峰值年龄,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存在风险,例如举重、体操,传统优势项目的多数运动员目前已经达到最佳成绩峰值年龄,羽毛球、乒乓球面临众多老将退役,进入新老交替阶段,当务之急是发掘有潜力的组合,以备战伦敦奥运会;非优势项目成绩有望突破,许多项目平均年龄不足22岁,例如蹦床、沙排、摔跤、赛艇等项目提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