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丝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代称,更是一类社会文化的表征。在当今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网络媒介对于粉丝队伍的壮大以及粉丝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三个层面探讨新媒介时代中网络为粉丝积极参与媒介内容作出的贡献,网络对粉丝团内外权力运作的影响,以及粉丝在网络上构建的阐释性社区及其对集体身份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薛可  张漪 《当代传播》2015,(1):73-76
互联网时代,处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受众的行为意愿往往受到网络平台口碑信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关系强度、微博口碑信息传播量及微博口碑信息价等三个变量进行控制实验,研究受众在不同情境下的收视意愿。研究发现:对于综艺节目而言,网络口碑传播量是影响收视意愿的重要因素,伴随着量的增加,对受众收视意愿不断增强;口碑传播量正、负面评价对收视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微博口碑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强度会对网络口碑传播量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关系强度提高,传播量对收视意愿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3.
朱清 《青年记者》2016,(35):79-80
“口碑”一词最早出自宋代诗词:“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原意指人的嘴巴像石碑一样可以传递信息,可见其本意就蕴含着动态的传播过程.口碑传播是消费者之间关于供应商或它的产品/服务特点的、可能会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非正式沟通.①因此,口碑传播的主体、内容和效果都很明确,分别是消费者、口碑信息和高影响力.网络口碑传播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口口相传,是指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口碑传播方式.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以社会化网络为传播媒介的,如内容社区(如专业论坛)、电子商务网站、专门的口碑网站和微博微信等.②网络口碑传播渠道提升了口碑传播的信息详细度、信息专业度、被搜寻速度等,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决策参考来源之一.然而,网络口碑传播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朱琳 《青年记者》2016,(11):82-83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最早是由腾讯CEO马化腾提出的,他认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①“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是融合.当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凭借发布速度快、参与者多、传播范围广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的话语阵地.实践证明,“互联网+”问政的有效应用可以降低政府与民众交流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互联网+”时代,各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积极构建政务微博长效发展机制,为合理释放社会焦虑不断完善问政服务平台.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52390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14706个,公务人员微博37684个,发博量达2.5亿,阅读量1117亿”.②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同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传统形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因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大众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通过智能设备上的各类APP能够快捷、简便地获取相关的传播信息,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传播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必须正确认识“互联网+”下的传播特征及带来的影响,积极结合“互联网+”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开展新型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佩佩 《青年记者》2017,(32):98-99
“日食记”用户心理需求分析 “日食记”为上海罐头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美食类自媒体品牌,自2013年年末起以美食与猫的治愈系短视频走红网络.目前微博粉丝839万,微信粉丝近百万,在优酷、爱奇艺、芒果TV等门户网站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过亿.在千万自媒体中,凭借着优质的内容输出和粉丝影响力,“日食记”有其独特的魅力.为调查用户心理,笔者通过问卷星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22份.在122份问卷中,有37.7%即46个人看过“日食记”,也就是平均10个人有3.7个人关注过“日食记”.笔者结合问卷,分析了“日食记”用户的心理需求如下: 1.接近性心理需求.在中国,吃是永恒的话题.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美食社交是人们社会互动和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美食分享推荐和美食APP的火热提供给网民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路径不断丰富、传播速度加快,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如今,信息传递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与内容,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者能力与编导专业教育水平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转变以往教育模式,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同媛 《青年记者》2016,(11):95-96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消费行为的改变,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网络购物,每年的11月11日更是被称为“网络购物节”,创造出不断刷新的网络消费纪录..在“互联网+”时代,电视艺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在2015年“双十一”前夜为大众呈现了新的艺术形式——网络购物电视晚会,据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的数据,湖南卫视“天猫双十一狂欢夜”晚会收视率高达28.3866%,而据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天猫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11日0时12分28秒,天猫网络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达912.17亿元人民币,创造了新的纪录.此次网络购物电视晚会非常值得研究和进一步思考,结合“互联网+”的形态演进和时代背景,分析网络消费与电视艺术的狂欢.  相似文献   

9.
常恒 《传媒》2018,(6):76-78
新媒体时代,口碑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益、提升自身形象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以《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利用口碑进行宣传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国产动漫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高票房差口碑、口碑传播缺乏秩序性等问题.为提升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效果,需要采取挖掘共鸣点,形成自发的口碑参与、挖掘动画IP,深耕粉丝需求等策略,从而形成国产动画电影网络口碑传播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熊蕾 《新闻界》2012,(6):60-63
随着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数量呈级数上升的弱连结突破了消费者过去狭小的社交圈,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广泛的口碑信息,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更直接有效的渠道.网络口碑营销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口碑传播,但其传播效果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本文分别从传播动机与意愿、信息质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探析了影响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时代,普通百姓也可以借助网络、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参与信息的传播。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纷纷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广播开办听众热线节目,电视开办谈话节目等,这些与受众互动的节目的出现,目的就是要赢得收听、收视率。为了应对媒体间的竞争,吸引受众的参与,报纸除了继续办好传统的“读来信”专版外,话题性专版也应运而生。话题性专版实际上是一种评论性的专版,如何才能办得好看,让受众喜爱呢?现以长江日报话题性专版《圆桌》为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金妍 《青年记者》2016,(24):76-77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已成为常态,“广电+”这个说法来源于2015年的热词“互联网+”.何谓“广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2015年广电改革发展高层论坛上比较清晰、明确地阐述了“电视+”或“广电+”的概念,他认为可用“电视+”或“广电+”来概括广电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最迫切的意思就是“+互联网”,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占领主阵地.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①事实上,电视早就开始了与互联网的融合之旅,互联网发展初期,电视提出“内容+渠道”的发展战略;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又提出“内容+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电视加快了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电视提出了“全媒体”战略,终端融合更多样,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纷纷登场,电视内容的接收由电视机转向更为自由方便的电脑、手机等,“广电+”成为电视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季静 《编辑之友》2017,(6):54-57
电视剧网络口碑传播以“生产性文本”为最佳载体,借助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而便捷的交流渠道,形成一种“迷群”带动模式下的集体狂欢.其传播路径可划分为酝酿、触发、爆发和消退四个阶段, “引爆点”则决定着电视剧网络口碑传播路径的长短和走向.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媒体已经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和“规模化”的未来图景,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网络口碑的传播,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在对社会化媒体和网络口碑的定义、类型、特征进行理清和分析,从社会化媒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入手,解释了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进而从挖掘接触点、沟通共识和价值扩散三个维度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主张.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     
专家学者赞同出台互联网两个管理规定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4日报道,专家学者对于近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两个关于互联网方面的管理规定表示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说,报纸、广播和电视都已经处在有序状态下,如果不给网络传播定一个规矩,整个新闻传播事业就会有一个缺口。“法轮功”的很多煽动性和蛊惑性的宣传信息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因此,规定的出台非常有必要。报纸要经过登记才能发行,网站刊登新闻同样也要经过批准,这些都是合理的要求。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李顺德研究员说,我国目前网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出台两个…  相似文献   

16.
段婕 《传媒》2021,(16):45-47
流量在信息社会发展成为视听领域的关键词,传统的电视行业面对互联网流量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寻求电视传播的创新转型与融合发展.流量主导的时代从最初盲目投机到日渐趋于理性,电视娱乐节目也在创新发展中回归正轨.在流量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优势将重新焕发活力,但获取更广泛受众认可时要兼顾互联网流量带来的新特点,将流量、内容与渠道有效整合,从而在激烈的视听市场竞争中获得收视和口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为适应新时期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要求,网络编辑需要提升平台适应力、信息掌控力、产品原创力、用户亲和力和平台创新力.与之相适应的,高校网络编辑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也随之改变. “面向应用,道德引领,才能担当,技能优化,产学结合”的“1+3+1”人才培养模式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18.
网上“抢滩”争先恐后传统媒体上网,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基于互联网传输平台以传播新闻信息。互联网用于传媒,传统媒体首当其冲,因此也率先作出反应。互联网发源地美国早在1992年就有《圣何塞信使报》办起了网络版,此后各类新闻媒体纷纷网上“抢滩”。互联网进入我国国门以后,情况也是一样。虽然第一个电子版比美国晚了三年,但在97—99年3年中,“恰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上网的新闻宣传单位140多家:根据网上搜索,在网上建立域名的达到700多家。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9.
毛菁华 《青年记者》2017,(27):92-93
网络文化产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共识,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性产业.2015年,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出席网络文化产业年会高峰论坛时表示,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规划,其中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而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岛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在“互联网+”时代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是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20.
张珂  张媛 《青年记者》2017,(5):43-44
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互联网+”正以巨大的能量推动着传统电视产业融合升级,电视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电视”下的裂变,颠覆了传统的电视节目生产和传播形式,鞭策着中国电视人不断探索多样化创新.从跨屏互动到台网联动,从网络电视到社交电视,从T2O模式到“摇电视”,“互联网+”驱动下,电视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