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15,(3):10-11
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霾,重塑蓝天"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强力治霾,减煤、脱硝、除尘、控车成为关键词。我国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大气治理政策频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污染治理不仅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写进了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2015年全国两会"环保"引爆全国,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最为关  相似文献   

2.
程筱农  田青 《今传媒》2014,(7):160-161
2013年全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了各项服务应对雾霾天气,宣城气象局9月13日制作播出时长5分钟《雾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专题片节目,从什么是雾霾、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的危害、雾霾天如何防范、怎样防治雾霾等方面进行介绍。抓住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通过拍摄的雾霾实景视频结合视频动画创作,主持人优美声音生动描述呼吁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治理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发生。节目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脚本是导演、摄像、后期编辑的参照文本,本节目创作前,收集雾霾相关资料进行脚本撰写,本文主要介绍前期的脚本策划。  相似文献   

3.
马晶 《兰台内外》2014,(6):65-65
正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仅2013年,全国就有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遭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雾霾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面对如此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提高警惕,全力以赴做好雾霾天气下档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雾霾恐惧的蔓延,何时是个尽头?面对雾霾时,现今我们能做的只有"围剿"口罩和空气净化器了。政府急需加快解救雾霾的步伐,作为PM2.5的"得力贡献者",企业也需随时跟上。2013年进入12月份以来,中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再次遭遇雾霾侵袭。北京、上海、南京等相继沦陷为雾霾重灾区,湖北、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雾霾天创下历史纪录。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已经创出52年来之最。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工业企业关停减产的措施应对雾霾肆虐,但收效甚微,雾霾正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学校停课、汽车限行、商速封闭。而更让有关部门尴尬的是,制造出雾霾的空气污染物来源,目前仍然是一个迷。就在各地频频上演着"人雾拉锯战"的同时,雾霾商机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对大部分人来说,雾霾是挥之不去的困扰,但对一些人来说,雾霾是难得的生意。  相似文献   

5.
彭耕耘 《新闻窗》2013,(1):46-48
新年伊始,一场雾霾天气悄然袭来,迅速席卷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之久。雾霾天气的影响,以往已有,于今尤烈。其性质之严重、覆盖范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极端天气的高度重视。而透过雾霾,也显露了社会对气象报道的更高需求,气象新闻必须不断拓展,以增强服务性。  相似文献   

6.
杜诗画 《青年记者》2016,(23):19-20
2013年“雾霾”“PM2.5”走进公众视野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雾霾重灾区的北京,在2015年12月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这是由雾霾导致的最高级别预警响应.《新京报》作为北京一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从2015年11月雾霾频繁出现开始,就不断进行追踪报道,并形成雾霾报道专题.本文对《新京报》201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雾霾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按照报道篇数、版面安排、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新京报》是如何构建雾霾报道议题的.  相似文献   

7.
在百度上以"雾霾"为关键字进行新闻标题搜索,呈现在眼前的新闻有1690000篇,有报道雾霾天气来袭的消息,有指导如何应对雾霾的专家访谈,还有探索雾霾商机的新闻延伸,可谓五花八门。围绕"雾霾"这个热词,每个行业的记者都在做自己的文章,跑教育的提出雾霾天不适合上体育课,跑环卫的提出要给工人发"雾霾补贴",跑娱乐的则借明星之口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出发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环境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间有关雾霾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关雾霾报道的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通讯较少,深度报道则最少;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而客观中立的报道则非常少;报道主题以治理措施为主,应对策略和责任归因较少,社会影响和雾霾天气的发展状况则更少。最后,笔者对《中国环境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雾霾报道的框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伏 《青年记者》2016,(14):8-9
近年来,随着我国雾霾现象频发,雾霾成为中外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话题.通过仔细梳理就会发现,雾霾报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对公众认知雾霾造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因此,媒体需要反思如何在雾霾报道中坚守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2013年初开始的雾霾波及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8亿人无可逃遁地成为潜在的受害者.以北京媒体为代表的全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本文基于此次雾霾报道的传播效果,从外媒对北京雾霾报道的负面基调入手,认为此次雾霾报道存在一定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如何做好雾霾报道的建议:媒体要科学报道雾霾成因,提供详实背景资料;消除紧张气氛,巧妙引导舆论;应更强调公众个体参与在雾霾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靖鸣  杨帆 《青年记者》2016,(36):41-43
2011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频发,雾霾天气已经被列入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的行列.这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近几年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现实中人们对雾霾的认知可谓从无到有,呈现了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网络在其中不仅承担了信息传播的作用,也从侧面展现了人们对雾霾这一新事物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持续侵扰京津冀地区,雾霾成为公共领域广泛探讨的议题.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雾霾报道中传递的信息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2003年至2017年十五年内关于雾霾报道的历程,使用框架理论进行内容分析,并对参与雾霾报道的记者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揭示媒介镜像中折射出的真实面貌,在环境传播中唤起媒体和公众一起承担社会责任,并总结党报雾霾报道传播效果提升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雾是天然的,霾是人为的。雾终将随风飘去,而霾却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区域协调治理空气污染,是真正驱散阴霾的根本之道当2013年的第一场大雾霾笼罩在北京的时候,很多人想起了2012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暴雨袭城。从1月12日下午起,由于点击量激增,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网站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指出,面对雾霾,我国科技期刊应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不仅是科技期刊的职责所在,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的需要.然后介绍了科技期刊可以为解决雾霾问题做的具体工作.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早日远离雾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国家治理开启新征程.国家治理方式由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化也同样引发对档案软治理方向的思考.我国档案馆作为文化组织与档案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其融入治理的过程对于国家实现软治理具有深刻影响.通过我国档案馆对档案及档案工作进行软治理必要性、可行性的阐释,面对当下开展软治理面临的自治未完善之困、主体不平衡之囿、话语权表达之失三个困境,应以明晰档案软治理核心角色、实施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牢握档案文化话语权的三个发展路径寻求我国档案馆融入国家软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入冬季,“十面霾伏”在中国北方地区似乎已成为常态,各大媒体对雾霾的相关报道数量增加,加深了受众对雾霾的认知.当下传统媒体对于雾霾的报道框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环境新闻报道模式,而是加强了媒体与政府、公众之间的互动. 传统媒体雾霾报道的现状 1.雾霾报道已形成规模,报道时间整体上与多发季节正相关,且具备一定的地域特点.通过对中国知网报纸数据库检索发现,媒体对雾霾的报道最早见于2006年《河北日报》的《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一文,随后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13年转为爆发式增长,由年报道量不足100篇增长为年报道量8785篇,在2014年时达到顶峰,年报道量为11830篇,随后几年一直稳定在7000篇左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雾霾灾害频发,面对每年必有的大气污染问题,网民却表现得愈发"淡定".社交网络充斥着各种戏谑段子、吐槽表情包和雾霾神曲,公众以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参与到公共环保议题的讨论,并以此宣泄情绪、抵抗主流话语.基于此,现以网络雾霾话题为例,通过分析雾霾舆论的娱乐化表达方式与特征,探究其娱乐化表达成因,并就娱乐化表达的正负功能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多地创下历史纪录,雾霾成为环境风险议题之下的一个焦点议题。根据新浪与人民舆情分析室联合发布的《2013年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本文取样官方微博影响力排名前三的报纸微博--人民日报、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以下简称官微),选取雾霾大规模爆发至逐渐消退的三个月,即201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三个官微所发布的全部微博,以“雾霾”为关键词,删除重复或与雾霾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共获有效样本分别为89条、40条、24条。通过实证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微博报道框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污染源的措施,北京连续多日空气质量良好,“APEC蓝”一词由此而生,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及时跟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实现了有效传播,再一次体现出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治理雾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民众秉持科学、审慎且明辨是非的态度,同时也需要新闻媒体履行好传播知识、积极引导的功能,提供严肃、准确、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林世华 《青年记者》2016,(21):32-33
事件背景与研究问题 1.事件回顾 2015年末,雾霾肆虐我国华北地区,造成持续性重度污染天气.北京市应急办一度将空气污染预警等级提升为红色,一些企业、学校作出放假安排,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吐槽雾霾天气的文章.回顾2015年冬季雾霾事件,关键节点如下: 11月26日夜间,雾霾悄然进京. 11月2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石家庄为严重污染.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11月28日,灰霾面积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法国国土,重度及以上污染城市数量增加到2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