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超 《传媒》2015,(21):62-64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动画电影由于过多效仿西方动画的配色理念,造成了民族文化底蕴的缺失.本文以《大闹天宫》和《山水情》两部经典国产动画电影为例,通过对影片传统文化色彩特点的探求,指出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语言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认为坚持本民族色彩文化之源,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动画的色彩理念,才是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王厚香  戴春阳  吴昊 《新闻世界》2010,(7):260-261,68
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美日动画电影是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界中的佼佼者,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追捧和市场的青睐。动画艺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动画形象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他们是影片中的大明星,是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代言人。动画文化的精髓通过动画形象集中体现。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本论文试图把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放在中国动画电影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再次回归的主要原因、改编特征,剖析近年来动画大电影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营销传播逻辑,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策略的角度,解读《长安三万里》如何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同,寻找到政治、市场与艺术的平衡关系,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相似文献   

7.
颜欢 《东南传播》2014,(3):63-65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全球逐渐掀起了一股动画与动画电影的热潮。动画电影在近百年的滥觞和发展中,无论是题材、内容、叙事、人物、场景还是视听语言等,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状态中。本文在比较艺术学的框架下,选取备受关注的中国动画电影《宝莲灯》和美国动画电影《卑鄙的我》作为研究对象,从故事来源、主题表达、角色塑造、剧作结构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中美动画电影的异同,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芳  李凤 《今传媒》2014,(8):100-101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文化融合已经日趋激烈,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残酷,众多动画电影制作者都在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同样的东方大环境,日本动画电影的迅速崛起带给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希望。宫崎骏动画的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如何汲取其中的营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因素,期望为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困境寻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9.
苏菲 《传媒》2017,(12)
近几年动画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上看,以日本为代表的动画电影产业一直占据着世界领先位置.就我国来看,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从上世纪戏剧题材的《马兰花》,到历史题材的《秦时明月》,再到儿童题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故事性和呈现方式上,国产动画电影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国内观众的好评.动画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乃至传媒、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特的受众群体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这不仅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同样还因为国内动画电影表现要素和叙事方式的不合理.为此,研究者有必要从术到学,从实践到理论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总结归纳,这不仅是研究动画电影本身的需要,也是不断推动动画电影遵循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需要.由陆方老师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动画电影符号学》一书,便是对当前动画电影的系统研究.该书运用符号学一般原理,通过对优秀动画作品的表现要素和叙事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法与受众对动画电影辨识度之间的联系机制,能够帮助我国动画电影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准确表达动画作品的意义与内涵,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72-75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艺术领域中各个门类的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动画电影也从传统二维手绘后逐帧拍摄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由CG (Computer Graphics)技术引领的数字动画。而在好莱坞人称"鬼才"的另类导演蒂姆·伯顿,他以个人独特的艺术视角热衷于传统定格动画的拍摄方式,用华丽而颓废的非主流哥特风格诠释童话故事,其四部动画作品《僵尸新娘》、《科学怪狗》、《圣诞夜惊魂》、《文森特》全是采用定格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概述蒂姆·伯顿导演的个人经历与其动画风格的形成,其次论述了哥特元素在伯顿动画电影中的表现方式,最后分析了伯顿动画电影中的哥特元素所表达的深层次意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众多的中国本土动画作品中,普遍存在着视觉形象风格杂糅不成体系的现象,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本土动画的品牌建立和传播,阻碍了动画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源仍是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审美语言、艺术表现等视觉符号方面存在着问题.当前,我们亟待以本土文化为本源,重塑本土艺术视觉语言的审美意义,从民族文化长河里寻找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视觉符号,并以一种文化战略的眼光去拓展动画市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不断有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在大众视野之内。纵观中国动画艺术近90年的历程,国产动画电影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瓶颈中创新,从而走进当代世界。在后现代主义审美时代,国产动画电影不断确立其当代性的过程,也是自我民族性确认和回归的过程。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如何以民族话语来谋求创新发展,是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前沿命题。  相似文献   

15.
温丽娜 《今传媒》2012,(7):107-108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表现形式,从构思到完整的作品体现需要非常复杂的制作过程,从前期策划到中期制作再到后期合成,聚集了所有动画人的心血。本文以全球范围内部分经典电影动画为例,通过对动画电影中期制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动画电影中的具体作用的研究,阐明了动画的中期制作在整个动画电影制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受众视角解读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的品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伟 《传媒》2015,(24):66-68
国产动画电影从政策引导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院线明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国产动画、合作动画、进口动画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当《熊出没之夺宝奇兵》票房收入高居动画电影之榜首时,人们开始分解国产动画的概念,并开启了全新的品牌化动画时代.本文基于全受众视角,以《熊出没》为例,提出动画电影的品牌定位原则及发展策略,并深入分析品牌建立和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将取材于《封神演义》的人物与情节进行颠覆性创作,给观众带来了全新故事情节与视听体验。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基础,从叙事题材与方式、人物角色、电影主题对《姜子牙》进行分析,认为其打造的反英雄人物形象与通过符号隐喻表达的深层意涵,共同构成了这部成人化的动画电影,其对于我国经典著作的陌生化创作能给未来国产动画电影发展提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3D动画电影迅速发展,可谓势不可挡。国内对3D动画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而动画电影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基于社会关联视角探讨技术、经济和文化对3D动画的发展及美学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颖 《出版广角》2015,(14):90-91
电影能够通过视听语言直接展现影片的情感内涵和表达主题,这是电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温莎·麦克凯创作的动画电影是美国动画电影界的重要代表,其影片风格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温莎·麦克凯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魅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