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的传播渠道是新闻到达受众的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媒体。在媒体发展形态历史上,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以网络为支撑的新媒体,体育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崛起。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但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譬如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转向各类短视频平台,致使其面临着受众急剧流失的现状。为了有效应对短视频的发展给电视媒体造成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也开始以“新闻+短视频”的形式向用户推送及报道新闻事件。基于此,本文充分阐述了短视频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进而结合这些现状为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5年中国科学院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网络在中国已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从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媒介环境。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传播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及时性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本文主要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互动电视媒体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新媒体中新闻互动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4.
王琴 《青年记者》2016,(14):48-4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以革命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生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重要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语境下也难逃重重困境合围的命运.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1.受众层面:受众信息获取习惯转变和分流转移之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覆盖性渗透,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开始热衷于使用新闻客户端,热衷于从社交平台上获取新闻.第二,随着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高速供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信息速食心态”,人们逐渐对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报道失去了耐心,这不利于深度报道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电视媒体曾在受众的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的播出,也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栏目又该如何在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的特点以及综合节目编排制作,来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新闻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格外吸引受众的眼球。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类媒体百花齐放,读者的选择空间空前增大。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媒体环境,面对“信息爆炸”、传播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与结构素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受众群体,每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深思:我们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传统媒介转向网络、手机等终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媒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新媒体分流着传统媒体的用户市场和广告市场,分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大蛋糕。有业内人士称,网络和电视这两大主要媒体正起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桥梁作用,若两者不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合作方式,则最终会两败俱伤。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孙悦 《新闻传播》2015,(3):25+27
现今社会新媒体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放弃了传统的电视媒体转而投入了互联网的怀抱,电视媒体的收视率逐年降低。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对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析电视媒体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及其经营策略,以促进广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拉近距离,手机推送信息的今天,传统的电视媒体面临着强劲的对手。县市级电视台竞争态势更为严峻,除了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还要承受占据各类资源优势(包括新闻资源、受众资源、人力物力资源等)的上级媒体的收视压力。大多数观众收视新闻往往具有自上而下的习惯,如果县市级台时政新闻依然照本宣科,一味照  相似文献   

10.
牛勰 《新闻世界》2014,(6):67-68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精英人士选择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强烈冲击着电视"媒体老大"的地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又该如何挽回日益流失的受众?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媒体形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媒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传统的以官方话语为主导的媒体语境受到了信息混杂的网络信息空间的冲击,民生问题在这种新媒体时代成为舆论热点,也是普通受众参与媒体互动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在传播的互动性、快速性和丰富性等空前拓展的新媒体语境下,秉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好民生新闻,成为每一个新闻人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刘帝 《视听界》2012,(1):104-105
在网络拉近距离、手机推送信息的今天,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县市级电视台的竞争态势更为严峻,除了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还要承受占据各类资源优势(包括新闻资源、受众资源、人力物力资源等)的上级媒体的收视压力。大多数观众收视新闻往往具有自上而下的习惯,如果县市级台时政新闻依然照本宣科,一味照搬中央台、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大众传播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人们第一次真正自由地面对一个信息海洋,沟通和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媒体拥有5000万受众所需时间统计:广播38年,电视13年,而网络只用了3年。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媒体。同时,各种媒体也在不断地被“卷入”技术革命。有学者甚至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将最终取代电视。  相似文献   

14.
当下,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已经成为受众的习惯,这也给地市报发展带来了挑战。地市报继续报道受众第一时间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的新闻不可缺少,但受众更愿意知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故事。因此,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以“深度”提升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失为地市报应对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挑战、发挥优势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数字传媒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同时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也给我国传统电视媒体采编带来了新的冲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当前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冲击,我国传统电视媒体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依托于大数据的背景下,以便更好地保证新闻的质量,并为观众提供优质的电视媒体内容,从而使我国传统电视媒体能够在大数据的发展下,得到新的积极进步。面对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工作所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与危机也逐渐增加,换句话说,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也不得不进行相关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迎来了视觉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时代,原来的传统媒体也渐渐的迈向视听新媒体融合的发展中来,也就是说在新的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发展是必需的趋势,传统的电视媒体就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寻找新的亮点来适应新的媒体发展,那么在电信网、广播网和互联网这几个网络的联合直接的带动了电视媒体和其他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这样信息的传播渠道平台也发生变化,受众接受的信息也越来越广,这就直接的给每个形式的媒体带来的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仅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科技水平飞速提高,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媒体方面,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户外四种媒体,发展出了新型媒体,即构建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上的数字媒体。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在各个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同时对于电视记者的工作也是一种考验。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视记者如何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是值得思考和做出改进的。本文旨在讨论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贾鹏政 《新闻传播》2023,(16):158-160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时政新闻,要充分发挥其权威性优势,与新媒体相融合,不断创新节目形式与表达方法,既要找到适用于电视荧屏的方式,同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迎合受众需求,实现与融媒体时代齐头并进,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更为新颖的时政新闻节目。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为提升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创新表达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高辉 《声屏世界》2009,(11):64-65
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日益成长使得传统电视媒体的收视似乎呈日渐式微之态。然而,在对受众接受信息的文化视角、行为习惯和电视传播的特点做进一步分析之后,有学者提出,面对网络媒体的来势汹汹,电视大可不必有唇亡齿寒之感,因为电视自身所带来有的文化意义正是其发展前景“柳暗花明”的依靠。  相似文献   

20.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0,(10):66-67
关注受众新闻期待变化 从新闻生成上看,新传播时代的受众正在显露出由“被动消费”向“协同生产”转向的明显迹象,这是新媒体传播技术给新闻生成机制带来的变化。新传播时代受众倒逼媒体重构,是一种正在形成的趋势。一是推动信息流通形态由单一转向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