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每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变革。大数据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开辟新时代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个人隐私,甚至出现了公开的隐私。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海量数据共享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指出大数据时代下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探讨保护个人隐私权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技术伴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得到有效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个人隐私权各方面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互联网技术对个人隐私权侵害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环境下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难点,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建议。互联网技术中对个人隐私权侵害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技术中对隐私权的侵害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非法获取、收集个人信息资料,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不当泄露、恶意传播个人隐私,诽谤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个人隐私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针对这一现状,国际社会纷纷通过立法,加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本文在比较各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立法保护隐私权方面的不足.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完善现有法规,加强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丽莉 《新闻世界》2014,(8):306-307
自美国学者沃伦(Wallen)和布兰代斯(Brandeis)于1890年提出隐私概念后,学界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其边界问题仍存在争议。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利用网络技术收集、保存和传播个人隐私信息非常容易实现,当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另外由于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要求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隐私权的界定及特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与抗辩事由以及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个人隐私保护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完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策略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隐私,从词义上讲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社会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隐私的存在,就是承认个人隐瞒纯属个人私事或秘密的权利,即隐私权.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数字档案馆的网络环境使传统环境下不太明显的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由用户隐私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将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数字档案馆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体现了网民欲通过网络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及道德正义的理想,但是在实际运用时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人肉搜索的演变过程和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权的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了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探讨正确运用人肉搜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隐私,从词义上讲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社会认同现实生活中个人隐私的存在,就是承认个人隐瞒纯属个人私事或秘密的权利,即隐私权。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个人的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数字档案馆的网络环境使传统环境下不太明显的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由用户隐私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将影响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有部分新闻媒体的采访手法和报道内容十分低劣与不堪,为了写出一篇哗众取宠的内容而不择手段,在追求新闻自由的同时,反而侵犯到了他人的个人隐私,如果没有保障个人隐私权,一切的私人行为将像被摊在阳光底下,不受任何保障,因此是否该给予新闻媒体报道的特权,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对于怎样在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还仍有待努力。本文综合分析了新闻报道隐私权保护的意义、类型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或个人通过发挥大数据规模性、多样性和高速性的特点,对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科学的分析,形成以数据为核心推动力指导业务,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同时又因我国对隐私权尤其是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监管等方面不到位,大数据的应用也为个人隐私权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文中从分析大数据时代内涵、特征及隐私权的基本概念着手,得出大数据时代下保护隐私权的途径:推动隐私权立法、加强行业自律、保护隐私权的正确舆论导向、增强维护隐私权的维权意识、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自律换取自由——英国媒介自律与隐私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年,英国王妃黛安娜在巴黎被“狗仔队”追逐,不幸遭遇车祸丧生,这使得通过立法遏制媒介侵犯个人隐私的呼声在世界范围内再次高涨。其实,在王妃的家乡英国,公众与媒介在这一问题上的交锋已有数个回合,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然而,大众所期待的保护个人隐私的成文法却至今没有出现。这一有趣现象当然引起我们这些到访的中国媒介人的浓厚兴趣,经过多方考察后我得出这样的印象:英国媒介较高的自律水平成功地遏制了隐私法的立法进程,这使媒介获得了一片有弹性的自由空间。名人隐私与媒介自律在英国法律界,隐私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  相似文献   

12.
档案开放利用中公民隐私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与之相对应的维护隐私权问题便随之而来。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对抗,已作为一个社会矛盾凸显出来。近年来,社会上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的案例屡有发生,在档案开放利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不例外,这种状况已引起了全体档案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稿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来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辞海》中解释,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公开与其私人生活有关的事实和秘密的权利。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所谓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自身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信…  相似文献   

13.
李璐玚 《今传媒》2012,(8):34-35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普通人的言论自由更有渠道得到表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网络媒体信息爆炸的"碎片化"语境时代,对隐私权特别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现象是存在的。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交互性、媒体对点击率的追求、互联网"黑客技术"的发展等因素,使得互联网上的隐私披露成了"家常便饭"。个人隐私被他人或组织传播利用时,对个人的精神伤害无疑是巨大的,被有心人利用甚至会产生财产损失,更有甚者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研究网络媒体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可以从案例中获得启示,从而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近代以来关于自由的观念所形成的两种基本的学说——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探讨了大众媒介权与个人隐私权之间的权利张力关系。个人隐私权通过对个人自由权利的彰显起到抑制大众媒介权被滥用的作用,大众媒介权在尊重个人自由权利的同时,关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与维护,有助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信息社会六大基本权利包括:知情权、传播权、讨论时政权、保护个人隐私权、接近于使用媒体的权、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逐步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社会,给我们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方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就越容易被窃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时代成为了侵犯个人隐私权权利的"杀手". 一、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法律界定 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表现为个人数据的隐私权,信息技术下个人隐私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个人数据是指有关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因此也是最容易泄露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有关法学专家家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个人生活、信息依法受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隐私权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有关国家法律与地区条约确认的基本人格权之一。由于隐私权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来保护自然人的人格与精神状态,所以隐私权还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格权。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历史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崛起,拓宽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渠道,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自身或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权会受到侵犯。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隐私问题和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作为刑事诉讼程序间接公开的媒介,具有沟通公众与司法机关的重要作用。随着大众传播方式的不断演化,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刑事司法案件报道过程中产生的对案件当事人的隐私权侵犯的现象,其背后暗含着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利益冲突。解决这一社会性忧虑,需要在实现价值平衡的同时,依靠完善新闻传播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刑事司法案件各阶段的新闻报道权利边界等手段,构建秩序化、法律化的隐私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图书馆学刊》2014,(12):19-21
图书馆对大数据时代读者个人数据的管理面临着立法滞后与不完善、泄露读者个人数据的途径增多和图书馆保护读者个人数据的自律性不高等问题。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保护读者个人数据的措施包括:提高对保护读者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图书馆隐私权保护政策、采用合理科学的读者数据管理策略、发挥技术手段保护读者数据的功能、构建隐私保护法律风险的评估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