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则渊先生作为科学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杰出学者,多年来,他坚持致力于科学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则渊先生对中国科学学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科学学理论也有着独到而深刻见解,在技术哲学、科技伦理、科学计量学、创新管理等多个领域上做出了开创性成就。为了缅怀和纪念刘则渊先生,本文重点评述了他在科学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总结了他及其团队在科学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并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时间维度对刘则渊先生四十年来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评析。根据学术论文主题,基于刘则渊先生各时期的研究方向,刻画了其科学学学术思想的演化变迁。希望科学学界能更多发展科学学理论,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科学学应用领域,为科学学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刘则渊为中国科学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始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为理论根源,始终清醒地把握驱动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本质,始终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为目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科学学思想体系。刘则渊在科学学领域重要的理论贡献体现在5个方面:(1)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依据的中国科学学理论体系;(2)发现"哲学—数学—科学—技术—经济"大周期转化规律;(3)提出以知识价值论为核心的知识活动系统理论;(4)提出基于"技术科学"的新巴斯德象限理论用以支撑科技强国战略;(5)创建和发展以"科学知识图谱"为表现形式的知识计量学。刘则渊建设和培养了一支科学学研究队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中国科学学界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科学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40多个春秋。在这40多年里,刘则渊是科学学的传注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作为传注者,他非常重视人物研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贝尔纳和普赖斯、李四光和钱学森、赵红州和冯之浚等马克思主义科学学的先行者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注解。作为传承者,他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发展了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开创了科学知识图谱的新范式。作为传播者,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科学学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接班人。通过梳理刘则渊教授的科学学思想,可以深入了解这位科学学开拓者的思想历程、学术追求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2017年是我国科学学理论家、中国科学计量学奠基人赵红州(1941-1997)逝世20周年。在2016年重庆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会上,刘则渊代表张碧晖、蒋国华,三人联名提议:2017年召开"赵红州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国科学学家赵红州逝世20周年",由研究会主办,由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筹备承办。穆荣平理事长立即提请理事会全体理事热烈鼓掌通过。现在经过近一年筹备,在同行支持下,组织和征集的文章包括三个部分:(1)回忆赵红州先生学术生涯与事迹的文章或视频;(2)研究赵红州先生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的贡献与影响的论文;(3)追寻赵红州足迹探讨中国科学学的国际影响与未来展望的文章。在第十三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在福州召开之际,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分会场举行了"赵红州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以纪念中国科学学家赵红州逝世20周年,缅怀他对我国科学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在本次研讨会上,研究会方新名誉理事长致词、穆荣平理事长做了总结讲话,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碧晖教授,研究会原副理事长、赵红州生前的亲密学术搭档蒋国华教授,赵红州生前的合作者、科学计量学家梁立明教授,来自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上海科学学研究所、天津科学学研究所的负责人或代表等参加会议并发言。研究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王兴成和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还通过视频的形式向研讨会做了发言。大连理工大学的胡志刚、侯海燕、陈悦和广西大学的严建新等分别作了发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其他科学学、科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同行和专家一起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研究会原副理事长、原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委会主任刘则渊教授主持。下面为本次研讨会主要发言内容的摘编。由于蒋国华、梁立明、胡志刚和严建新的文章同时单独发表,侯海燕和陈悦等分别探讨中国科学学的国际影响与未来展望的论文也将另行发表,故不在摘编内。  相似文献   

5.
简讯     
首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的首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2月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二百位科技政策与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参加了大会,其中有不少是本领域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大会邀请了六位著名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包括:刘则渊教授的《科学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高世楫教授的《完善政府监管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王春法教授的《科技人才的全球流动》、穆荣平教授的《技术预见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兴成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758-1759
21世纪初叶,<中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年鉴-科学·技术·发展>2003年卷(1),2004/2005年卷(2)、2006/2007年卷(3)相继出版.该<年鉴>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刘则渊与王续琨教授主编.<年鉴>及时地跟踪和记录了我国科学学研究的有效进程,择要地透视和反映了该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相关特色.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管理》2014,(3):F0002-F0002
刘则渊,男,1940年5月生,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学理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学,发展战略学与技术哲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部省级创新基地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8.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正《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0年5月创刊,诞生在"科学的春天",伴随着科学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而成长。杂志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学术成果,坚持与改革开放同行,勇开时代风气,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不懈深耕,成为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创刊40年,杂志关注时代需求,把握时代脉搏,为改革助力,为  相似文献   

10.
研讨会简况     
为提升产业技术和科技管理水平、促进海峡两岸科技管理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行友谊、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经科学技术部批准(国科外审字[2008]0770号文),同意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暨南大学、广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与台湾"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等单位于2009年9月在广州联合举办"沿海区域产业科技管理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译丛》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办的综合性翻译刊物,主要介绍国外科学学、科技管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学术动态、书刊评价、人物介绍和历史资料。内容包括:科学学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家的活动与科学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科技政策的形成与演变,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科技发展规划与科学活动的组织和理管,科技活动的效应与科技成果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12.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学研究》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典型案例 ,以推动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本刊除设有科学学理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科学管理与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栏目外 ,还有科技论坛、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非常设栏目。《科学学研究》作为我国软科学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之一 ,亦被选定为中国“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并被认定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2018年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会议"于2018年6月23日在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15.
《科研管理》2008,29(3):F0004
第八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9月20、21日在天津召开。会议将邀请科技评估、高等教育评估、科学学研究等方面知名学者与相关负责人参加。本届会议将主要结合国家及地方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探讨科技评价与科技政策以及教育评价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管理》杂志《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承办单位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学研究》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政策、科技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典型案例,以推动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本刊除设有科学学理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常设栏目外,还有科技论坛、书刊评价、学术动态等非常设栏目,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7日-18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办,《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协办,来自政府机构、高校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2-13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联合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科技管理与政策博士生论坛"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450多位专家学者和台湾交通大学、中华大学、亚洲大学、元智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19.
 多布罗夫是苏联科学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建了科学学基辅流派。他发展了科学技术潜力及其评估方法的理论,提出科研人员优化的理念和科技预测的思想,在他的努力下,乌克兰科学院组建了“科技潜力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卓越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科学学思想是其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一部分。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对于中国科学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源于他的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他把握住技术科学的中介学科地位,演绎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而阐发了科学学产生的必然性。从率先在中国倡议“科学的科学”研究,到首先发表完整的科学学论文,表明钱学森是中国倡导和创建科学学的第一人。科学学属于社会科学,是科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居于技术科学中介层次,它以全部人类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包含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能力学和政治科学学三个分支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构成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