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则渊为中国科学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始终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为理论根源,始终清醒地把握驱动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本质,始终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为目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科学学思想体系。刘则渊在科学学领域重要的理论贡献体现在5个方面:(1)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依据的中国科学学理论体系;(2)发现"哲学—数学—科学—技术—经济"大周期转化规律;(3)提出以知识价值论为核心的知识活动系统理论;(4)提出基于"技术科学"的新巴斯德象限理论用以支撑科技强国战略;(5)创建和发展以"科学知识图谱"为表现形式的知识计量学。刘则渊建设和培养了一支科学学研究队伍,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中国科学学界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学元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77年钱学森先生倡导发展“科学的科学”算起,科学学在中国刚好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对科学学著作和科学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表明,科学学在内容上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从单纯研究科学走向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性研究,即走向科学技术学。在科学学著作中,专论科学学分支学科的著作占绝大多数;在科学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中,探讨科学学分支学科的论文占绝大多数。面向社会实际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科学学分支学科的深度开掘,是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科学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40多个春秋。在这40多年里,刘则渊是科学学的传注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作为传注者,他非常重视人物研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贝尔纳和普赖斯、李四光和钱学森、赵红州和冯之浚等马克思主义科学学的先行者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注解。作为传承者,他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发展了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开创了科学知识图谱的新范式。作为传播者,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科学学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接班人。通过梳理刘则渊教授的科学学思想,可以深入了解这位科学学开拓者的思想历程、学术追求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微观结构单元,科学学科研究是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研究的延伸和细化。建立在科学学科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科学学科学,是钱学森所倡导的科学体系学或科学知识体系学的一个基础分支学科。通过梳理科学学科30年来的期刊文献,可以大致圈定科学学科学的主要论题。为了推进科学学科学的有序、可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实施强化学科意识、借力关联学科、扩充学术队伍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作为享誉中外的科学巨匠,其卓绝的学术功绩和思想光辉在学术界掀起探究热潮。在钱学森百岁诞辰之际,我们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历数他给我们留下的思想财富,试图展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共词分析的结果表明, 他在“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科学”、“大农业经济”、“科学学”、“技术科学”、“城市科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想尤为后人关注,其中,“系统科学思想”作为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31日,享誉世界的一代宗师钱学森先生与世长辞,环宇震惊,举国悲痛。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科学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科学学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1980年前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开创了我国科学学和科学体系学的研究方向。本刊编辑部特组织部分科学学界老专家撰写纪念文章,集成此专稿,以表达我们对钱老深深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基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以66种力学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引文分析法探索了力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力学引用的学科主要为基础科学,即基础科学是力学的基础,而引用力学的学科主要是工程技术学科,即力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总体上讲,力学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层次结构中处于作为中介科学的技术科学层次,力学主体的学科性质属于技术科学。现代力学主体的技术科学性质,也证实了它具有技术科学的中介性与独立性、基础性与应用性、纵深性与广谱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钱学森在1996年6月提出建立建筑科学大部门作为现代科学技术11个大部门之一。和其他的科学技术大部门一样,建筑科学也有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技术三个层次。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最高位置,并且通过建筑哲学这座桥梁和建筑科学联系,指导建筑科学理论和实践。钱学森的建筑科学体系是在21世纪我国城镇化高潮的前夕提出来的,深入学习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将会给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技术学的研究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整体为对象、以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扣规律为目的,并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四个层面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维度研究的一个新学科群.这些研究构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学科体系.走向科学技术学,要尽量继承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学和技术学等现有学科的成果,并尽快实现组织化和建制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钱学森先生的科学技术体系学关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3个层次结构的思想,以2003—2013年Web of Science中工程科学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方法,对当代工程科学内部结构及其外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工程学科内部与外部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关系,获得规律性的全新认识,为工程科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钱学森先生的科学技术体系学关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三个层次结构的思想,以2003-2013年Web of Science中工程科学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方法,对当代工程科学内部结构及其外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工程学科内部与外部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协同关系,获得规律性的全新认识,为工程科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学研究主要内容为科学学基本理论、以科学和技术为对象的多学科研究、科学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科学体系结构学、科学计量学与知识图谱、科学能力学、科技管理学、科学技术与政治、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史论)等。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学研究主要内容为科学学基本理论、以科学和技术为对象的多学科研究、科学学主要分支学科的理论研究(科学体系结构学、科学计量学与知识图谱、科学能力学、科技管理学、科学技术与政治、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技术史论)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前夕,在中国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创立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普赖斯经由钱学森和中国同行建立了通信联系,热情鼓励并支持中国科学学发展,其本人亦在国内科学学界获得了较高声誉。在此之前,普赖斯曾经和李约瑟合作研究中国天文钟,与来自中国的科学史家们最早结缘,但此后因联系中断等原因而影响甚微。普赖斯及其学术思想主要通过作品译介等方式逐渐在国内传播,特别是在科学学界产生了持续影响。普赖斯与中国的这段跨越学科的交往历史,对于当前科学学和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立新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255-258
技术科学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克莱恩。受此影响,钱学森提出技术科学是科学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中间环节,是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在钱学森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技术科学作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阐发了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就是技术科学的强国之道,对我国的科技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2,10(4):11-15
设计学是由关于设计的科学技术知识构成的独立的、工程技术学科。设计科学学包括设计学及其理论、方法、体系等在内的大学科。本文认为工业设计(或称设计美学)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科学发展的趋势,要使设计真正成为生产力,必须从建立并完善学科体系入手。设计科学学的探索正是关于设计工作普遍问题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国内外科学学的发展正在形成科学学理论体系的新框架。本文从科学学的研究传统与范式入手,运用科学计量学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中外科学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相关学科以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相关的科技政策与管理为内容的科学学应用研究是当前的主流领域;网络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发展迅猛,正成为科学学方法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关科学、技术与创新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的演化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合作理论等成为科学学理论研究的热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科学学理论体系按“研究维-学科维-对象维”的三维结构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周年的历程,是中国科学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缩影。对30年中国期刊科学学主题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科学学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并表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的科学学主题文献量居各刊之首,引领着中国科学学的发展走向。对30年中国科学学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科学学文献共词网络的若干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科学学研究前沿与主要领域,存在从内层、中层到外层三大知识群的圈层结构,呈现出以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主导的科学计量学和以科学的哲学分析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学两大知识板块,以及相应的科学学两条互补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我国科学学一方面必须追踪国际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可视化转向,着力向科学学理论、方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进军,另一方面必须紧跟全球知识大变革的时代,以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式的最新变革。  相似文献   

20.
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