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以张家口市为例,对旅游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引入行为场所理论,通过对其基础理论和一些公共空间的案例分析,对旅游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的设计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可识别性和地域性危机正步步逼近。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是城市风格定位的重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为人的交往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怎么建设具有可识别性和有特色的公共空间是一项值得深思的课题。解读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因素,探索城市与人的依赖关系,寻找独特的城市文化属性,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怀玉 《科技风》2012,(24):181
传统,文化要素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景观要素,结合传统文化要素的挖掘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整治,是体现公共空间价值的一种理念.本文对以上设计理念的思考过程进行分析,并试图通过汕头市时代广场的规划设计实践,对传统文化要素如何融入公共空间的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阜新玉龙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自然生态基底、开放空间现状、人文环境积淀三个方面出发规划设计。用接近自然的手法将九营子从自然河道向城市滨水景观转变;将河流与自然山水链接成一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廊,同时与城市空间交响;充分挖掘阜新"玉龙"文化热点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开放空间中的市民使用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空间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是村民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场所,还充当强化集体认同的枢纽。地域文化符号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向外传达和通感的关键角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运用,对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尊重乡村地域特色,挖掘乡村历史脉络,塑造乡村文化形象,打造地域符号鲜明、精神归属感高、识别性强的乡村建筑,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精神生活的象征。广场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与交往的空间,它对于增进交往,丰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设计方法,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失落。如何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具体落实到城市广场中去,在城市广场空间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本文做了些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这种建筑类型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建遣与自然环境.由于目前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冷漠感、距离感.试图通过对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分析来倡导高层建筑向城市和公共开放空间发展.使之与城市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它大使人们更加细微地关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环境,壁画是要依靠空间环境实体中的墙体而存在和实现的,将会渗透到我们生存的每个角落,因此壁画在现代公共空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我们公交停靠站的玻璃背景设计成荧光壁画、隐形壁画,设想在公交停靠站的玻璃背景采取隐形壁画的装潢技术,那就可以让壁画效果更完美地在公共空间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起到弥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所以壁画在公共空间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反映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体现着城市历史与文化、综合实力与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在理论上已经达到广泛共识,实践方面也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发展思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知识共享、信息沟通、轻松愉快的公共文化空间,即城市“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利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少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被占现象严重,且存在盲目的景观设计.根据现有城市现象总结了几点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图通过对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分析来倡导高层建筑向城市和公共开放空间发展,使之与城市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与公共设施——景与物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星  阮鉴 《科教文汇》2008,(2):183-183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构成了一个个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则正是探讨如何来设计这空间,使之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都市的统一体。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应要求这一公共空间建筑“公共化”、“城市化”,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逗留、休憩场所,方便以及合理的公共设施,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合理的处理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建筑等的谐调关系是城市环境设计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构成了一个个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则正是探讨如何来设计这空间,使之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都市的统一体。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应要求这一公共空间建筑"公共化"、"城市化",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逗留、休憩场所,方便以及合理的公共设施,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合理的处理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建筑等的谐调关系是城市环境设计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体现城市文化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评析谈谈城市的文化广场设计。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体现城市文化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评析谈谈城市的文化广场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是维持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公共空间批评是对城市生活的重新认识梳理,是对空间的强化理解,是对批评对象理性、自觉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空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文就上海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为例从建筑批评学的功能、社会、形式、文化的角度评述城市公共空间对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街道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既承担了交通运输的任务,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的场所.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街道空间形态、景观设计、街区生活综合考虑,塑造美好的街道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魏晓慧 《科教文汇》2009,(14):266-266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是一种关于人的生活和经验的符号,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及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的需要的意识形态的结果。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体现。真正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范传虎 《科技风》2012,(18):168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艺术设计的队伍中,公共艺术设计是完全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与城市的文化以艺术设计的手法完美结合的,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城市公共设计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及视觉表达载体,对体现和表达城市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城市显得生机勃勃,只有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文化在公共设计中的运用,城市才会强大。  相似文献   

20.
孟晓惠  季嘉龙  徐进 《科教文汇》2012,(34):141-142
该文从城市景观设计层面表现问题出发,立足于景观的地域性创作设计理念,建构关于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表达的(CCTS)理论模式,以此探讨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设计手法以及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