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语言学的研究史上有许多语言学流派,其中主要的语言学流派有: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生成语言学派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各语言学派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的研究方法只有两个: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者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本文拟结合上述三个主要语言学流派来具体探讨一下各语言学派是如何运用形式主义或功能主义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李青 《科教文汇》2014,(29):97-98
作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的韩礼德,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便是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的系统功能语法,使语言学从形式主义转向了功能主义。本文梳理了国内语言学界对韩礼德语言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从其理论的宏观介绍、分向论述和应用研究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展望韩氏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侧重于与语篇和语篇生成有关的社会政治问题,研究话语与社会及意识形态间的关系。由于主流语言学并不适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而同属于功能主义学派,都同样重视语言的使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分析的工具,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燕 《科教文汇》2008,(20):249-250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侧重于与语篇和语篇生成有关的社会政治问题,研究话语与社会及意识形态间的关系。由于主流语言学并不适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而同属于功能主义学派,都同样重视语言的使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分析的工具,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元关系(即语言、思维和实在三者的关系)的分析框架,并从科学实在论的立场出发,对各主要的语言学流派的语义观和认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得出如下结论:思维应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意象思维、中层是自然语言思维、高层是逻辑和数学的思维。各语言学流派的语义观和认识论,都因忽视了心智或实在的因素;或因过度强调心智中的语言思维忽视意象思维,或过度夸大意象思维忽视语言思维,而无法为科学实在论辩护。  相似文献   

6.
刘彩霞 《科教文汇》2009,(15):246-247
生成语言学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被视为形式语言学的主流学派。本文首先从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入手概述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然后从语言能力、语法自主和语言习得机制三个层面阐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观,最后从方法论上论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自然主义特点和科学理性的语言研究范武。  相似文献   

7.
生成语言学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被视为形式语言学的主流学派。本文首先从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入手概述了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然后从语言能力、语法自主和语言习得机制三个层面阐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观,最后从方法论上论述了生成语言学的自然主义特点和科学理性的语言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闫璐璐 《科教文汇》2010,(28):122-122,134
多义动词的语义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关注的一个热点。以传统的结构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派为例。结构语义学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多义动词的语义。他们认为词义是词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形式语义学派认为句法和词义都能用一种精确的理论来解释。显然,这两个学派都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动词"Get"的语义构建过程和构建机制进行分析,总结get不同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多义动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理论流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当前我国知识管理理论流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简单回顾了知识管理主要流派发展概况。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尝试性地将知识管理学术流派划为四个主要学派,进而对四大学派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类研究。文章认为,由于知识管理本身即是战略管理其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因此从战略管理的认识论基础上来重新审视知识管理,必将为知识管理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效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拓展新天地,开辟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谢全文 《科教文汇》2012,(26):110-112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法是西方现代语言学的两大主流理论,二者都曾试图从语句层面入手来研究和分析语言,然而,在理论基础、使用的句法分析手段以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文着重于这先后出现的两大语言学流派在句法研究方面的差异,探讨二者之优劣,望对语言学初习者的理论掌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曾臻 《科教文汇》2009,(6):246-247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广华 《科教文汇》2008,(3):164-164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在其1996年出版的《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结合了语言人类学的三大传统学派和近代语言学中发展中最为迅速的认知语言学提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分析帕尔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相似文献   

14.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6.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由乔姆斯基开创的生成语法学仍然占据着语言学的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有一批语言研究者不愿跟从主流的步伐,仅仅从结构的内部特性去解释语言现象,而是十分注意语言结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他们尤其对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很感兴趣。这批研究者共同的研究成果逐渐汇集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微观经济理论来说,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比较多,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政策主张会引起广泛争议。自从凯恩斯《通论》问世标志正式建立宏观经济学以来,经历了新古典综合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以及供应学派等主要宏观经济理论流派;无论它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还是政策主张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但是由于它们相互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都试图通过弥补其他流派理论上的缺点及其面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局限性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方面或角度阐述现代宏…  相似文献   

19.
姜风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163-163,162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学发展史上出现的几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为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做了理论铺垫,对外语教学的很多方面,如教学大纲的制定、各类教材的编写、相关课程的设置、具体方法的选定和外语教师的培训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语言学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外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俄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交往不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文热正席卷整个俄罗斯,汉学也随之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三个主要学派:圣彼得堡学派、远东研究中心、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亚非学院。着重介绍了这几个汉学流派的研究方向以及在俄罗斯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