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选择倾听     
记得那是学期快结束的一天,课间我正在教室里专心地批改作业。突然,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跑进教室向我报告:"老师,小陈的牙被小徐打掉了,流了很多血!"我一听脑子里嗡的一下,怎么又是小徐,这孩子太不让我省心了。我跑出教室,看到小徐一声不响地站在小  相似文献   

2.
断牙记     
<正>"老师,不好啦,出大事啦……"早晨我刚走进办公室,就见一个学生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办公室,大声对我说。紧随其后的还有好几个班上的学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我"告状"。我极力控制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疾步走向教室。教室里,小陈坐在座位上哭,嘴边有一些血迹,而小童则吓得站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不知所措。我走近仔细一看,发现小陈的两颗门牙都摔断了。我赶紧安慰小陈说:"小陈,你别怕,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陈抽泣着对我说:"今天早上,我和小童来得比较早,因为晨会  相似文献   

3.
事例一课堂上,我好几次发现,当其他孩子热烈讨论的时候,小徐居然趴在课桌上睡着了。批作业时,我也发现小徐的作业不太像孩子的笔迹。一次,和小徐的班主任说明了这个情况,班主任拿起一张改好的口算纸让我看,第一列的答案写得歪歪扭扭,而且错误很多,而后面的几列却完全正确,而且笔迹正是小徐语文作业本上的笔迹。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程源起自主签到是幼儿每天入园进入班级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天早上,中三班的幼儿签到完进入教室后,小值日生们便开始参照签到表点名。正阳:小徐,你今天迟到了!小徐:我没有迟到,我是自己进班,没有让老师接。  相似文献   

5.
这个人是我带家教的学生的父亲从外县雇来的童工,大家都叫他小徐,就连那个5岁的孩子也是这么称呼,我也就跟着叫了。我注意小徐是因为他头顶的黄色头发,远看上去也不艳俗,倒是为他添了一层成熟与洋气。听我学生说,小徐12岁的时候就来了他家,他们都对他很好。小徐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家里有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  相似文献   

6.
被爱包围     
老师,您好。她咧着一嘴参差的牙,在我踏入教室之际,微笑着对我打招呼,如雨滴轻点一池绿水,触发了其他孩子的笑颜。  相似文献   

7.
那日课间,我一走进一(3)班的教室就觉得气味不对,孩子们也在纷纷议论,凭着多年职业的敏感,我知道肯定是哪个内向的孩子不小心把大便弄在身上了(因为不怎么内向的孩子肯定会主动找老师的)。看到这情景,我便笑着告诉班级里的孩子们,这气味可能是从学校后面花园飘过来的,因为那儿正在施肥。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渐渐地停止了议论。接下来是节音乐课,铃声一响,孩子们欢快地唱啊跳啊去了音乐室,而那个把大便拉在身上的小男孩却急得要哭了,脸涨得通红。在其他孩子离开教室的时候,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拉住了他的小手,他那含泪乞…  相似文献   

8.
<正>上午第三节课,在教室门口,我看见右边末座一个微胖的小男孩儿,低头在玩弄着什么;老师在讲台上,娴熟地点击着鼠标,一部分孩子望着幻灯片。我走了进去。那男孩儿见了我,忽地停止了小动作,头很勉强地瞧着黑板。我把他叫到教室外,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为何上课不听讲呢?"他害羞地笑了一下,我摸着他的头说:"以后要认真听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好吗?"他点了点头。看着他比较憨厚的  相似文献   

9.
晨读课前,我在从办公室前往教室的路上,老远就听见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内心不觉一阵欣喜:这群孩子真懂事,上课铃声还没响就能自觉地学习了。我微笑着走进教室,无意间看见讲台前的地面上横躺着一把扫帚,那  相似文献   

10.
一次,学校里一个一年级小男生,胸前佩戴着崭新的红领巾,拿着扫把在教室门前扫地,我从他面前走过时,他匆匆举起那只拿着扫把的手,向我说:“老……老师好!”不知是慌张还是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一个“老”字竟被他重复了好几遍,我善意地冲他笑了,低下头摸着他毛茸茸的小脑袋,非常真诚地对他说:“孩子,你好。”后来,有好多次在校园里碰到这个孩子,他都会一脸灿烂地结巴着向我问好。我每次也都笑着回应他“你也好”。有时候我竟然觉得这男孩是故意在我每次经过他的教室门前等我,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想听到老师那句“孩子,你也好”的问候。有人说“…  相似文献   

11.
母鸡的理想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理想都是什么呢?"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位像您一样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呢?科学家肯定不行,那可不是一只母鸡能做的事情。老师也不行,没有人会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一只母鸡来教,除非他想学怎样下蛋。医生就更不行了,我见到血就会头晕。"站在教室屋后的土堆上,我这样想。  相似文献   

12.
关注     
潘涛 《新课程研究》2007,(11):35-36
记不得这是她给我的第几封信了,一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眼前立即闪现出她的形象:清秀的脸庞,额前梳着刘海儿,后脑勺扎着两把小刷子,见人憨憨地笑着。这个女孩叫刘秋芬,属于那种在哪里都不声不响的女孩。两年前,我当班主任。初次进入教室,我和那些积极分子谈得火热,只有刘秋芬和几个孩子一声不响地坐地教室的角落里。后来抄写花名册时,这个名字跃入眼帘,听同事们介绍:这孩子是秋分这天生  相似文献   

13.
上课预备铃声已经响过近两分钟了。我的思路集中在如何进行开课讲演上,正准备开口,突然,一个小黑影从教室的后门向前门飞快地移动着,我知道是我们班上的“小捣蛋”小于同学要“飘”进教室了,立马走到门边,伸出手准备为他开门,这时“嘭”的一声,门打开并拍到我的手上,一阵钻心的疼痛感迅速传递到大脑,原来我的手指甲已经被门把打翻了。“怎么回事啊?”我嘀咕了一声,门外的小脑袋跟着就探进了教室,原来是小于同学把门给踢开了。我感到无语,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安全意识真是差啊!这门若是打在某个孩子的头上,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过失体验     
董多恩老师来自美国,我和她一起在耀中国际学校工作已经两年了。我们所教的班级是学前班,班上的孩子大都五六岁。董老师非常喜欢班上的孩子,不仅教他们各种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她通过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教会孩子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和体谅别人。  一天中午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像每天一样入厕、洗手、喝水,然后回教室安静地阅读图书。看到大部分孩子已经回到了教室,我和董老师也回到了教室,准备一会儿要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就在这时,从厕所传来了哭声。我赶快走到厕所,只见江山小朋友头上、衣服上全是水,正站在那…  相似文献   

15.
告别麦田     
夏烁 《教师博览》2014,(11):38-39
我想我实在是不适合做班主任的。去年元宵节刚过,我们班有个孩子来学校报名,他家的小黄狗也跟了他一路,任凭他跺脚来轰赶它,绕圈来迷惑它,小黄狗最终还是成功地穿过学校的铁栅栏,来到了我们班教室门口。 我从办公室出来,看见那孩子不知所措地在走廊上来来回回絮絮叨叨,而小黄狗仍然步步紧跟,就像缠在他脚上的一只绒球。作为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转身冲进办公室拿上手机,再冲回教室门口,唤着那个孩子的名字说,来,来,看镜头!小狗也听懂了我的话,停下脚步转过头来留在了我的镜头里。  相似文献   

16.
严文华 《大学生》2013,(9):69-69
正书在我头脑里种下了想象力的种子。要说我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多些什么,那是自由和散漫。父母对我没要求,随便我玩,随便我长大。要说我的童年比现在的孩子少些什么,那就是书。我记不得何时与人生第一本书相遇,可能是小学一年级课本,记忆中再也搜寻不出比它更早的书了。除了课本,我与第一本课外书相遇是在小学三四年级。那不是我的书,是一位同学带到教室的书。下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10日是第30个教师节。早晨,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整理讲台,打开课件,开始了一天充实而忙碌的生活。八点钟左右,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他们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祝李老师节日快乐!"很多孩子还精心地准备了礼物,有的用彩色的纸张折叠了一颗颗爱心装在精致的瓶子里送给我;有的送给我一大束红色的玫瑰、白色的康乃馨、五颜六色的绢花;连平常最调皮的城城也送来一盆绿萝——那一盆绿  相似文献   

18.
孩子放学回家,以色列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不但提过,老师还没回答上,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喜形于色,得意洋洋。如果中国孩子也这么说,绝大多数家长会尴尬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逞能。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要什么?是要学生没有问题地出入教室呢?还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我想应该是后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如何尝试着把课堂教学变为有“问题”的教学。首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搜集关于数学的素材。人是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放学后我又转回教室的时候,教室的门窗已经关好了。但为了抓紧时间改好试卷,我必须把自己做好的那份试卷拿回去。我有个习惯,在学生考试前,我把所有试题都做一遍,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遗漏和学生解题时的疑惑。我悄悄地打开教室门。咦,怪了,那份试卷怎么不见了?我环顾四周,唉!我那可怜的试卷已被揉得像烂草一样,塞在了桌斗里。一股怒火腾地就在我心底燃烧起来:谁吃了豹子胆,竟敢和我过招?时值深秋,寒意渐浓,我额头上却沁满了细细的汗珠。我小心翼翼地把试卷摩挲平整,其中有一张已被撕掉了半截,那缺角就像龇着牙的嘴在向我示威:“你能拿我怎么…  相似文献   

20.
宫陈 《今日教育》2007,(2):23-23
一天早上,我照例在教室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这时,一贯自己从幼儿园门口走进教室的子雨却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教室门口。而且嘟着小嘴,一脸的不情愿,我立刻迎了上去。子雨是我们班一个胆小而又敏感的小家伙,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她在意很久。“小雨,你早呀!”我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但我却没有听到平日里那软软甜甜的一句“老师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