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系统研究了肢体废用、自然康复、康复期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骨骼、肌肉、毛细血管形态、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肢体石膏固定4~7周后,血流量减少20.82%,体积减小11%,去石膏固定4周以内能恢复;固定导致肌肉萎缩,起主要作用的肌纤维首先受影响.去固定4周后,肌肉的毛细管数仍末恢复;固定导致骨质疏松,自然恢复期间,骨组织代谢活跃而积极,骨组织发生重建和改建.骨密质骨质疏松是以内膜成骨方式修复;低强度慢跑对骨质修复有良好影响,但去固定12周后,骨密质的形态、力学指标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后肢去负荷干预后不同时间的跑台训练对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9周龄Wistar雌性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Group 1:尾部悬吊4周,处死;Group 2和Group3:尾部悬吊4周,之后分别跑台训练4周和8周,处死;Group 4和Group 5:尾部悬吊4周,之后分别自由活动4周和8周,处死;Group 6、Group 7和Group 8:正常饲养,不进行尾部悬吊,分别于分组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处死。测试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其对应周龄的阴性对照组相比,尾部悬吊组大鼠血钙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无显著差异,骨密度显著降低;恢复正常活动后,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显著升高,血钙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下降,骨密度显著升高;与自由活动组相比,跑台训练组大鼠上述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更显著。结论:后肢去负荷导致大鼠骨吸收作用显著增强,使骨密度下降;后肢恢复正常活动后,大鼠的骨形成作用显著增强,并且骨吸收作用也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骨密度逐渐升高;跑台训练可加速大鼠后肢去负荷干预后骨代谢的改变和骨密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应力水平的运动对生长期大鼠的长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将24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每组8只,游泳运动组和跑台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每次60分钟的游泳运动和跑台运动。取后肢胫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运动组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侵蚀表面积则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跑台运动组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和类骨质厚度非常显著地高于游泳组,骨小梁的分离度、侵蚀表面积非常显著地低于游泳组,这些实验结果提示:两种方式的运动均能够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促进生长期大鼠胫骨骨量的积累,而且持续跑台运动的成骨作用大于持续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利用循环载荷动物模型,比较休息和低强度运动对髌骨髌腱结合部( patella-patella tendon junction, PPTJ)损伤及对髌骨的影响。实验方法:12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筛选分组分为4周循环载荷组(LD-RST,n=6),8周循环载荷组(LD-LI,n=6),左后肢进行实验,右后肢为空白对照。实验过程中,前4周两组实验动物统一接受强度为7.17N/S共24小时的循环载荷。在实验的第4周后,LD-RST组停止实验,LD-LI组将强度改为4.2N/共24小时的循环载荷。8周后所有动物统一进行取材,将取材后组织进行Micro-CT进行并进行H&E染色,使用图像采集系统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H&E染色测量纤维软骨带厚度LD-LI组和LD-RST组没有显著差异,LD-LI组的胶原排列比LD-RST组更加紧密整齐。骨量和骨小梁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4周休息不能促进髌腱结合部损伤的恢复。4周低强度的循环载荷没有加重损伤和髌骨增生,并且对肌腱的重建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应用医学影像的方法分析体操运动员的腕部骨与关节的特征,探讨其X线表现类型及特点.对体操运动员的腕部正侧位进行X线检查分析,全部病例的X线分析基于常规X线平片和基本的医学影像知识并结合运动医学知识.结果发现:体操运动员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骨骺异常、骨质增生、骨折等.说明,长期的身体局部超负荷练习极易造成身体局部训练负担过重.从而产生体操运动员腕部骨、关节的变异和损伤,这些变化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史、运动项目特点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游泳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游泳运动组,游泳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游泳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指标,发现:游泳运动组大鼠胫骨骨量各项指标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厚度、类骨质表面积和类骨质厚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侵蚀表面积和骨小梁分离度则极显著小于对照组,最大变形和弹性变形显著高于对照组,弹性载荷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适宜的游泳运动能够通过促进骨形成作用,抑制骨吸收作用促进骨量累积,并能够改善骨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由运动造成肘关节挫伤或脱臼后创伤性关节炎及肘关节强直的预防及康复问题。方法①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传统固定(3周)结合主动运动后与健侧对比;②将损伤的肘关节进行有限固定(1周)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对比。后者方法:48小时内按照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48小时后行关节腔内抽积液,同时Triamcinoloni Acetonidum腔内注射;72小时后开始关节活动度(ROM)的连续被动运动(CMP);1周后进行肘关节的主动运动,结合理疗、按摩及体能(5km慢跑)训练。结果将传统方式与健侧肘关节ROM进行显著性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t>0.05,P<0.05);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后与健侧肘关节ROM的显著性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t< 0.05,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后采用有限固定结合综合治疗方式的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治疗方式;前者治疗后的肘关节ROM与健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可迅速康复而投入正规训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与骨密度及运动损伤状况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的理论数据,以最大限度降低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发生。结果显示: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参数显著高于体育类大学生,但低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STI值有上升的趋势,年运动损伤率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冰上项目运动对运动员下肢骨密度有促进作用,但长期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骨密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早期的运动训练对增强冰上项目运动员跟骨超声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我国民众肥胖问题凸显,大众减肥日趋重要.以健美操和慢跑运动对年轻肥胖女性体重影响为研究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并辅以饮食干预,来评价健美操和慢跑的减肥效果.研究方法:受试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健美操组),B组(慢跑组)和C组(对照组).运动量规定为5次/周,每次持续时间为60min,为期10周.受试开始前,测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皮下脂肪厚度,4周后重新测试一次.研究结果:运动10周后,健美操组和慢跑组运动员的体重、BMI、腰围和皮脂厚度相比于对照组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因此,两组有氧运动都能较好地降低年轻女性的体脂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健康大学生外固定腿2周使肌肉愈接近废用性萎缩,并在固定期和恢复期10周过程中连续补充肌酸和抗阻训练,测定股外侧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变化,并且测定了肌糖原、磷酸肌酸(CP)和肌酸(C)浓度。探讨补充肌酸对骨骼肌废用性萎缩后糖代谢调节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补充肌酸和抗阻训练可以提高废用性萎缩肌肉GLUT4蛋白水平,肌肉吸收葡萄糖和肌糖原合成能力增强。肌肉CP、C和C总浓度在恢复期第3周达到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音、体、美、舞蹈专业教育对青春期女大学生体成分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对232名岭南师范学院音、体、美、舞蹈及普通专业大一女生体成分和骨密度进行测试.结果:①体育生和舞蹈生腰臀比、体脂百分比低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而体重、肌肉量却高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音乐生与美术生的体重高于普通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体育生和舞蹈生前臂骨和跟骨的骨密度值均高于音乐生、美术生与普通生;美术生跟骨骨密度高于音乐生与普通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育生前臂骨跟骨骨密度与普通生比分别高出,13.63%,22.31%.结论:音、体、美、舞蹈专业教育对青春期女大学生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各有不同:经常参与体育与舞蹈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有效提高骨密度;音乐与美术专业教育对女生形体美的塑造有一定作用,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去脂体重和骨密度、减少体脂量及体脂在腰部的堆积.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增殖、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分化和成骨能力、骨形成中的生物学调控作用以及运动训练的影响。方法:48只4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游泳组(S组)和下坡跑组(D组),每组16只。S组和D组分别进行游泳(45 min/d,5 d/周,共8周)和下坡跑(坡度-9°,45 min/d,5 d/周,共8周)训练。最后1次训练结束后,断颈椎处死小鼠,利用RT-PCR法检测骨中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利用SRB染色检测BMSCs增殖能力;利用ALP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OB分化和矿化能力;利用Hologic Discovery A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结果:与C组相比,S组小鼠骨中Ihh(P<0.05)和Shh(P<0.05) 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上调,第2 d(P<0.05)和第4 d(P<0.01) 的BMSCs数量、OB ALP活性(P<0.01)均出现显著升高;与C组相比,D组小鼠骨中Ihh(P<0.01)、Shh(P<0.01)、Ptch(P<0.01)和Smo(P<0.01) mRNA表达均出现显著上调,第2 d(P<0.01)和第4 d(P<0.01) 的BMSCs数量、OB ALP活性(P<0.01)、OB矿化能力(P<0.01)和BMD(P<0.01)均出现显著升高;与S组相比,D组小鼠骨中Ihh(P<0.05)、Shh(P<0.05)、Ptch(P<0.05)和Smo(P<0.05)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第2 d(P<0.01)和第4 d(P<0.01) 的BMSCs数量、OB的ALP活性(P<0.05)、OB矿化能力(P<0.05)、BMD(P<0.01)均出现显著升高。结论:运动干预可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BMSCs增殖和OB分化及成骨能力从而促进骨形成,且下坡跑作用效果优于游泳。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单纯性青年女性肥胖者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应用医学测定法、实验法等方法,以随机抽取的36例单纯性青年女性肥胖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机体氧化应激指标血浆8-表氧-前列腺2α(8-epi-PGF2α),炎症反应指标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及体重指数(BMI)。结果显示,肥胖组血浆8-epi-PGF2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对照组,且与BMI、hsCRP、HOMR-IR成正相关。经过慢跑+抗阻力运动12周后,肥胖组BMI、血浆8-epi-PGF2α、HOMR-IR、hsCRP均有显著降低,慢跑+抗阻力运动比慢跑更显著降低青年女性肥胖者机体的HOMR-IR,慢跑+抗阻力运动干预前后血浆8-epi-PGF2α降低的变化值与BMI的下降值呈正相关,说明12周慢跑+抗阻力运动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与该组运动对BMI值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健美操与慢跑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8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有针对性地将30名存在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分为慢跑干预组、健美操干预组和对照组三组进行8周的实验。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科学对照与分析,得知健美操运动干预对强迫症状和偏执因子的缓解和改善作用显著,慢跑运动干预则对抑郁和敌意因子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健美操与慢跑运动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拉伸形式及延迟时间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测试法,以20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分别对慢跑、慢跑+静力拉伸、慢跑+动力性拉伸、慢跑+组间继续静力性拉伸、慢跑+组间继续动力性拉伸5种准备活动后即刻、5min、10min、15min的下蹲纵跳(CMJ)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组间动力性拉伸对CMJ能力的发挥有利,成绩提高2.3%,而组间静力性拉伸对CMJ能力的负面影响明显,成绩下降4.3%。拉伸后随时间延长(10min)CMJ出现下降现象。结论:不同拉伸组合方式及拉伸后的延迟时间对CMJ成绩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分析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男大学生骨健康的影响,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男大学生机体骨量和骨强度,促进骨健康状况改善,尤其是改善跟骨、股骨和腰椎的骨健康状况,为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绝经女性骨密度水平对力量锻炼与补钙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综合法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44名绝经女性,按绝经年限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与补钙;B组为单纯补钙组;C组为单纯力量锻炼组;D组为力量锻炼加钙剂补充组。经过1年的实验,前后采用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测定仪对受试者腰椎L2-4和非优势前臂远端1/3处桡、尺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结果表明:A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B、C、D组的骨密度均增加,且D组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D组优于C组(P<0.01)。结果表明:补钙、力量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力量锻炼和单纯补钙。最后得出结论:力量锻炼与钙剂补充对于预防绝经女性骨量丢失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