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具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正确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正确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和思考的能力。这个目标的落脚点是应用,让学生能读会写。  相似文献   

2.
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丰盈的过程。语言建构,是语文教育的四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文化、思维、审美之根。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能力是学生掌握语言体系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包括观察、识别、分析、掌握语言体系诸要素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学生使用言语的能力或称语用能力。促使这两种能力相互提高和发展,应是“语法为纲,语境为网”。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是学生掌握语言体系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包括观察、识别、分析、掌握语言体系诸要素的能力;言语能力是指学生使用言语的能力或称语用能力.促使这两种能力相互提高和发展,应是"语法为纲,语境为网".  相似文献   

5.
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思维的多元化与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俊清 《学周刊C版》2011,(3):101-101
培养学生语感的主阵地是课堂,培养语感的主渠道是阅读教学.语感教学的主体是在课堂上经历言语实践的学生,即从事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者.引发主体语感的对象是言语,它既指言语行为,也指言语成品.语感的过程是对言语的感受和理解,感受和理解的结果是积淀各种类型的语感.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关于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阐述了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只注重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忽略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跨化交际的能力,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改变英语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加强学生的言语实践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连鸿霞 《成才之路》2010,(28):36-37
言语实践是以教材为载体,实践的过程应是学习语言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言语实践的有效性,应体现在通过语言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习得语言、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规律,并通过各种言语实践,深入文本,探寻文本深层意义,最终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言语能力的实质与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关键是科学认识言语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要素。言语能力的实质是对言语交际活动的进行起直接的、稳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种个体经验,其结构包括语音、字词、语法、章法等语言知识要素和言语领会(听话和阅读)与言语表达(说话和写作)等言语技能要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不能离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空谈言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借助文本这个语言场境。对各种言语形式进行解读、感悟、积累、运用。最后转化成学生言语能力的过程。所以,以“言语形式”为抓手,磨砺学生的语文慧眼,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文言文,这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文言文言语教学中,教师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推敲耐人寻味的言语细节、领悟逻辑严密的言语关系、鸟瞰影响全局的言语章法。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建构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其中,语言学习环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咬文嚼字和推敲语言表达的习惯,进而在学习和运用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比较推敲、辐射理解、矛盾探究、画面拓展、创设情境等教学策略,极大程度丰富了学生的言语实践,有效提升了语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言语,它指的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对语言这门工具的具体运用,虽然遵守共同的语言规范,但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却因人而异。课文是作者成熟的、典范的言语成品,其言语形式体现了作者成功的言语经验。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言语形式,感受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言语经验,那么既可更新教学内容,又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言语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词语来说,其本身和在具体言语作品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将其称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的言语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语言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与作者对话、编者对话,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本的表达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司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略语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语感训练应遵循实践性原则,听说读定的言语实践是培养英语语咸怕一条正确途径,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语感之间的,掌握好传授语言知识的“度”,将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在口头上的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言语是语言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与语言是有区别的。什么是"言语"?言语是指具体的个体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过程。言语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一个对话过程,带着明显的个性化的特点。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我认为这里的"口头"不是指口头语言,而是指"运用口头语言"的过程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课程的唯一本质",[1]它既是对语文课程教育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地位精准凸显。语言本身具有社会属性,思维亦如此,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同时是其思维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语言建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出于表达思想的目的,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另一方面是指在个人言语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自己的言语体系。[2]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属于社会符号系统,而言语的习得则是个体的行为,属于个人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加强语言实践,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成为言语交往的交际场。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存在"告诉""直白"和"空洞"等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唤醒学生情感、与学生生活链接,让学生学会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关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己任。因此,搭建语言实践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引领学生历练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言语形式,创生文本活动;要借助诵读品析,解构言语要义;要置换文本样式,重新整合语言;要依托对比品析,提升感知效益。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