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理论、实绩和水平被公认超出一般,在一定范围有相当影响力的老师,我们通常称之为名师。名师除了理念力求先进、方法力求科学、举手投足自然优雅、语言生动幽默富于变化等因素之外,其公开课还应该多从听课者的角度思考:我执教这堂课,将提供给听课者什么样的价值。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希望公开课获得成功,博得听课者的掌声,这是每一个执教者的企盼。于是,公开课前,执教者积极、紧张地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但准备到底应该怎么做,意见应该如何听,就这一话题,下述作者的感悟与见解,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希望公开课获得成功。博得听课者的掌声.这是每一个执教者的企盼。于是,公开课前,执教者积极、紧张地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但准备到底应该怎么做,意见应该如何听,就这一话题,下述作者的感悟与见解,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名目繁多,但听课教师对许多的公开课并不感到满意,究其原因是这些公开课在让听课者感受了一番热闹、享受了眼花缭乱之后。给他们留下的可学可用的太少。那么,公开课究竟该给听课者留下什么呢?一、为听课教师留下“课就该这样上”的感叹公开课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课,是因为讲台下还坐着特殊的学生——听课教师。因此,公开课的举办者和执教者关注的就不仅仅只是当堂学生的发展,而更应该关注听课教师的发展,前者是教师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做到的,而后者才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公开课为听课者提供的应是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让听课教师在自己的听、看、思、悟中  相似文献   

5.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安排和设计。和日常教案相比,公开课教案一般还要提供给听课者,以便让听课者准确了解执教者的教学目标、大致流程、设计意图、习题安排等,并可作为教学资源长期留存、借鉴。笔者在平日举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公开课教案撰写常存在一些问题,或简繁失当,  相似文献   

6.
姚贺国 《辅导员》2013,(27):16-18
公开课与常态课是有很大的区别,如环境不同、学生生疏、时间有限、有特定要求、听课者众多、执教者心情紧张等,以至于有的公开课太重形式,太重课堂表面效果(精彩程度),执教者太顾忌自己的形象,使学生作壁上观、收获甚微,而听课教师可看不可学,从而失去了公开课示范性、研究性的价值。笔者不禁叩问。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校的要求,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年轻老师一学期要上一节校内公开课。这次执教的是一位工作近十年的老师。执教内容是三年级的一篇童话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听课者是全校的语文老师。课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姚贺国 《辅导员》2013,(18):16-18
<正>公开课与常态课是有很大的区别,如环境不同、学生生疏、时间有限、有特定要求、听课者众多、执教者心情紧张等,以至于有的公开课太重形式,太重课堂表面效果(精彩程度),执教者太顾忌自己的形象,使学生作壁上观、收获甚微,而听课教师可看不可学,从而失去了公开课示范性、研究性的价值。笔者不禁叩问。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我听了一节四年级语文公开课:《蚁国英雄》。执教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向听课者们展示了在教学设计上环环相扣、引导上循序渐进、力求润物无声的课堂。可是,我却感觉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课下细想,我恍然大悟,原来困惑我的是班上发言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教师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用极大的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只有几个学生和老师一起演绎语文的美妙,有  相似文献   

10.
有位教师执教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六(下)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很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悟,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应该不成问题。该课的教学流程可谓是顺风顺水。就在课临近结束之际,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常下了雨,人们都是急着往家赶,可作者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听课者很疑惑,执教者也颇感意外...  相似文献   

11.
有幸听到某优秀教师执教的一节<奇妙的克隆>的公开课教者教态亲切自然,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教学进程推进也很流畅.这些都符合当下好课的评价标准,受到听课者的好评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但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我却产生一些疑惑:这样的"课堂生成"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辗转思之,笔者认为在这节课中执教者和一些听课者在"课堂生成"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有必要廓清.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13.
正想阅读、知阅读与会阅读应该是智慧课堂的趣味所在。"想—知—会"如何有效地设计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呢?笔者以2013年执教的公开课《敬畏生命》为例,来说明一堂好课的三种智慧情态。一、图片情境,创设"想阅读"的情态执教《敬畏生命》,是在异地借班教学。学生上课前并不知道阅读什么,直到我揭示阅读内容时,他们才看到《敬畏生命》的复印材料。而在设计《敬畏生命》教学方案时,我在思考,这节公开课应解决什么问题呢?是展现好的设计、好的过程、好的方法、好的结果,让听课者可欣赏,可借鉴,可研究?然而,我觉得,最应该解  相似文献   

14.
李怀源 《师道》2003,(9):13-14
公开课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不止一次的听课,也不止一次的上课。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公开课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是提供一种素材,提供给听课者一种研究的凭借,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公开课的样子应该是朴实的,是千人千面的。公开课是一种导向,众彩纷呈的课当然很好,但是现在一副面孔、一  相似文献   

15.
说说公开课     
《科学课》2010,(2):44-45
我这样看公开课 1.公开课表达了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老师认为,公开课就应该是“千磨万磨”磨出来的“成功课”,公开课是不能出现偏差的。其实公开课最重要的是要诠释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说说公开课     
《小学自然教学》2010,(2):44-45
我这样看公开课 1.公开课表达了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老师认为,公开课就应该是“千磨万磨”磨出来的“成功课”,公开课是不能出现偏差的。其实公开课最重要的是要诠释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2006,(3):9-9
常态性公开课是指执教要“公开”我们平日上课的基本状态。它要求:1.教学准备要常态化,执教教师的备课应该按照平时的状态进行。2.教学过程要常态化,是指要按照个人的理解对教学过程进行常态化的设计,注重实用性。3.教学用具要常态化,要求公开课执教从实用有效的角度出发选用教具。常态性公开课以“自然、实用、有效”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在真实中展示教学过程,让教师在真实中得到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上,作为主角的她——执教者,始终是紧绷着脸,甚至还不时地叹气。课后,百余名听课者议论纷纷,有的说:“她今天这是怎么了,就象我们欠了她的债似的。” 事后,学校领导经过了解,原来在前一天  相似文献   

19.
方芳 《中学生英语》2013,(11):39-39
"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展示出来。课堂中不再只有学生和老师,而是增加了第三种角色,旁观者——数量不等的听课者。这些听课者中,有的是观摩学习者,有的是研究探索者,还有的是评价评估者。开展公开课是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改革和交流教学经验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一位名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二册的<雨点>一文.文章不长,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