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2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肥胖大鼠胸主动脉血管eNOS mRNA表达水平及自由基代谢作用。方法:根据饮食结构不同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饮食组(CN)、高脂蛋白组(HD)、高脂蛋白复合有氧运动组(HE),HE大鼠每天游泳1次,90min/次,每周运动5天,持续8周。取心肌及胸主动脉。检测SD大鼠体重,LEE’S指数,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胸主动脉血管eNO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蛋白组心肌中的MDA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0.01)。与高脂蛋白组相比,高脂蛋白复合有氧运动组心肌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加(P0.01)。正常饮食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蛋白组(P0.05),高脂蛋白复合有氧运动组eNOS mRNA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胸主动脉eNOS mRNA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酶活力、减少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差异含氧量下的运动对心肌细胞代谢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科技通报》2014,(3):61-63,99
目的:分析差异含氧量下运动对心肌细胞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不运动、高含氧运动训练、低含氧运动训练为运动模型,在训练前、后分别观察大鼠的情况,并检测其体重、心脏重量以及心系数的变化,用MDA和SOD试剂盒测试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分析差异含氧量运动对大鼠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同对照组大鼠对比,高含氧训练组大鼠体重降低(P0.01),心脏重量和心系数增加(P0.01),同对照组大鼠对比,低含氧训练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心脏重量和心系数都显著提高(P0.01);同对照组对比,高含氧训练组LVSP、dp/dt max显著性下降(都是P0.01),LVEDP则显著性升高(P0.01);同高含氧训练组对比,低含氧训练组LVSP、dp/dt max显著性升高(都是P0.01),LVEDP则显著性下降,低含氧运动训练可造成大鼠心肌细胞中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高含氧运动训练未见大鼠心肌细胞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显著变化。结论:低含氧运动造成的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是过度训练引起心肌细胞代谢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期有氧运动对肥胖人群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肥胖标准,在某市某学校中选取30名肥胖大学生,将实验对象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名。实验组按照训练方法进行15周的有氧训练,同时在第一次和最后依次运动后立即对静脉血测血脂、血胰岛素、皮质醇等生化指标进行测试,另一组作对照,分别在15周前后对两组受试者的体成分、血脂、胰岛素、瘦素进行测试。结果:经15周有氧训练后,实验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体脂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取值体重略有增高。实验组血清TG、TC、LDL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HDL含量显著增加(P0.05);和对照组相比,血清TG、TC、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含量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血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瘦素水平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使得血脂中各成分比例更有利于健康,调节肥胖人群内分泌,有助于减肥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李继承  王建三 《科技通报》1993,9(3):192-196
应用透射电镜对冷水组(4℃和10℃)、温水组(25℃)和对照组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作了观察.结果表明,冷水组中4℃和10℃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无明显区别,其心肌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的线粒体.线粒体体积大、分布密集,嵴长且密集,嵴间基质中有丰富的嗜锇颗粒.心肌细胞内糖元颗粒显著增加,呈簇状或单个分布.在电镜下观察,冷水组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损伤性改变.温水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内的线粒体,嗜锇颗粒和糖元类似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长期和适度的冷水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能量贮备,促进心肌细胞的活性.本文提示,长期、适度的冬泳有助于提高人类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海拔运动下负载量同内分泌紊乱关系。方法:通过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000 m高原低氧环境复制动物模型,将小鼠划分成常氧对照组以及低氧组:低负载量、中负载量以及高负载量组。测定小鼠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FT3水平,分析高海拔运动下负载量逐渐增加过程中小鼠内分泌指标变、小鼠血浆中雌二醇水平,小鼠身体做功能力以及最大耗氧量情况。结果:随着低氧运动负载量的不断增加,低氧运动组小鼠体重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常氧对照组对比,低氧运动的血清果酮下降(P0.05),低氧中负载运动(P0.01)和低氧高负载运动(P0.05)血清皮质醇呈现下降趋势,T/C在低氧低、中、高负载量(P0.05、P0.01、P0.05)较常氧对照组显著升高,低氧运动组小鼠血清下丘脑-垂体-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不断降低,并且运动负载量越大,小鼠FT3和TSH越低,运动后小鼠血浆雌二醇水平均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并且随着运动负载量的增加,低氧运动组小鼠的血浆雌二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小鼠机体出现适应变化、机体做功能力以及最大耗氧量都降低。结论:说明高海拔低氧运动下,运动员的运动负载量越高,其机体内分泌各指标值越低,内分泌系统活力大大降低,小鼠内分泌的紊乱程度增大,使得小鼠机体功能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鼠过度运动状态下内分泌症状特征。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常规运动组、过度运动组三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每天无任何特殊运动,正常饲养,过度运动组小鼠进行过度训练,常规运动组小鼠在与过度运动组相同的游泳箱中每天进行30 min的游泳训练,持续7 d,测定心系数、收缩压、心率、血浆心钠索、ET、Ang、NO、NOS等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常规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小鼠的心脏系数/体重指数变化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运动后常规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的平均血浆心钠素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运动前,运动前后常规运动组的平均血浆心钠素量也分别显著高于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运动组ET具有显著性差异,Ang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过度运动组的Ang显著低于常规运动组。常规运动组与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NO、NOS活性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过度运动组小鼠NO活性显著低于常规运动组小鼠,过度运动组小鼠NOS活性低于常规运动组小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过度运动状态下,小鼠体内分泌各指标值降低,内分泌系统活力大大降低,紊乱程度增大,使得小鼠机体功能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对照组、低、高剂量灯盏花素四组。灯盏花素组每天灯盏花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0天后,检测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时间。结果:与运动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结论:灯盏花素具有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方式对小鼠肝脏线粒体GSH-Px的影响,筛选出有效促进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的运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纯系雄性C57BL/6J小鼠32只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四组,经过运动训练后,GSH-Px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线粒体中GSH-Px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耐力组GSH-Px mRNA的表达(P0.05);抗阻组(P0.01);耐力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耐力组同抗阻或混合组与抗阻组比较(P0.05)。结论:在三种运动方式中效果最为明显,因此肥胖人群可选择耐力训练作为减肥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强度有氧训练对运动员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某市某体育院校田径队中长跑组二级以上的3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高强度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员分别按照各自的训练方案进行训练。结果:在高强度有氧训练后,高强度有氧训练组,肝、肾组织的SOD含量和对照组差别不大;心组织的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大;血清的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显著性增大。高强度有氧运动组肾组织CAT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心、肝组织及血清CA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高强度有氧运动组,心组织和血清中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肾组织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肝组织T-AO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非常显著性增高。高强度有氧运动组心组织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大;肝、肾组织及血清中的MDA含量较对照组而言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高强度有氧运动组血清中CK、BU含量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强度有氧运动组心、肝和血清SOD/MDA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肾组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高强度有氧运动组心、肝、肾组织T-AOC/MD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血清T-AOC/MDA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有氧训练组运动员阻止自由基代谢能力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银杏叶提取物干预治疗,12周后,测定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CTGF mR 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液生化指标偏离正常水平,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心肌细胞CT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TGF的表达有所降低,但仍略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TGF mR 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TGF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糖、脂代谢,降低心肌细胞中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体育学院60名男性运动员,将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运动组40人,进行长跑运动训练1周后,根据肾促红细胞血象参数、体重以及运动能力将运动组运动员,划分为运动组20人和补锌运动组20人,持续进行长跑运动和锌元素的补充,观察补充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血象以及血清肾促红细胞EPO水平的影响。结果:5周长跑运动训练后的运动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肾促血细胞指标比较,运动组的Hb、RBC和H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补锌运动组和对照组可以看出,补锌运动组的肾促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肾促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两组的MCHC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剩余肾促红细胞相关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锌运动组的Hb、RBC、Hct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或P0.05)。补锌运动组运动员的血清肾促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锌元素能够促进运动员肾促红细胞的生成,锌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晚期妇女实施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妊娠晚期孕妇资料50例以及非妊娠育龄期妇女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实施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组患者的血清三点甲状腺原氨酸、血清促甲状腺素以及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组患者血清甲状腺素以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妇女患有甲状腺功能疾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女性,为患者实施甲状腺功能检测可以了解其身体状况,为临床治疗和分娩提供依据,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方法:⑴对模型小鼠挠头次数影响的研究: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液造模给药后,观察记录10min内小鼠挠头的次数。⑵对模型小鼠痛阈的研究:合格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0.4mg/kg皮下注射利血平造模灌胃给药,热板法测定痛阈值。结果:⑴双苯氟嗪(Dip)可以减少造模后10min之内偏头痛小鼠的挠头次数。⑵双苯氟嗪(Dip)可以提高其痛阈值。结论:双苯氟嗪(Dip)可明显地减少偏头痛小鼠挠头的次数,提高其痛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     
<正>自噬—溶酶体信号通路功能增强是百岁老人长寿重要的健康保护机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周巨民课题组及海南医学院蔡望伟教授团队,获得并分析海南长寿家系171例样本(百岁老人、百岁老人F1后代和F1后代配偶)外周血白细胞转录组数据(RNA-seq)。基于生信分析及长寿家系样本血清Beclin1水平检测等结果,发现自噬—溶酶体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上调为百岁老人最为显著的信号,且该信号同样存在于百岁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ANT对比评估中重度肥胖儿童在运动与饮食干预前后注意认知网络(警觉、执行控制和定向)的变化,探讨运动与饮食联合干预对肥胖儿童注意认知网络改变机制。方法:以体重与BMI指数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在吕梁市廷亮中学初一、二年级中选取16例中重度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例为实验组接受15周运动与饮食干预训练,8例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训练结束1周内应用ANT测试两组注意网络成绩。结果:干预训练后实验组肥胖儿童执行控制网络成绩显着提高(P0.05),警觉网络与反应时尤为显著(P0.01)。结论:通过运动与饮食联合干预能有效改善肥胖儿童的注意网络认知。干预训练对中重度肥胖儿童警觉、执行网络及反应时的改变主要与改善肥胖儿童注意网络相关的脑区功能与神经导电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罗佳佳 《内江科技》2010,31(12):28-28,35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或/和补充银杏叶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大鼠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32周龄的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运动组(B组),银杏叶提取物组(C组),和运动联合补充银杏叶提取物组(D组)。干预前后观测体重、血清T-AOC、MDA、CAT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氧运动或/和补充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C、D各组的血清T-AOC含量明显升高,血清MDA有小幅度下降(P〈0.05),血清CAT含量无明显变化。B组各项指标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提示,通过有氧运动和补充银杏叶提取物均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复制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探讨广西产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Vit E)组(100mg/g),五指毛桃水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五指毛桃醇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在给药30d后,计算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结果:五指毛桃可显著增大衰老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并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结论:广西产五指毛桃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过度运动状态下SD大鼠心血管内分泌症状特征。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依据体重随机划分成安静对照组、中等过度运动组、强过度运动组以及力竭运动组,对于运动组的大鼠,需每天在跑台上完成不同程度的8周过度运动训练,采用仿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心机细胞中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GTⅡ、心机细胞膜上受体ETR等内分泌症状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强过度运动组大鼠的AGTⅡ含量均显著低于安静组(P0.01),力竭运动组大鼠的AGTⅡ含量与安静组无显著性差异;强过度运动组大鼠的ET含量均显著低于安静组大鼠(P0.01);力竭运动组大鼠和中等过度运动组的ET含量和安静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强过度运动组大鼠的ETR值显著增加(P0.05),力竭运动组大鼠的ETR值显著降低(P0.01);各运动组大鼠的ANP含量和安静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P0.01),力竭运动组大鼠的ANP含量比安静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等过度运动可明显改善内分泌功能,而过度运动阻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
目的:研究掂中风汤外擦剂1号重复用药对小鼠皮肤的刺激性。方法:将80只TCR级小鼠随机分三组,药物组以掂中风汤外擦剂1号,空白(阴性)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Na CL溶液),对照组(阳性)以相同体积丙酮酸加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每天1次,用药1周,分别在第1、3、7天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数和皮肤刺激分值。结果: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的刺激分值均较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皮肤破损时,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的刺激分值均较皮肤完整时显著升高,而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仅在用药第1天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结论:掂中风汤外擦剂1号外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皮肤完整时,其对皮肤刺激性小;皮肤破损早期稍有刺激性,建议在修复破损皮肤后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对下肢骨骼承压性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生产的Fastec Imaging高速摄像机置于人体行走的正侧面,受试者以正常行走的步速沿既定路线行走,随机拍摄,采用艾里尔配套的解析软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insole对受试者下肢骨骼承压型进行测试。结果:步宽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的步长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相对步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双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单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参数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足跟着地时,肥胖组踝关节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肥胖组髋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在单支撑时相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角度肥胖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改变,但无显著性意义。当足趾离地时,肥胖组在膝关节、踝关节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骸关节处的屈曲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运动步态下肥胖组右下肢的腓骨、足骨平均峰力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右下肢髌骨所受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胫骨、足骨所受冲量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它区域肥胖组虽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下下肢骨骼所需承压性大于体重正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