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教育是指对有生理和心理发展障碍的少年儿童的教育。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从世界教育发展史看,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1770年法国在巴黎创建第一所聋童学校,而后盲童、弱智学校相继产生。1874年中国在北京创办盲童学校(启明瞽目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我们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及人们素质高低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群体的环保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环境教育呢?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多样的活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一个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集中呈现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绿色教育理念的主旨则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物质和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保护环境、追求人文的意识,进而使校园物化环境与人化气息渐趋融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教育"提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大家借鉴和分享。  相似文献   

4.
从过去谈论比较多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到现在大家热衷讨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有了质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得相对较快的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早就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质的发展呢?我想从需求定位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绿色人家     
“你从北京来,就为看这些石头?” 7月一天的正午,辽宁新宾县城。 在车站旁边的一家小饭馆里,老板娘给我端了碗面后,坐对面聊天,我是这里唯一的客人。 我问她知不知道刘春生,搞“世界环保碑林”的刘春生,她说不知道。 “他家已经刻了好几年石碑,  相似文献   

6.
以常州市某高校新校区为例,该校区为绿色建筑二星级运行标识建筑(其中部分为三星级运行标识),运用了大量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计算分析了该校区2018年全年碳排放水平,得出其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为18.5 kg/m2 CO2e,在本地区及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说明了绿色建筑具有突出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在社会中已越来越成为主流思想。可见环境已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地重要因素。过去几年,因人们过多的生产生活需要.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无节制地消耗能源,使得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校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办学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绿色小精灵、绿色小树林、绿色园丁、绿色校园”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我们从人文环境、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德育环境四个方面人手.全方位、多渠道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初步形成绿色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营建和谐健康心理环境 创建绿色校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校园是师生集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成长,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校园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乃至学习成绩等,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创设一个整洁、和谐、优美、舒适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良好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各省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区碳排放,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经济因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看,各省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从空间序列看,三者都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经济因素对碳排放的关联度存在省际差异;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碳排放与第三产业关联性最大,中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大。而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度与碳排放的关联度同样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绿色大学及其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大学”中的“绿色”二字取自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其原意为“生态”或“环境保护”,后来“绿色”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④“绿色大学”一直是与环境教育运动紧密相连的。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环境教育逐步从单一环境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继而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  相似文献   

12.
国外绿色教育简述: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教育界对绿色教育关注的日益升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教育理念和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国际上与我国绿色教育概念最接近的概念是环境教育以及稍后延伸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过近几十年来各国教育者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不断探讨和推动,环境教育(以及后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我们有必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绿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总的看来,目前国际上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各方普遍将教育视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二是在学校中注重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三是关注教师教育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四是将关注重心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延伸至自然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环境灾害事故不断的形势下,职业技术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环境安全教育,对减少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长效机制看,环境安全教育可通过两种途径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是学校开设安全教育系列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安排相关的环境安全教学内容;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4.
章志军 《教师》2019,(15):105-106
文章阐述了碳排放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危害,就在青少年中如何开展"低碳"教育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一些建议,如树立"关联型"节约环保意识、转变奢侈消费观念、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等。  相似文献   

15.
做了十几年的老师,当五岁半的儿子背起书包走进校园,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我又有了另一重身份:我成了一名学生家长,我有机会从家长的立场重新看教育。家长的立场看教育,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记录下面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很悲哀。我想我也是在剖析自我,批判自我,这很需要勇气,但我还是写下来了,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痛,然后有痛之后的猛醒。[编按]  相似文献   

16.
创建绿色学校的基本出发点是“鼓励学校为环境作出行动” ,其目的是 :充分利用学校校园作为教学资源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挖掘课程中的环境问题 ,并将它们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并通过鼓励家庭和社区的配合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分析环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关注综合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进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创建绿色学校的指导原则是 :“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从世界范围内看,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各方纷纷将教育视为推行环境保护与改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要求看,创新教育更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实施创新教育需要一个推崇创新、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和落实创新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有观点认为当前的绿色教育是失败的,绿色教育并不会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绿色消费意愿。以中国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从作用机制上看,在绿色教育和绿色消费意愿关系中,消费者绿色素养和绿色消费态度不仅分别产生中介作用,而且通过绿色素养提升绿色消费态度产生链式中介作用。多重中介效应表明,相比绿色素养,绿色消费态度的中介作用更强。比较正式绿色教育和非正式绿色教育,非正式绿色教育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更大。总体看,在中国,绿色教育在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绿色教育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之范围,而更多的赋予了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抽象意义。在此基础上,学校管理模式与管理思维也必将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对学校绿色管理从内涵、原则和意义方面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