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不经处理便直接排人下水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将实验室废液回收列为开放实验教学课题,通过学生实验对各类无机废液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分析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开放性、研究性、主动性和过程性特点,总结了实验室废液处理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普通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液的来源一般综合性大学中,基础化学实验产生废液是实验室废液的主要来源。专业化学的学生实验则产生废液的量较多,种类也多,有些毒性较大,废液成分复杂。回收处理较难。在科研实验中,化学教师们研究课题更加广泛多样,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更是五花八门,随之产生的废液种类也增多,不排除有毒性较大的废液存在。  相似文献   

3.
开设实验室废液处理综合设计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实验室废液回收列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题,通过学生综合设计实验对各类无机废液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和回收。总结了实验室废液处理综合设计实验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模式及各类无机废液的回收处理方法,最大限度降低了实验室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当前,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已日趋重要。在高校化学教学中,以实验室为主阵地,将实验教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对试剂理化性质的分析,选用小量或半微量化学实验,注重试剂、废品的回收,做到及时处理废液与综合处理废液相结合,严格操作规范,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都是培养学生环护意识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5.
用硫化法从各种含银废液中回收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收化学实验废液中的银,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变废为宝。现已报道的一些回收银的方法,在理论上,就某一种含银废液而言虽然具有可行性,但在中学化学实验的实际中,由于每次实验后的废液含银量极少,不可能立即回收。单独存放某一种含银废液也难以实现。通常是将各种含银废液混和存放于某一容器中,待废液达到一定的量时处理一次。这就必须寻求一种处理含银混和废液的理想方法,使银得以彻底回收。笔者通过对各种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大量化学废液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必须对高校实验室的化学废液进行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国内高校实验室一些常见无机类废液和有机类废液的实验室处理方法,阐述了新型的废液处理装置在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中的应用实践。对废液处理装置不但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而且还对新型的废液处理装置方案与现行的请有资质公司处理废液方案及传统的高校实验室自行处理废液方案在处理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方面的优缺点和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为高校实验室化学废液处理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实验室含银废液中银的再生利用提出了新方法。该方法由氯化钠沉淀-氨水溶解-电解-制备硝酸银等几个步骤组成,不仅能够使废液中的银得到有效回收(回收率达96.5%以上,回收银纯度达99.90%),而且可以循环使用于分析测定实验。具有操作方便、回收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适宜于化学实验室等场合处理废液和循环利用含银试剂。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展开系统研究,以国家标准监测处理效果确定简洁高效的处理方法。将废弃物的处理环节融于实验教学中,作为实验教学内容由学生当堂或利用开放实验进行有效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绿色化学意识。记述了废弃物的处理路线,阐述了含钙镁离子废液、含甲笨废液、含铬废液等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荣 《职业技术》2009,(12):73-73
本文从将化学实验结束后的遗留物利用为另一些实验的原料、充分利用废酸缸、废碱缸里的废液等5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回收和处理化学实验中的产物和废弃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将化学实验结束后的遗留物利用为另一些实验的原料、充分利用废酸缸、废碱缸里的废液等5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回收和处理化学实验中的产物和废弃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1.
以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作为实验材料,在环境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细菌的纯种分离与培养实验,巩固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锻炼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二外日语学习动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而学习,能够说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说明学生愿意学什么的原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贵州省铜仁学院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日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弄清了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动机,并提出了一些激发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省理、工、农、医、师范等9所不同类型高校1—4年级不同专业的1936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并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环境适应、人际关系、自我教育和学习、人格、爱情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及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4个年级258名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数据,对文理科生在经济学专业学习质量上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学专业文理科生的专业学习质量在整体上存在差异但统计不显著;文理科生专业学习质量的分布呈现显著差异,理科生学习质量相对较好但同时分化也相对较大;个体层面上理科生学习质量相对优劣的状况比较稳定,变动程度弱于文科生。针对文理科生专业学习质量上存在的差异,制定实施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改善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有机废水发酵产氢教改实验项目的探索与研究,自行设计、开发了暗-光发酵耦合产氢反应器,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以及实际环境中的有机废水发酵产氢,将有机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本教改实验项目的实施,以"产氢菌的纯种分离与培养"为内容,在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开展产氢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促进了学生对有机废水资源化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高校艺术、体育类和非艺体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艺体类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与非艺体类学生在英语教学上的个性差异,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如学生入学状况、学习动机、教师队伍素质等。结果显示艺体类学生在入学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水平方面的特殊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Rec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finds if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form mental images of events, objects and written or spoken words, learning of the material is enhanced. The inability to image an item may, in fact, hinder one's learning efforts in some disciplines. To find if low spatial apptitude does have a deleterious effect on learning in the life sciences, two hundred and fifty undergraduates taking a nonmajor's biology course were given tests to measure their visual-spatial awareness. Students falling more than one standard deviation from the mean were classified as low in spatial cognition and were randomly sorted into an experimental and a control group. Exercises known to enhance spatial understanding were conducted week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en the final grades for the course were examined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cor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biology course. These students, however, did not reach the same level of proficiency as the students who were measuring high in spatial ability initially.He became interested in visual-spatial aptitude and its effect on learning as a doctoral student at Rutgers University and furthered his studies on the topic as a post-doc at Birmingham University in England. While there he worked with Janic Weikowski and I. MacFarlene Smith, two premier British researchers on spatial perception. Dr. Lord has published several articles on spatial learning and given numerous presentations on the topic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18.
对全国4461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学习环境的不同维度对本科生专业知识、学科前沿成果、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以及未来规划能力等有显著正向作用。总体而言,高校学习环境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大于学生背景因素。具体来看,学习环境的不同维度对本科生能力发展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习空间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作用较大,学术讲座和科研兴趣支持对学科前沿成果影响最大,任课教师的帮助对学生8项能力均有较大影响,辅导员的帮助在学生未来规划能力提升上具有较大作用。研究认为,应建立和完善高校学习环境支持体系,重视学习环境不同维度的作用,为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差异化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fines and evaluates the role of foreign fieldwork in promoting deep learning by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generally rose to the challenge of predictive-analytical learning to produce grades congruent with their Level 2 results. While some students began to question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came to realise its provisional nature, others met with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n achieving deeper understanding through problem-solving activity. Understanding was ultimately individually constructed and often assessment-driven. The academic integrity of fieldwork must be clarified in order to substantiate its continued place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为工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调查贵州省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结果:(1)大学生学生情况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消减,表现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优于高年级学生;(2)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情况差异显著,文科较好,而理工科较差;(3)女生的学习态度好于男生,而男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4)农村大学生学习情况优于城镇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